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节气,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则流行“冬至吃汤圆”。本周五,我们即将迎来2017年的冬至,作为一年当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医里称冬至为“阴中之阴”。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如何度过这漫漫寒冬,如何应天时而养元气?穴位君小木子给您精心准备了一份“冬至防病说明书”三条“锦囊妙计”赶紧学起来吧。 预防:四种疾病最易高发 心脑血管疾病 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病。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 建议: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打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流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议: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摔伤 下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不要小看摔倒,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万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建议: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 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万物收藏,与肾气相通应,冬季养肾,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因此,应食用适量的温补之品,如羊肉、萝卜等;同时也可增补些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但一定要饮食有节,切不可过量,特别是有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市民朋友更要注意。 冬季三个月,早晚温度低,应早睡晚起,可避寒邪。喜欢户外运动的市民朋友,也应注意,一定要做到不见太阳不锻炼,以适度的肌肉牵伸和有氧运动为主,不可运动过量。 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推荐三个穴位,每天揉一揉,数九寒冬不再冷。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配合艾灸还有改善睡眠的效果。 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涌泉穴:在足底,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卷足时,当足底第二、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 是不是很简单呢,小伙伴们动起来吧。 Tips 温馨提示: 冬季进补,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穴位帖敷、艾灸效果更佳。 (在家中自行艾灸的小伙伴要注意避免烫伤) 4、当你在办公室、等车或其他公共场所时,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脚底都发冷。这个时候你可以按手腕上的什么穴? A 阳池穴 B 外关穴 C 大陵穴 小提示:这个穴位名字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它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此穴就会缓解症状。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答案会在第二天的第一条文章公布 欢迎大家多多参与~ 上期答案: B 百会穴 温馨提示:可以把您在艾灸或者按摩穴位时遇到的疑难杂症直接在底部留言!专业中医师会回答你们的问题哦!(留言内容请说明您的具体情况喔,老师才能更好的回复您~ 本期编辑穴位君:小木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神奇的穴位》(微信号:shenqidexuewei)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