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梁山上吃过皇粮的好汉都反对招安?

 小说阅读君 2017-12-22
 
 在《水浒传》中,梁山泊浩浩荡荡排定108位“天罡地煞”之后,很快就迎来了招安。招安,生死存亡之大事,梁山上下却莫衷一是,持有反对意见的,不在少数,更有趣的是,这些人的态度和目的都不一样。

武松在议及招安时,首先发难道:“今天也招安,明天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冷了!”态度很直接,不接受招安。

李逵的画风更直接,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踢翻了桌子,这条宋江豢养的疯狗,甚至和主子发生了激烈冲突。

相对来说,鲁智深的分析就有理有据:“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吧。”

这几位中,李逵的理由可以不考虑,因为他是宋江的脑残粉,他的主张就是直接造反,公明哥哥当了皇帝岂不更加快活——这显然是不经过大脑的回答。 

 而武松从“义”,鲁智深从“理”,都表示了“拒绝”。“招安”的幌子,大宋的官家打出来了,背后隐藏的杀着,梁山众人未必看不清楚:“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们只得再回梁山泊去。”可见,人招安了,心却不一定能被招安。面对穷凶极恶的强梁,朝廷的戒备和各个击破的后手可以理解,反之,面对并不见得光明的未来,“好汉”们有些别样的想法,也就在所难免。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武松和鲁智深有个共同点——都在朝廷里当过差,吃过皇粮。

先说说本名鲁达的鲁智深,他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正经的西军宿将,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这位“警备团”首长,绝对属于前程远大的那种。再看看武松,曾被江湖人称道的“灌口二郎神”,路遇景阳冈上的猛虎,不单只成就了他响彻山东的赫赫威名,受到赏识的武二郎,“都头”这一实职所带来的功名利禄,也足以令市井小民艳羡。

而两人丢了工作的原因,竟然也如出一辙。 

 鲁达在渭州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三拳打死了恶霸镇关西,被官府追捕,无奈在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并获名“智深”,才算重新有了安身之处,以至于有了后来的“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一场不图回报的“英雄救美”,断了前程,却扬了威名。

武松,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绝不是武艺惊人,神通广大能概括的。有别于古往今来的其他高手,令他留名的,不仅是武艺,还有一桩命案——杀嫂的命案。当兄长武大郎被毒害,而阳谷县令坐视不理的时候,武松选择了亲自报仇。于是,一场流传千古的“花案”,在潘金莲的香消玉殒和西门大官人命丧狮子楼的结局下落幕,武松,终结了仇人性命的同时,终结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这两位好汉,尽管曾是朝廷的一份子,却被朝廷的庸碌无为所迫,最终“逼上梁山”,似乎就是梁山命运的缩影。 

 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除了宋江、林冲等一心要接受招安,加官进爵的人,其余反对招安的人中,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有人习惯了自由自在的强盗生活,不愿意!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明白当时的大宋朝廷有多么黑暗腐败,不再相信“招安”会有好结果。

事实上,宋徽宗的这次招安的确是暗藏杀机,历代文人对此以及群雄的归宿,多有著述,而受时代影响,符合大多数读者心意的作品并不多见。当代著名悬疑小说作家时晨,历时多年对宋史及《水浒》潜心研究,创作出文化悬疑格斗小说《水浒猎人》,其中就写出了宋徽宗、高俅、童贯等人对于梁山泊的算计——分而化之,直至剿灭。梁山好汉们能认识到潜藏的危险吗?因为“招安”一事而突显内部矛盾的梁山水泊,会何去何从呢?《水浒猎人》的解答,或许令您眼前一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