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民园大楼

 圣诞老人约翰 2017-12-21

我从出生到15岁,一直住在民园大楼。搬走后,再也没有走进过那个曾经的家。但是,每次回天津,都会去那里散步,感受儿时生活的地方,看看我经常玩耍、奔跑的街道。


下图:居住在民园大楼时,我们一家四口的合影,1964年4月30日。



民园大楼,地处过去的英租界。现在人们称这一带为“五大道”。 “五大道”上,独栋别墅居多,民园大楼则属于规模较大的公寓式建筑。


据记载,民园大楼是由罗尔夫·盖苓(1884—1952)设计,他是天津解放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奥地利人。盖苓在天津开办有盖苓美术建筑事务所,承揽建筑设计和装潢。他和妻子及三子二女在天津居住30多年。1952年8月,盖苓因病故于天津蚌埠道寓所。其家属后离开了天津。盖苓在天津期间设计了百余所楼房。民园大楼、香港大楼和剑桥大楼等著名的公寓式建筑都出自盖苓之手。除此之外,盖苓设计最多的是独栋别墅。


下图:民园大楼乙门。



民园大楼建于1936—1937年。整座大楼由甲、乙、丙、丁4个楼栋组成。各个楼栋的房型都不一样。


那时,我住在乙门一层11号。至今,仍清楚的记得那房屋的结构。一进门,是个敞开式的客厅,约有20平米,能摆下很大一套沙发。客厅对面的房间,约有25平米。这个房间里有漂亮的壁炉、还有个一米多高的台子,上五个台阶可以到那台子上,台上的面积约有8平米。那台子很像一个唱戏的舞台,小时候,我经常在那台子上唱歌跳舞、演节目玩。宽大的、圆角的木质台阶做工考究,打磨光滑,我喜欢随意倚坐在那台阶上看书画画,感觉很是惬意。这个房间外有一个很大的阳台,我经常从院子里攀爬到阳台上,再跑到屋里。以这种方式回到家里觉得特别好玩。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这个房间里。

下图:1967年夏天我和表姐在民园大楼自家的院子里。

往里面走,有两间同样大小并相通的房间,每间约20平米。一间是我和哥哥住,一间是父亲母亲住。父母想监督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就把中间的门打开,他们说话的时候,就把门关上。在我房间的对面,有一间小屋,可能属于储藏室,约10平米。


厨房是由三个相通的房间组成,每间10平米左右。一间用来放粮食杂物等,另一间有水池的当操作间,还有一间是带通风墙的,我们在那里烧火、做饭。卫生间有两个。主人的卫生间有洗面盆、坐便器和宽大的浴缸,有一个天井用来通风,卫生间宽敞、舒适。佣人的卫生间在家的后门外,水泥地面水泥墙,显得有些简陋。


下图:父亲康天锦(90岁)母亲沈玲英(85岁)于民园大楼老宅院墙外。



这个家一共有三个门。第一个门,是自家院子的门,开在重庆道上,院墙是通透的方格。第二个门,通往大院,到达长沙路。乙楼、丙楼、丁楼的住户都从这个院子里进出。由这个楼门出去的楼道,设计的很别致,圆型的楼梯一直转到顶层,楼道的窗户也是圆形的。第三个门,是从厨房出去,也到达大院,这个楼道,据说是为佣人设计的。与主人出入的楼道相比,这里从地面的用材、扶手的质量、窗户的大小到楼道的宽度,都完全不同,显得简单、粗糙的多。


在我看来,民园大楼是一座设计精致、装饰讲究的公寓。其硬木拼花地板和细致漂亮的木门,历经几十载仍不破不损、典雅大方。

下图:民园大楼重庆道一侧。最高一层住房是地震后加盖的,原来是一个大平台。

民园大楼,留下了我太多儿时的记忆。站在位于重庆道的前门,透过那方格的院墙,那熟悉却已荒芜的小院就在眼前。我们种下的黑枣树和桑树早已不见踪影,我曾经玩耍的地方堆满了杂物。仰望四楼平台,在我心中,那大平台犹如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我们从乙楼跑到大平台上,再从丙楼跑下来,周而复始,直到筋疲力尽。当我们累得坐在四楼平台的地上喘息的时候,心情却是无比的快乐。而现在,四楼平台早已被改造成了一间间住房。记忆中宽敞豁亮的楼道也仿佛缩小了许多。


下图:相识于五十年前民园大楼的孩子们,将儿时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



四十多年前的物已不再是想象中的模样,四十多年前的事却仿佛就在眼前。我们相识于五十年前的民园大楼的那些孩子们,将友谊一直延续至今。前些年,我们建立了博客,联系大家。现在有了微信,我们又建立了微信群。虽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常常在群里聊天,分享各种信息,回忆往日时光。


下图:作者近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