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与好文章之间,只差一堂有质量的写作分享课

 王冠亚 2022-05-17 发布于湖北

文/王冠亚

全文3307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1

今天受邀在“荔枝微课”上为大家做了一期关于写作的分享。短短一个半小时,和260名小伙伴们一起,交流了我的写作方法论。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课后也回答了大家的一些提问。

在这里,我把写作分享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了,供大家讨论交流。对于没有赶上微课直播的小伙伴们,你们可以在这里看文字版本,也可以扫描文章末尾的二维码收听重播。

主要分享三方面内容:

为什么要写好文章?

写文章有哪些技巧?

写文章要打好哪些基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写好文章?

简单地讲一下。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对文字辞章重视的传统也是源远流长。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韩愈说,文以载道。

这些论断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写好文章的重要性。从我们的现实情况看,文如其人,透过文章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比如我写公众号,虽然读者朋友没有见过我,但是通过我的文字,大致可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节省了双方沟通的成本。

第二个问题,写文章有哪些技巧?

我认为要兼具三方面要素:形式美观、内容充实、立意高远。《论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写作文要注意处理好“文”和“质”、“表”与“里”的关系,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喜欢一篇文,始于形式,陷于内容,忠于立意。

公众号文章的写作,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作者在寻找志同道合的读者,读者也在寻找气味相投的作者。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是稀缺的。因此,作为一名作者,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读者的关注,首先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

写文章的第一个核心要点是形式美观,包括四个方面:

书写要工整;

标题要醒目;

结构要清晰;

体裁要新颖。

书写工整,这在纸质阅读时代尤其重要。现在大家都是电子阅读,可能对作者的书写要求渐渐淡化了。但一笔好字,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抛开实用性不说,书法对于陶冶性情也是大有裨益的。

标题醒目,是公众号文章的一大核心。大家平时浏览朋友圈链接,在一个标题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2秒钟。因此,有特色的标题能够极大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比如《知音》杂志,在做标题上就有自己鲜明的风格:

《铸成大错的逃亡爱妻啊,射击冠军的丈夫等你悔悟归来》;

《苦命村娃高干女——一段被狠心岳母拆散的惊世恋情》;

《我那爱人打工妹哟,博士后为你隐姓埋名化身农民工》......

这三个拟“知音体”的标题,你能猜到讲的是什么内容吗?我来揭晓答案吧,分别是: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唐伯虎点秋香。

结构清晰,就是文章的脉络要一目了然。比如我现在写的文章,以三段式的议论文居多。那么,就要弄清楚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论证过程是什么。有的同学喜欢写记叙文,那就要掌握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方法。

体裁新颖,就是说文章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你可以采用题记式,也可以采用小标题式,还可以采用书信式。以小标题式为例,小标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通常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并列式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是一种横向联系。递进式以事物的发展变化来组织小标题,是一种纵向联系。

2

写文章的第二个核心要点,就是内容充实。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文章的核心。如果把文章比作一辆汽车,形式是外观、色彩、装饰,而内容是用材、质地、性能。“徒有外表,华而不实”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是不可取的。

充实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语言要优美;

构思要巧妙;

文字要精炼;

细节要给力;

情感要真挚。

语言优美,要善用修辞,要讲究用词,要句式灵活。以修辞为例,朱自清先生散文名作《春》有这样一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短短一句话,就用到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三种修辞手法。

构思巧妙,要善于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比如《羚羊木雕》,一开始劈头就是一句“那只羚羊哪儿去了?”这样安排,一开头就制造了一种紧张气氛,也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文字精炼,就是要惜墨如金。

明朝开国时期,朱元璋每天要批阅400余件奏折,经常忙到深夜。刑部侍郎茹太素有一次进言,奏折字数高达17000余字。朱元璋无暇浏览,便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念到16500字的时候,奏折还是不知所云。朱元璋很恼怒,下令杖责茹太素。后来等朱元璋有空的时候,再来翻看茹太素的这篇奏折,发现最后500字提了5条建议,其中有4条值得采纳。

上面这个反例就告诉我们:能用500字表达清楚的事儿,就绝不用501个字。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作为一名作者,必须用最短的篇幅把最高质量的内容推送给读者,才能为读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细节给力,包括语言、服饰、场景、动作、心理等多方面的细节。以服饰细节为例,鲁迅先生《孔乙己》就是这样描述的: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一个落魄、穷酸书生的迂腐形象,瞬间就跃然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感真挚,就是说表达要真实自然,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不能搞“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无病呻吟;情感的变化轨迹要清晰可寻,不能跨度太大,更不能颠三倒四。

3

写文章的第三个核心要点,就是立意高远。

立意高远,就是要体现胸怀、视野、见识和格局。通过文字激发人心,给人传递正能量。思想不健康的,牢骚满腹的,谈情说爱的,片面偏激的,尽量少沾。牵涉到敏感话题的内容,更是要慎之又慎。

第三个问题,写文章要打好哪些基础?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和张琥谈到读书作文之道时说: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通俗地讲,就是你要给读者一杯水,你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广泛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读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苦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第二个阶段,悬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三个阶段,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给大家做一下总结,回顾上面讲到的内容。写一篇好文章要做到:

形式美观,包括书写工整、标题醒目、结构清晰、体裁新颖;

内容充实,包括语言优美、构思巧妙、文字简练、细节给力、情感真挚;

立意高远,包括德才兼备、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限于时间和篇幅,今天的分享只是挂一漏万,只能跟大家讲一个基本的框架。以下进入提问环节。

Q:你写一篇文章,从搜集素材到最后成文,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A:根据字数而定。从下笔到成文,一般1000字的文章,要1个小时;3000字,3个小时,以此类推。但如果算上搜集素材,这个过程可能非常漫长。我现在文章中用到的素材,有的可能是十年以前阅读积累到的。

Q:你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多久看完一本书?

A:这个要“依书而定”。对于经典,我读得比较慢。比如《三国演义》,可能要读上一个月。对于快餐类书籍,就读得很快,最快两小时就读完了。平均而言,大概每周的阅读量在2-3本左右。

Q:假如写一部长篇小说,每一章都有几千字,怎么保证每一章的语言文字都保持在极佳状态?

A:我个人理解,长篇小说对内容的要求,比我们写一篇独立的文章要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师写的长篇小说,也并不是每一章都很出彩。对于长篇小说,我觉得是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构建出一个什么样的格局观很重要。

Q:可以谈一谈你是如何收集和管理素材的吗?

A:对于看过的内容,我基本都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处理。很多现象都是类似的,对应着相同的本质。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股灾,从原理上讲都是一样的。

Q:帮群里需要招婿的阿姨和单身姑娘问一句:已婚了吗?有对象吗?喜欢男的还是女的?

A:性取向正常,性别男,爱好女。

Q:如果没有物质回报,你还会坚持写下去吗?

A: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回报分为直接回报和间接回报。我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投资收益,我的公众号文章没有开赞赏,所以写作只是一种兴趣,我觉得读者的认可和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另外,我通过写作,也认识了你们这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这本身也是巨大的收获,也是一种间接回报,一种意外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