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断奶实用技巧get!

 宇晴bclemksxlo 2017-12-22

又到了南方人求暖气的季节

在家都恨不得里三层、外三层裹成个粽子

点我,免费领牛股
广告
图片

当寒冷遇上嗷嗷待哺的萌娃

宝妈们不少考虑是不是要让宝宝断奶了

然而

断奶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不仅仅是饮食的种类、喂养的方法的改变

对宝宝的心理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各位新手妈妈一定要掌握断奶的技巧和策略

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

一般来讲,婴儿6个月之后增添了粥、面、饭等辅食,吃奶的次数随之减少,24个月左右断奶是最佳的。并且时间选择在春秋季比较好,这时候,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宝宝冲击力比较小。最好不要在夏季、冬季进行断奶,因为,如果天气热,宝宝断奶很容易大哭大闹,引起胃肠道消化问题,天气太冷,宝宝断奶后睡眠不安,免疫力下降,容易得呼吸道疾病。所以,准备大冬天断奶的麻麻,还是放弃你们的念头,自己生的娃,哭着也要把他/她喂好哟~

展开剩余80%

断奶的正确方法

但不妨先了解一下断奶的正确打开姿势,等天气回暖了就可以逐步实施了。

小咪给各位宝妈们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断奶方法,供参考!

1

断奶是个自然过程

首先,在心理上,妈妈要把断奶看成是自然过程。不要觉得给宝宝断奶是一件对不起宝宝的事情。另外在断奶前要做好宝宝辅食的添加,让宝宝对辅食感兴趣。同时,家里的其他亲人应有意识的多与宝宝接触,如:带宝宝去公园,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跟宝宝一起做游戏,使宝宝感到身边的人都爱他,都跟他玩,使他高兴,有安全感、信任感。

2

断奶要循序渐进

刚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对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先从减少白天喂母乳次数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减少夜间喂奶次数,直至过渡到完全断奶。可用牛乳或者配方奶逐渐取代母乳,辅食的量相应加大。

3

断奶不应急于求成

再次,断奶时,不要让宝宝看到或触摸妈妈的乳头。妈妈在断奶期间不需要回避,应多和宝宝在一起玩他感兴趣的游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父母及家里的亲人一定要安抚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关爱,千万不能急噪,更不能训斥宝宝。另外,一旦断了奶,就不要让宝宝再吃母乳。

断奶后如何添加辅食

主食吃什么

一般来讲,宝宝断奶后不能全部使用谷类食品,也不可能与成人同饭菜。主食可以吃稠粥、软饭、烂面条、包子、小馄饨等,副食可吃鱼、瘦肉末、肝类、虾皮、豆制品、各种蔬菜碎末以及蛋羹等。水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食用。另外,宝宝断奶后,仍然要每天饮用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因为它不仅容易消化,而且有丰富的营养,能提供给宝宝身体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进食次数

断乳后宝宝进食次数,一般每天4~5餐,分早、中、晚餐及午前点、午后点。早餐要保证质量,午餐宜清淡些。例如,早餐可供应奶粉或豆浆、蛋或肉包等;中餐可为烂饭、鱼肉、青菜,再加鸡蛋虾皮汤等;晚餐可进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点可给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片、鸭梨片等;午后为饼干、点心等。每日菜谱尽量做到多轮换、多翻新,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餐餐相同。此外,烹调技术及方法,也能影响宝宝的饮食习惯及食欲。若色、香、味俱全,可促进宝宝食欲,增多食物摄入,加强其消化及吸收功能。

如何克服宝宝

奶瓶恐惧症

有的宝妈反映宝宝对奶瓶很抗拒,一看到奶瓶就哭闹不止,断奶的计划一再搁置。想要克服宝宝的“奶瓶恐惧症”,不妨按照以下计划执行,让宝宝不再抗拒奶瓶喂养。

(*开始尝试前最好确保宝宝已经大于4个月)

1

留出一个24小时,在这期间只给奶瓶喂养。选一个有人在旁边帮忙的日子。你可能需要挤出乳汁以免乳房饱胀和疼痛,然后你可以将乳汁用奶瓶喂给孩子。

2

这一天,给奶瓶前至少两到三个小时不给宝宝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

3

尝试不同的奶瓶和奶嘴。柔软的乳头状的奶嘴最好。使用一个可以匹配任何型号奶嘴的普通、瘦长的奶瓶。

4

如果可以,起初你最好使用挤出的乳汁,因为你的宝宝已习惯那种味道。如果母乳缺乏,可用其它配方奶。

5

奶瓶里的奶要完全加温。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喜欢奶瓶里的奶比平常温度高一点,当然前提是不能烫伤宝宝。

6

用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

7

要耐心。如果宝宝出现窒息征象,马上让他挺直身体,但是奶嘴要继续放在他的嘴里。

8

要坚持。至今为止,我们发现24小时是宝宝能坚持的最长时限,大部分宝宝会很自然接受了奶瓶喂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