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觉人生的规划与落实

 timtxu 2017-12-23

2013年12月22日周日共修 随佛长老大堂开示




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时,目的是想探寻宝贵、正确的教法。当探寻、了解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来了:这问题是如何实修呢?当谈到“实修的方法”,我们就有很多实修上的作法必需要学习。然而,当我们把实修的方法学会了以后,紧接着,第三个问题又来了,这问题是要落实“实修”。但是如何落实“实修”呢?这不可能像度假,三、五天的假期就保证能够见法。当然,见法的体现,除了要看学法的因缘以外,也多少和个人的根器有点关系。那么根器是什么呢?我们先不谈前辈子的修为成果,单从这一生来看,一个人的学习效果,除了学习的环境与学习的内容以外,必定是和从小至今形成的惯性思维面向、情感反应模式、心理人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譬如:大家都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但真正的问题,是即使我们了解了真相,内心的情感能够接受吗?当情感无法面对及接受事实,既有的惯性思维,又如何与情感反应做出协调,并回应于心理人格的认同感呢?这就是根器的问题。


当内心的情感不能面对真相时,“真相”对我们来说,又能有多少用处呢?因为我们难以接受,当情感难以接受真相时,必然不会真正想要做出合乎事实的改变。人不想接受真相,必然不会做出改变,所谓:改变既有的想法,改变旧有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情感的模式,改变既定的生活的态度,还有改变做法。既有的想法、情感与做法,困难于改变的人,也无法在心理人格上,发生佛法的深化作用与度越能力。试问:这能够见法、度苦吗?


许多人想求法,更想知道事实真相,却不懂得检讨自己,是否已经做好面对真相的准备?这个问题不是求法、学法的人才有,诸多宣法、传法的人,也大有此一问题。


我们从小到大的思维惯性,会影响对佛法的了解,这是一个实际的现实问题。因为如此,我们的人格模式会直接影响对法、对事实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身心行为的改变程度,整体修行的落实面即在此表现出来。佛门说的“根器”,正是表现在这里!“根器”不是说“与生俱来”的条件,也不是说一个人的“聪慧”与“心性”。


在佛法的修学上,到了需要落实学习的内容时,实践面的问题会突显出来,即是:如何“落实”?我们是要“实修”,或是“想修”?


如果我们只是在寺院的禅堂,跟随着禅师学习禅观的技巧,只能居家修而没办法出家修行,自问我们在家要如何落实修?多数的人会将学得的禅观技巧,应用在平常的生活层面。如在工作、睡觉、吃饭时,运用禅观的修学法。这是将平常的生活范围变成大禅堂,绝大多数的居家学人运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但是,师父请问你们,这种做法的成功机率有多高?落实的程度高吗?事实上是大家都明白,这种方法的落实度与成功率并不高。如果落实度与成功率不高,那要怎么办呢?




例如诸位现在的修学方式,师父上课的时候即前来听法,在感觉上自己没有脱队。接着,明天还是必需继续去工作,或是继续旧有的居家生活模式,加上些许固定的修行功课。请问:这算是落实佛法的居家修行吗?实际上只是保持知见与善念,虽没有退堕,但也没有前进,这不能算是落实佛法的修学吧!绝大多数的学人是处在这种情况底下,直到老死那天的到来。


如果我们的人生还能有二十年,却是在既定的生活模式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听法,有一搭、没一搭的行善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禅观,而其他的时间,还是过著现实的俗世生活。我只问诸位一句话,你们还要不要这样过二十年?我相信诸位的理智决定,应当是不要如此,但是诸位的感情却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步调,难以改变了。面对落实学法的现实时,因为感情模式产生了障碍,造成难以改变,根器严重不足,这才是真相。


诸位不要一天到晚只想求得“佛法的真相”,真正必需明白的是我们自身的“人生真相”。请问一问自己:师父现在讲的事,诸位能够面对与承认吗?可能连承认都有困难。


诸位法友!如果诸位是依照既有的生活模式过著每天的日子,虽然不满意,但是已经习惯了。那么想不想改变呢?可能有准备改变的想法!但大多数是不会改变,这就是问题。思惟惯性、情感模式、生活形态,型塑出人格的表现,人格没有改变,在落实修学上也不会有真正的改变。会做的、会改变的,多只是属于旁枝末节的技术性作法,无法进行内质的转化。在佛法的实修上,持戒、行善、闻法、习禅,只能搭出个修行的架子,还缺少真正重要的内涵。若想要转变思惟惯性、情感反应与人格的模式,产生内在的深化与度越,只靠这些学习是远远不够,但是绝大多数学人都陷在这个困局里。


你们没有实际的前进,也没有脱队,只是处在一种“信仰的状态”而已!信仰学得的法,信仰自己不会走错,信仰自己有机会亲证佛陀的法。但信仰只是信仰,人生至此算是定型停摆了。人们依然会继续的学习佛法,也继续过著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当然会略微改变一点,但是除了生活过程日日更动以外,大体上是没多大的变化。


诸位的人生要这样耗下去吗?打算怎么做?这是学法上的现实的问题。




到了第四个阶段了,学法的理论不是问题,禅观技巧不是问题,信心信仰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第四阶段的问题是生活规划的问题。试问:我们的生活是怎么规划?


