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实拍的相片介绍如下: (一)、最东边的一个城门洞(古小北门甲): (二)、比较靠近红楼的城门洞(古小北门乙): (三)、城门洞侧面专设的守卫墙台(古小北门乙及墙台): (四)、疑似辅助守卫的立置凸顶石块(约五块,古小北门乙的城墙外): 存疑:为什么在相距不远的地方设置两个基本一样的小门? 补记一:2016/06/17 顺着越秀公园古城墙往东的越秀北路一直走,发现该路完全是一段旧城墙的墙基,其顺着“东壕涌”先向东、后向南,由此而形成旧市区城墙的东段走势,就贯穿广州的一些河流的名称来看,一般来讲“涌”多是指自然河道,而“壕”则多是人工开挖的河道,“东壕涌”应该是有“涌”的基础,再加人工修建而成的河道。 补记二:2016/06/23 顺着越秀公园城墙往西的盘福路其实也是旧城墙的墙基,其墙外的地势很低,而且有一大片地方应该是一个叫“兰湖”的湖泊,这正好是这一段城墙的围护水面,这一段城墙可能在广州第一人民医院附近转而顺着人民路往南。 补记三:2016/06/23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丁维兵/丁丁哥的家(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