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不知道的麂狮岩

 天然首选 2017-12-23


JISHIYAN


麂 狮 岩


麂狮岩说大不大

伫立一方,岿然不动

见证沧海桑田

麂狮岩说小不小

百转千回

这里总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也许你来过几回

但是这里有

你所不知道的麂狮岩



麂狮岩


麂狮岩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横溪镇集镇东南约一公里许的乌蜀山北麓。是兰溪市众多名胜古迹之一。其岩背靠雄伟敦实、形如冠帽的乌蜀山。岩头由南向北呈阶梯级延伸,山势雄浑,西延一脉,起伏绵延,形似野麂受惊狂奔,岩下一洞豁然,宛如怒狮张口而吼。一麂一狮,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因此命名为麂狮岩。


图源:视觉横溪 倉頡

麂狮岩地理环境优越,风光秀丽,四时变化无穷,岩上松篁交错,繁阴若盖。岩下佳木葱茏,野芳步翠,岩中之洞,高达宽敞,可容数百人之众。里壁之侧洞,曲折蜿蜒,幽深莫测,为当年朱元璋避难脱险之处。侧洞之内有清泉一泓,沁人心脾。


图源:视觉横溪 倉頡

《光绪浦江县志》:县南三十五里与乌蜀山连,元侍制读书之石室也。广十丈余,高、深各三丈余。高敞坦夷可容百余人。今里人奉释迦于中,揭号慈云,又名慈云洞。注:横溪曾属浦江,今属兰溪。


图源:视觉横溪 倉頡


一岩三石


元至正年间,号称儒林四杰之一的翰林大学士柳贯,罢游返里,在麂狮岩上,构庐读书,授徒讲学,潜心著述,留下了珍贵的遗躅。期间,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就曾就读于此。一代名儒在此,培育出一代文臣,为纪念恩师,不忘根本,故麂狮岩又叫纪师岩。



元代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朱元璋进军金衢,战乱中与部队失散,路经此处,因见后有追兵,情急之下,遂在麂狮岩洞腹深处的一个小洞里藏匿。元兵追至洞口,见洞内蟢丝密布,网结尘封,以为无法容人,便悻悻离去。后来,元亡而明兴,朱元璋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第一代皇帝。当地百姓,以此为荣,又易称此岩为蟢丝岩。一岩三名,音斜字异,又各有文化渊源,游人闻之,莫不浮想联翩,生发出许多感慨。现如今,麂狮岩洞筑起了数十尊佛像,供信徒祭拜祈福。



“麂狮岩”三个大字是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方增先画家所题写。



乌蜀巍峨一代文章垂国史,梅溪澄澈万家香火礼乡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蒋英坚题。



洞内石盆


洞内有一个石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下雨天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麂狮岩洞中有洞,深不可测,洞中有一汪清泉,那是神赐予的圣水。洞內冬暖夏凉,年幼时家中夏日炎热,没有空调,村里的村民就来此乘凉。



麂狮岩的四季


春天,麂狮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夏天,麂狮岩绿树成荫带来一丝清凉。满山的松树草木,在山石上傲然而立。人在绿道行,入眼皆是画。



秋天,麂狮岩下花田金桂绽放。满地金黄飘满天,香飘十里醉人间。



冬天,麂狮岩银装素裹。忽如一叶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迷失在这白茫茫的人世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冠山,也就是乌蜀山,是坐镇横溪的第一名山。麂狮岩在冠山的怀抱中,孕育了一方水土,一方百姓。麂狮岩山下,有个小村庄。那里的人,淳朴又善良。村里曾经出了一个文人“陈侠任”又名陈学顺。他这样描写自己的家乡:冠山旭日播文明,荷岭松涛歌盛世。



路线: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兰溪、金华、义乌、浦江四县(市)交界处,兰溪市的北大门横溪。麂狮岩所在地横溪冠山山脚下汤坞村(坦湖村)。



你所不知道的麂狮岩

你可曾来过?


作者:陈旦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