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当记者走进开化县马金镇秧畈村一个叫木坑的地方时,开化县展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长方景富正带领几名员工忙碌地对烘制好的金丝皇菊、大皇菊等菊花产品进行分类包装。 “这些包装好的产品都是要发往广东和江苏的。”方景富指着手边包装好的一批货相告,合作社是今年新成立的,基地也是今年新发展的,目前已经超过了200亩,除种植了40多亩菊花外,还种植了覆盆子、玉竹、红豆杉等六七个品种的中药材。“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药用功效,深受市场欢迎,每亩的净利润有8000元以上,远高于一般农作物,加上看到了开化中药材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所以我才敢投入近200万元流转数百亩山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并建起近300平方米的烘干车间、160平米的包装车间和50立方的冷库等相应配套设施,带动农户一起发展。” 其实不仅是方景富看好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芹阳办事处岔里村的村支书王成良、华埠镇联盟村长征家庭农场农场主周红梅等都对开化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信心满满。他(她)由此也成为了开化县2017年四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化千亩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 “开化县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为使之成为更多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兴产业和项目,按照《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今年1月,我县启动了开化千亩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县农作站站长、衢州市农技110中药材专家郑校平介绍,该项目规划投资3000万元,兴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50亩,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生产设施更新,配套建设面积10亩的中药材初级加工厂5座。项目建设涉及华埠镇联盟、溪上,马金镇龙村畈、秧畈,中村乡张村,池淮镇坝头以及芹阳办事处岔里等7个基地建设;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让7个基地的建设初步达到“基础装备日臻完善、硬件软件有机结合、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标准化生产规范固化”的预期目标,依托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基地完成转型跨越,使之真正成为深化结构调整、实现持续经营、保障农民致富、丰富中医药市场的产业骨干和典范。“截至今年10月底,开化千亩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3120万元,超前超额完成了所有项目内容,并开始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据了解,截至11月底,全县累计中药材种植面积1.3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9250亩,草本药材面积4100亩,菌类药材150亩,草本药材主要品种有白花蛇舌草、浙贝母、七月菊、金丝菊、大黄菊、黄精、铁皮石斛、佩兰等;预计全年中药材总产量约3960吨,面积、总产比去年分别增21.6%和 20.0%。目前全县有10亩以上规模种植主体127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家庭农场46家,专业合作社5家。 来源:开化新闻网 觉得好的,点个ZAN吧!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产业与农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