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十四:处暑

 邈思遐想 2017-12-22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宋 张嵲《七月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宋 王之道《秋日喜雨题州材老壁》,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宋 苏泂《长江二首》之一,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宋 苏泂《长江二首》之二,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宋 陆游《闲适》,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宋 仇远《处暑后风雨》,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明 朱有燉《元宫词》,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清 胤禛《七夕处暑》,小楷、纸本,17.3x27.1cm,2017.





书法图片由书法家傅如明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