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部正面所有穴位

 蔷薇子爵 2017-12-22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皆上会于头部,而且头部上还汇集了众多的穴位,这些穴位与经脉联系在一起,起到了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因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头部正面穴位图

  下面就针对一些典型的穴位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1、头维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处。
  主治疾病:指压头维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2、发际穴:发际穴位于太阳穴上部发际的 前额发际点 ,也就是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
  主治疾病:指压发际点可以除去睡意,即时见效,非常灵验。

  3、阳白穴: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2厘米处穴。
  主治疾病: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4、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按压有酸胀感。

  5、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6、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7、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主治疾病: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

  8、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2厘米处。
  主治病症: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9、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旁约1厘米处,鼻唇沟内。
  主治疾病: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鼻子不闻香臭,按压此穴有 通气 感。

  10、耳门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张口时取穴。在听宫的稍上方。
  主治疾病:耳鸣、聋哑、牙痛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该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面部砭石刮痧强调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脸部线条更立体,表情更加柔和完美。利用砭石刮痧的方法美容,沿着脸部和颈部的淋巴处轻刮,帮助气、血、水循环,不仅有舒缓放松肌肉效果,也有助肌肤吸收营养成分。

  11、翳风穴:位于头部侧面,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当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指压翳风穴对去除慵懒感、产生活力非常有效。

  12、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主治病症:指压大迎穴,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消除双下巴。

  13、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处。
  主治病症:指压人迎穴,有利于增进面部血液循环和使脸部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去除双下巴。

  14、瞳子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1厘米处。
  主治病症: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15、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主治病症: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16、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约一横指凹陷处。
  主治病症:醒脑明目,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17、下关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前一横指,颧弓下陷处,张口时隆起,闭口取穴。
  主治疾病: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18、客主人穴:位于头部侧面,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
  主治疾病为: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经常按摩此穴对于矫正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效果显著。

  19、风池穴: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风解表,清窍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

  20、风府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3厘米,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