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微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汉水兰花草 2017-12-21

“运用微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结构及学生的获取知识途径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如何站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沿,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而“微课”的诞生正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其“短小精悍”的视频以“小清新”活泼的形式吸引学习者的眼球,让学习者能在繁杂的学习环境下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按需学习,真正体现了各取所需,实现了分层教学,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青铜峡市中学学段的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现状是有初级中学11所,信息技术教师共约有35人,其中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24人,学科专业教师有7人,非专业教师有28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较少特别是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只有7人,一些从其他学科转行或为了临时凑课时数的这部分教师不论在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教材的掌握均达不到要求,并且这部分教师相当不稳定。这样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因此,充分运用 “微课”资源将会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和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我们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发展之路搭建起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初中信息技术: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属地方(省级)管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理应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4页

教学效果:就是教学取得的成效。一般用下列标准来衡量:(1)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2)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3)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教师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知识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各种信息源进行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称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新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在教育学中教师的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他需要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智能、情感,乃至世界观,内化为自己的智能、情感、世界观,通过自己的知识、才能,运用自身的德性、人格、情感、意志、世界观等去感染学生,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因此,本研究意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符合教育学基本原理的。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和策略;

2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评价方法;

4 搭建设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平台,并形成课程资源;

5 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初中信息技术微课选题及开发策略和规范;

6 通过实践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题主要研究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和评价体系,并从中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制作和完善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2/4页

教师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立足教学内容,科学划分知识点并加以细化。根据教学进度,研究开发教学微课,搭建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学生过程和学习效果,并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来记录学生学习体验,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以取得最佳研究效果。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做好资料的累积、个案的研究记录、阶段的反思、成果的结集汇报。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人员培训阶段(2014.052014.12)

1 成立课题组;

2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微课的理论与制作技巧,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3、分析、研究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内容;(可从微课应用范围、微课应用原则、微课应用类型、微课应用要求等方面预先确定好微课应用的相关素材,为下一步的具体应用策略与实践过程提供研究方向上的指导和准备;

4、撰写立项申请书和申报工作;

5、撰写课题开题报告,邀请专家召开课题开题会;

6、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工作;

7、撰写课题阶段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和完善实践阶段(2015.012016.12)

1、下发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微课认识;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微课的有关知识,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3、调查实验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和运用微课的情况;

4、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和策略;

5、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应用的评价方法;

7、搭建设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平台,并形成课程资源;

8、总结出初中信息技术微课选题及开发策略和规范;

9、撰写课题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资料整理和结题阶段(2017.012017.07)

3/4页

1、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编各种过程性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集; 3、完善微课教学资源库和网页等,推广使用课题研究成果; 4、申请课题结题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成员进行微课的理论和制作技能的培训 2、《青铜峡市初中信息教师现状及成长对策调查报告》 3、阶段性工作总结

4、《案例、反思集》、《微课成果集》、《教学设计选》 5、课堂教学展示

6、信息技术课堂运用微课的问卷调查和调查分析。 7、搭建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主页和论坛。

8、教师论文发表

9、《运用微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结题报告

4/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