分享

督脉之 筋缩:主治经脉挛缩之病 | 每日一穴

 chi_ping 2017-12-21

筋 缩

jīn suò

督脉 之 八


筋即筋肉,缩即挛缩,此穴通肝气,善治筋挛等病,故名筋缩。别名筋束。

歌    诀

九胸突下筋缩现,腰背胃痛及癫痫。


【取穴】

俯伏或俯卧,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穴性】舒筋缓急,镇惊熄风。

【主治】

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配穴】

配水道,温通阳气,散寒止痛,治脊强,腰痛寒痛。

配曲骨、阴谷、行间,清热化痰,治癫痫。

大椎、人中,治小儿惊痫。

配太冲、合谷,治抽搐。

配悬枢、脊中、中枢,治胃痉挛。

配太冲、百会,治眩晕。

配中渚、阳陵泉,治脊背强痛。

配印堂、鸠尾、腰奇,治癫痫。

配角孙、瘛脉,治小儿惊痫、瘛疭、角弓反张。

配通里,治癫痫。

【刺灸法】

1. 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

注意:筋缩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

2.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典 籍 摘 要

《针灸甲乙经》

狂走,癫疾,脊强急,目转上插,筋缩主之。小儿惊痫加瘛疭,脊急强,目转上插,筋缩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治惊痫,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


《针灸大成》

主癫疾,狂走,脊急强,目转反戴,上视,目瞪,痫病多言,心痛。


出    处

《针灸甲乙经》

筋缩,在第九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