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聋作哑”的味

 賢聚 2017-12-21
​“装聋作哑”的味
提到、看到或听到“装聋作哑”,大家多数会有一种不舒服且消极被动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甚至鄙视的触动,因为它是一个贬义词,是虚伪、不实在、不坦诚、不真诚的代名词。
自从我看了“三个猴子”的面塑之后,我对这种感觉有所触动,一个猴子双手捂嘴,一个猴子捂耳,一个猴子低头盖眼,这在许多旅游景点常能见到,其意在于警人,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很形象也很逗人,更重要的是不看想不到,一看就知道,真是浅显易懂、形简言赅,但原理很简、道理很深,能够明白、认识、理解、应用,做到四位一体且贯穿于身恰是真的不简单,常常看到许多人总是沉默寡言、不苟言谈,有时可以说“呆若木鸡”,总有一种说不出感觉的莫名其妙或老顽固的错觉。
今天中午同一位好友交心畅谈,他的一句话让我灵感突现,“你呀,就是没原则、没底线、老好人、装聋作哑”,真没意思!!!什么装聋作哑?我是不能说、不能做,也不想听,甚至是不能听,更别说看啦!!!我一次次的在内心自我解说与解脱,我不是糊涂,我是明白后的无语,清楚后的无奈,是懂得、理解、想通后的暂无良策,所以……
我在为我过去没心没肺、心直口快的举动在自责和反省,因为有许多话、许多事做了说还不如不做,反倒起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真是太幼稚、太冲动……
真的“装聋作哑”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是成熟理智的反应,是给别人面子,留自己空间的做法,是表面平静、内心轰动的老练与通达,原来沉默是金,言多必失都是前人与圣人真正明理悟势与世的警世训言,这也正如郑板桥所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变糊涂难上加难的真实写照,成为我今天的表现自慰,我好像也真的有“熟”了,学说话容易,学会说话难,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最好办法就是“装聋作哑”,开动脑筋,谋定而后动才是为人之正道!
2017年12月21日暖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