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话中医之二十二 《伤寒论》读书笔记2 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辩证

 白水话中医 2017-12-22
   经络理论成熟于《灵枢》《素问》,从现在的角度看,《灵枢》《素问》经络理论本身存在一些错误与缺陷,同时存在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从而增加了后世理解《灵枢》《素问》经络理论的难度,导致后世有一些误读。《伤寒杂病论》在《灵枢》《素问》经络理论基础上演绎出六经辨病证理论,有一些创新与变化,自然,后世对《伤寒杂病论》六经辨病证理论的阐释也存在各种争议。
    读经典,做临床,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所有中医从业者的必读书目,而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辩证,是我们学习与讨论《伤寒杂病论》绕不开的三个基本慨念。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各分手足二经,共十二经。这里说的“六经”(十二经)与“十二经脉”不是一个慨念,十二经脉是指人体十二条主血管,然后有分支、再分支,即络脉与孙络。十二经是指古代中医把人体分为12个系统,每个系统包含经脉、络脉、皮部、经筋(含肌肉筋膜肌腱等)、本输(腧穴与脉气流注)及相对应的脏腑,系统各自独立又有联系;哪个系统的络脉(含孙脉)丰富,就多血,经筋丰富,就多气;“是动病”与“所生病”是十二经病候,是各个系统的病候,不是单纯血管的病候。把手足二经合二为一,十二经就变成了六经,但不仅仅如此,六经与十二经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产生了一些不同。十二经没有表里深浅层次的关系,六经有表里深浅层次的关系,而且这种表里深浅层次的关系,与各经针刺表里深浅层次又有不同。当然,六经理论与十二经理论一脉相承,是在十二经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医经络理论。
   六经(十二经)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古代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六爻历把一天分为三阴三阳六时,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为初始之阳,生于日出,少阳为最盛之阳,应于日中,阳明为末了之阳,终于日入;太阴为初始之阴,生于合夜,少阴为最盛之阴,应于夜半,厥阴为末了之阴,终于平旦。把一年分为三阴三阳六节,太阳始于春分,少阳应于夏至,阳明止于秋分;太阴始于秋分,少阴应于冬至,厥阴止于春分。《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意思是太阳为开,主阳病之始,阳明为合,主阳病之终,少阳为枢,主阳病之变;太阴为开,主阴病之始,厥阴为合,主阴病之末,少阴为枢,主阴病之化。可见,《素问·阴阳离合论》与六爻三阴三阳理论是有密切关联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与变化。六爻中少阳、少阴为最盛,应为三阳三阴,太阳、太阴为初始,应为一阳一阴或二阳二阴,阳明、厥阴为末了,应为二阳二阴或一阳一阴;中医里多数学者主张少阳与厥阴为一阳一阴,太阳与少阴为二阳二阴,阳明与太阴为三阳三阴;也有主张太阳为三阳、阳明为二阳的,但都与六爻三阴三阳理论不同。  
    六经病就是人体六经系统感受外邪之后所产生的疾病证候,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按三阴三阳分类给疾病命名,就象西医按系统命名疾病一样,有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可细分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中医的太阳病也可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痉病等疾病。
    《素问》中六经病候主要讲伤寒(热病)六经发病证候与沿六经传变的情况,六经病候(包括三阴)都是外感实证,未满三日者,病在阳,用发汗的方法,已满三日者,病入于阴,用泄热的方法,治疗用的都是针刺方法,如“热病始手臂病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伤寒杂病论》中六经病候有一些变化,三阳为实,三阴为虚,治疗以中药为主,偶用针灸。
    后世中医学者把《伤寒杂病论》对外感病的论治方法与体系称为六经辩证。
    其实,《伤寒论》讲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讲的是以辨病为纲,以辨脉证为目。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等都是疾病名称,怎样辨病呢?就是抓住疾病的证(症状)脉特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两个具有典型特征的症状,是“证”,脉浮是太阳病具有典型特征的脉象,可见,《伤寒杂病论》中“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疾病症状,少数情况下指症候群。
  《伤寒杂病论》的本义是六经辨病、脏腑辨病、表里辨病、阴阳辨病、虚实辨病、气血辨病、寒热辨病,而辨病,就必须把握疾病的证(症状)脉特征,顺带就辩证了。后世把这些辨病方法加以升华,都改为辩证论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