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武vs搏击vs街斗…掌握了这点,胜算即大增!

 FOX任 2017-12-21

传武除了受战场上搏杀技术的影响——直接有效,在其发展体系的形成中,受民间的游场打斗的烙印尤为深刻。现在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拳种如形意拳讲究“六合劲”中“硬打硬进无遮拦”,“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的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其整体冲撞、发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太极拳更有练成“一个劲”后的松活弹抖。年代并不久远也算的上传统拳法的大成拳,甚至到了抱定“间架”直接扑撞对手的技击要求。心意六合拳更是讲究步到人翻“步步不离虎扑”内外六合劲发惊炸的冲撞颤抖力。

当年卢嵩高在上海教拳时,为了很快出效果仅在一些入门者中苦练“溜鸡腿”的冲杀腿法基本功半年后,就有一般拳手把所谓高手冲撞飞起的表现。乔凤杰先生在《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中,就提出一定要固定“间架”,并且在研究生的格斗课中以抱定“间架”舍身”冲的速成训练,让个别学生在对一习武多年的大师时竟然冲击倒对方的佳绩而让人咋舌。由此,笔者认为传统武术打斗的真正精髓是冲撞无疑。当然这种冲撞也不是毫无目标,不成体系的瞎跑乱打。而是在其系统训练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类似猛冲硬打的局面,实是粗中有细,以简驭繁的表达。

传统武术冲撞的训练需解决的第一步是接手问题。这也是传统武术的弱项,也是传统武术时代背景的局限。以前,在民间传统武术很大程度是平时的防身、或者处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以,尽管传统武术号称“全身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打”,但在真正的平等对阵和游场相击时,还是有所区别的。资料显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散打初兴时,有练几十年的老拳师被练几个月散打的揍得鼻青脸肿的表现。而一些网上的报道更有一些散打搏击冠军被地痞揍的无还手之力的事实。实际上这就是接手和节奏的不适应,甚至是应用的机缘不对。

传统武术最有效的接手分两种:一是主动,我主动出击,第一下出手半真半假,目的是让对方有反应(打动不打静),然后全力出击,一旦接手,就近身靠打冲撞发力解决问题。二是被动,对方来势来招我或缠或截,后而整体冲进去打。这步要求手熟。这些都为近身的冲撞打基础。

真正的游场打斗,整体冲撞要求步法移动要快。例比现代的搏击运动,其弊端就是连击连动的节奏慢。这是因为多数传统武技要求的是一击必杀或者是单动的功力产生杀伐的打效果。所以传统拳师花很大精力练习腿部功夫,目的有二:一是增强下盘爆发力,利于发劲,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整体冲撞服务。古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脚打七分手打三”大多是强调步法的整体要决了。但是,有个误区是,步法尽管重要却不是万能的。更不象小说中的凌波微步,乾坤大挪移之类。因为在真正的实战打斗中,或者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刚开始能移动调整外,最后的接触绝对是靠实力和功力。当然这和现代搏击在擂台上的实战区别是很大的。

传统中有一秘典,就是距离冲撞到位后,拼的是你的急出急收、变化招式,连续动作的能力。这个急出急收,是近身时急出急收。而大家都在寻找机会进攻,或者还没有完全接触,这时步法的移动可控制到最佳距离,即可以靠步法后退、前进的调整。稍远时步法几乎占十成重要,而一旦靠近,击打就完成。李小龙在《李小龙技击法》中说,近身发力是他的秘密,一旦接触打斗就结束了。可以看出最后的靠近是冲撞的深人打法,在充分利用惯性冲撞的基础上,传统中所说的,惊炸劲、撞劲、抖劲、甭劲,千百种的劲都可以用出来,更可以七拳出击。因为,这个是传统武术家花毕生精力所追求的。但是,那种端着功架、桩法往前冲,或者一闭眼猛冲撞式的,绝对不行。所以,传统武术的系统训练一定要一体而用。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