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并且稳定传承下去的国家,大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由汉高祖刘邦创立,在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手上灭亡,刘家天下总共历时29位皇帝422年。西汉皇室帝位可排为“高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婴”,东汉王朝可排为“光武明章和殇安,顺冲质桓帝灵献”。 汉朝刘家皇帝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由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中胜出,于公元前202年建国,国号大汉,揭开了汉室天下,史称西汉。刘邦开国后,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天下才得以在刘家手里稳定传承下去。刘邦在位7年,在公元前195年病逝。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病逝后,其子刘盈即位,史称汉惠帝 (前194-前188),但是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汉高后,吕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刘恒。 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 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即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汉武帝刘彻一共做了57年皇帝,他在位时期,汉朝的强盛达到了最强盛的高度。 汉武帝刘彻 刘彻死后,年仅7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汉昭帝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继续辅佐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汉昭帝刘弗陵一共在位12年,于公元前74年病逝。汉昭帝死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史称汉废帝,因行为放纵,被霍光所废,后霍光又迎立汉宣帝刘询即位。汉宣帝治国摒弃不实际的儒学,采取道法结合的治国方针,经汉宣帝治理,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国势达到西汉极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使汉朝再度迎来了盛世,史称“孝宣之治”。在位26年。 汉宣帝刘洵 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在位15年。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汉成帝不理朝政,为外戚王氏集团的兴起提供了条件,皇太后王政君权力急剧膨胀。汉成帝死后,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有断袖之癖,终日与宠男董贤厮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权力进一步膨胀。 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贤成为大司马,并迎接刘衎。10月17日,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但是,汉平帝已经沦为王莽的傀儡。6年2月3日,年仅14岁的汉平帝病死,王莽立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自任“摄皇帝”。8年十二月,王莽废除孺子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 建立新朝的王莽很快在绿林军和赤眉军的起义下失败。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原本服从更始帝的汉室宗亲刘秀称帝,诛杀刘玄,登基称帝,沿用汉朝年号,史称汉光武帝,在他的一番努力和征战下,全国再次大一统,回到了刘家的手里。光武帝废王莽弊政,大兴儒学,使得东汉成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朝代。 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在公元57年去世,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刘庄即位,史称汉明帝。汉明帝遣窦固率军攻伐北匈奴,窦固大破呼衍王于天山并占据伊吾,使匈奴不敢犯境。明帝于公元75年病逝,汉章帝刘炟即位,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窦宪再次率军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大破北单于主力,北匈奴仓皇逃窜不知所踪。 88年,汉章帝驾崩,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永元四年(92年),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扫灭窦氏戚族。汉和帝亲政后,每日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汉和帝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但自从汉和帝死后汉朝就进入直线下降的混乱时期直至走向灭亡。 元兴元年(105年)冬12月,年仅二十七岁的汉和帝病逝。出生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是为殇帝。汉殇帝在位8个月后离世,又迎立汉章帝之孙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由太后邓绥临朝听政。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逝世,汉安帝亲政,族灭邓氏戚族。安帝依赖外戚宋氏和阎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宠信奸臣,肆意妄为,朝政日益腐败。延光四年三月,汉安帝在南巡途中死于叶城。外戚阎氏秘不发丧,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之子刘懿,史称汉前少帝但在位仅200余日就病死了。孙程迎立济阴王刘保,是为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八月,顺帝病逝,太子刘炳即位,年仅2岁,由梁太后执政。永嘉元年,汉冲帝驾崩,年仅三岁。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拥立汉章帝玄孙刘缵即位,是为汉质帝。质帝非常聪颖,称梁冀为“跋扈将军”,因此质帝不久就被杀害,年仅八岁。汉章帝曾孙刘志即位,是为汉桓帝。汉桓帝年少,因此继续由梁太后临朝执政。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驾崩,无子嗣,由河间王刘开曾孙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引发了以窦太后、窦武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势力的激烈权力斗争。而灵帝本人骄奢淫逸,为填补财政公开卖官职,朝政腐败到了极点。导致了184年的黄巾起义。 汉灵帝死后,刘辩继位,史称少帝。董卓掌权,废后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汉献帝刘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朝丞相的名义讨伐各路军阀,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军的主力,但同时架空汉室权力,全权代理皇帝处理朝政,汉朝皇帝此时已经是空有名分而无实际了。220年正月,曹操死后,子曹丕袭位,十月逼迫献帝让位,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大汉400年王朝自此正式灭亡。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继续汉之大统,年号“章武”,汉朝又一次被复兴。在刘备刚刚称帝后,被吴将陆逊在彝陵之战中打败,最终撤退到白帝城。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谥昭烈帝。刘备声称自己乃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那时已无法考证,汉献帝为了多一个人能帮自己兴复汉室,也就给了他这个便宜叔叔。 刘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