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族族源与“白”的关联思考》

 动力实体能 2017-12-21
作者:丁丁哥 2016/12/06
 
最近,偶然在CCTV-11连续看了三出藏戏,发现其中的剧情和人物等重要元素,很多竟一致的跟“白”字相关,“白”字在藏语中读为“ba1(a读为英语字母的发音)”,与汉族的潮汕话和韩国的韩语等多种语言的发音完全相同,而且其字义也是“白色”以及在姓氏的使用方面也是“白姓”,以前说汉藏血缘相通、语言相通,总是感觉很难有说服力,但“白”这个字却是非常明显、非常有说服力。
 
所说的三出藏戏是:其一《六弦琴缘》,其中的女主角(弹六弦琴的奴隶)叫“白珍”;其二《白玛雯巴》,其中说人们的理想国是“白善国”;其三《卓娃桑姆》,其中特别强调说人们敬仰“白莲花”,而且国王的儿子被迫离开后建了“白玛坚(金)国”,之后回来救了国王父亲;这三出戏共五个要点涉及了“白”字。
 
难道藏族的人文深处是有“崇白”的底蕴?
 
翻看了一些关于藏族的介绍,发现藏族“尙白”还不是新的发现,藏族确实“尚白”,日常的“哈达”其实就是在“表白”,我的新发现倒是侧重在藏族的“白”在字义、字音等多层面的与华夏相关联。
 
这方面其实还有一个例子参考,藏族有一些人被称为“白马藏族”,其“白”字也是读为“ba1(a读为英语字母的发音,有人记为近‘贝’)”,他们在帽子上插有1-3根白色的公鸡羽毛,据说,“白马”是“藏兵”的意思,其中的“白”就是“藏”。
 
那么,如果藏族真的这么“尚白”,其中可能就藏着藏族的族源线索,这很有意思,因为毗邻的云南就是白族最大的聚集地,白族的“白”也是读为“ba1(a读为英语字母的发音)”,而且,白族本身就是“本主”崇拜,而西藏最古老的宗教就是“苯教”,“苯教”现在写为“本教”,“白”与“本”在这里又构成了双证。
 
而如果真是与“白族”有关,其祖先可能就是“伯益”,“伯”字在字形的组成上就是“白人(亻白)”,其读音很多时也是“ba1(a读为英语字母的发音)”。
 
 从“苯教”主要是在藏族的地域存在等情况来看,可能白族是较多的容纳了多种民族文化的族体,据介绍说包括氐人、羌人、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等,所以只是保留了“本主”而没有较多“苯教”的内容,而藏族是在高原封闭环境里较多的保留原有文化的族体。
 
不知道本文所说的“白”与云南彝族的“尚黑”有没有配对的关系,华夏原始的易经八卦符的中心位置就是黑白双鱼,如能认定,则可能为彻底理解“黑白双鱼”打开认识的大门。
 
另外,西藏旧称“吐蕃”,“蕃”的发音为“bo”,这是汉语“白”字的另一种发音,汉语的“伯”也是这样,“白”和“伯”都是多音字,不知道为何写为“蕃”字。
 
作为参考,白族的历史可远达约近4500年前,举地名关联线索三例:其一、已知现在云南大理市的“喜州镇”就是从华夏初期遗留的地名,其源自吉林省的长春市的原名“㐂xi3”,“㐂xi3”就是“喜”;其二、吉林省的“白城市”可能也是极早的白族地名;其三、云南大理市和白族的“大理国”的原名是“大厘”,其可能源自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海拉尔河的原名“凯里河”。
 
顺便记忆一事:解放初,我大舅曾很多的参与过“潮剧”由“宫商谱”转记为简谱的工作,后来我与他谈论过“潮剧”表演时有“衬音”的应用,他说陕西的戏剧也有“衬音”的应用,这次所看的几出“藏戏”,发现其几乎是全程“衬音”。
 
补记一:2017/03/06
 
“嘎仙洞”的“嘎”字在一些少数民族是“白”的意思,比如有介绍说藏话的“贡嘎”的“贡”是“雪”,“嘎”是“白”,“嘎仙洞”所在地是多民族的地界,如果这样,“嘎仙洞”就是“白仙洞”,这正是鲜卑族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