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带走了一段湖南美术史

 孟溪ProbeT连山 2017-12-22

省会文艺界人士送别著名画家徐芝麟

他带走了一段湖南美术史

  •   2016年5月,徐芝麟参加庆祝《长沙晚报》创刊60周年“潇湘风华”书画名家主题笔会,题写“万山红遍”。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2016年5月,徐芝麟参加庆祝《长沙晚报》创刊60周年“潇湘风华”书画名家主题笔会,题写“万山红遍”。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   徐芝麟作品《小雪花》。资料图片   徐芝麟作品《小雪花》。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讯(记者 尹玮)著名画家徐芝麟追悼会昨日在湖南革命陵园举行。省会文艺界人士前来送别徐老最后一程。

  徐芝麟,1933年出生于湘江之滨,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因病医治无效,徐老于12月6日辞世,享年八十五岁。

  丹青生涯几乎与共和国同龄

  徐老以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而享誉画坛。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累计创作了各类作品逾千件。

  “熟悉当今湖南画坛者,鲜有不熟悉徐芝麟的。”市文联主席何立伟告诉记者,徐老出道早,丹青生涯几乎与共和国同龄,加之他健谈又擅饮,极富亲和力,实乃性情中人,因此湖湘画坛各路才俊与徐老有书来墨往者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徐老多年来笔耕不辍,以旺盛的艺术创造力而活跃于画坛,因而更加受到多方关注、称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俏就感叹道:“徐老是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家。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积累、饱满的生活热情,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徐老的人物画,一是取材于现实,二是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有着浓郁的湖湘地域特色。对于徐老的艺术风格,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旷小津将其总结为:“徐老画风朴实、造型严谨、工写结合、装饰意味浓厚。他将文人画与民间绘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市美协主席刘昕文则称呼徐老为当代湖南“活的美术史”:“他是湖南美术事业重要的见证人、参与者。”

  “童子军”热心晚报活动

  在业界,徐老与陈白一、李立、易图境、莫立唐、徐照海、聂南溪、欧阳笃材等老艺术家等一起被誉为中国画领域的“潇湘八老”。虽尊称为“徐老”,但正如陈白一所言,“徐老不老,艺术常青”,因此徐芝麟又有长沙美术界的“童子军”之雅称。

  这“童子军”的提法,就是从陈白一口中吐露的,说来还与长沙晚报有些渊源。陈白一曾撰文提及这段历史:“大概是10多年前,我在《长沙晚报》上看到一条‘长沙五好老人’的消息,其中文体方面的一位‘五好老人’竟是徐芝麟同志。当时,我大吃一惊。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美术界组织者……选上长沙市美协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时,也不过三四十来岁……人称美术界的‘童子军’。”

  徐老退休后仍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在很多大型文艺活动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晚报有什么重大活动邀请他,他都十分积极地参与,热忱之心不让中青年艺术家。”经常与徐老打交道的晚报记者田芳回忆道。例如在2011年,晚报联合长沙画院等举办“‘双百’人物中湘籍共产党员”大型画绣艺术活动,徐老就是应邀参加的22位艺术家之一。当时徐老虽已78岁高龄,但创作热情不减,接受采访时更自豪地说:“我虽然年岁最大,但创作激情不比年轻一辈差啊!”那次分配给他的人物是左权,他不仅追求形似更要画出这位抗日英雄的精气神。并且徐老是第一位交稿的,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头,真正是一株“翰墨丹青不老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