诸位法友!我们进行原始佛教的开教,自2002年算起也已经有十一年,现场有些法友是08年或09、10年前来近学的学人,到现在大约已有三至五年的时间了。对吧!在教界来说,学习或信仰三至五年后,许多人会进入“结冻期”。什么是学法的“结冻期”呢?这是指学习的心态与处境,是处在既前进不了,也退不下的情况!学习或信仰三至五年后的人,许多是已经到了这个“结冻期”了。


因此,现在我们要向大家说明的正是《生活规划》,这是修行者必要做的事。否则,你过不了“结冻期”。若是处在“结冻期”,诸位依旧会前来听法,但是无法真正有力的前进,但还是持续的听法。为什么无法前进,却还是持续参与听法?因为内心不是不信受,更重要的是“不甘心为了前进不了,而放弃了修行佛法”!在这情况下,听法的时候,唯一的好处是什么?是每一堂还是认真听,认真的学,但是只会有一种感觉,内心像打火机般的转动打火石轮,产生了连串的火花,但是点不着火。


什么意思?这是说当听法时,虽然觉得今天又懂些什么,或是好像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感到什么样的观念好像通了。对不对?哎!今天我好像又多理解了什么!很好啊!很不错啊!然后呢?接着……没啥实际的作用。对吗?


依靠听法只是让认知与观念有所突破,但是如果没有转换为实际的生活行动,生活依旧是和过去不知佛法时期差不了多少!譬如:禅观有见法吗?还是没有!禅观技巧知不知道?知道!但是现实生活还是如同僵冻的水。


很多学人的困境正是在这里!对不对?然而诸位愿意处在这般的情境下吗?不喜欢,也不愿意!但是诸位会不会改呢?绝大多数是不会改!是不是?虽不喜欢,也不愿意,但是不会改。


这么一来,修行差不多只能到这里为止了,往后也不大会有实质的进步。多数的情况,只会有时产生心理性的“自觉有进步”的喜悦,自觉“又懂些什么,好像又发现什么,又感到某些观念好像通了”。但是在实质上,是不会真正的进步,既不会见法、不会解脱,生活也不会有实际的开展。陷在自我感觉良好,却实际是僵冻的生活。然后呢?日子无聊倒是不少。师父说对了吗?诸方法友,师父说对了吗?


对的!就是这个僵冻的生活处境!不论学大乘菩萨道、学南传部派佛教,或是学原始佛教,都会有这种困境发生在学人的生活上。在教界的实际面上,其实多数的学人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多会走进这个僵冻生活的“结冻期”。你学大乘也是这样,学南传也是这样,学原始佛教也是这样!都到了这个“结冻”阶段了。除了学习不同造成的认知障碍与差异外,真正发生在这些学人身上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诸位想不想改变?如果想改变这个僵冻生活,持续听法不是重点,禅观也不是重点。因为在家人不是专业的修行者,也没有那么勇猛精进啊!我前面提过,修行到这个阶段,必需看根器。根器就是什么?思维模式、感情反应与心理人格结构。相对于在家人的出家师父来说,已经选择全力的投入修行,应当有了相应、契合佛法的“生活规划”,但是没有落实的实践,也是会陷在僵冻人生而难以前进。现在说的事实,如前面提过,即使人生的真相让你知道,诸位也不一定会接受。




诸位法友!师父和你们谈一个问题。大家先甭写,冷静注意听。感情模式会影响生活的惯性,影响生活形态。但是反过来讲,我们的感情模式怎么形成?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养成了感情的模式。人生有一段时间的家庭生活,所谓的童年生活,或者少年、青年的生活经验,影响、型塑出我们的基本情感模式,进而影响了人格特质的呈现。


接着,这种基本情感、人格的模式会促成某种生活惯性的发生,从而再影响生活的形态。我们大概在十七、八岁时,某种生活的惯性即已形成,往后的二十岁、三十岁、四十、五十岁的生活形态,都受到这种生活惯性的影响而展现出来。平常生活的惯性及形态,对人们来说是很难改变的事。因为人们的童年生活经验,型塑出感情上的需要与表达方式,还有某种追求满足的模式,而感情需要、表达方式与追求满足的模式,会发展出生活的惯性,进而影响生活的形态。在这当中即有着自我认定与接纳的情感发展,也就是人格模式的形成。


因此,当我们生活独立后,就会按照感情的模式与生活惯性,发展出生活的面向、步调与家庭形态。在生活步调、面向及家庭形态的形成因素背后,多是和成年以前的感情模式、心理人格有关。多数人会觉得成年以后的家庭生活形态,就是自己要的生活。其实,我们要的生活,只是配合既有的感情模式、生活惯性与人格特质所发展出来的生活形态。


然后,现有的生活形态会不断的回馈已有的感情模式,巩固原有的人格特质及生活惯性,而感情模式、人格特质又再影响生活形态的发展。这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生活,交错影响的循环表现。诸位明白吗?生活形态的经验会维系感情模式,巩固既有的人格特质,而感情模式、人格特质又会重复再影响生活形态的发展。人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在这里。


譬如:许多学佛人知道佛法的理趣,也知道实践的方法,更知道许多事是必须做或改变。简单说是通通都知道,但是做不到。原因在哪里?因为改变后的生活形态,是和既有的感情模式、生活惯性不一样!更是不相应现有的人格模式,所以跨不过、改不了。即使是出了家,也不是真的出家,往往只是「搬家」,依旧是「换汤不换药」。感情模式、生活惯性与人格特质,还是坚固难移。这不是认知上的问题,所以学了再多的佛法,或是宣说再多的课,也一样不大有用。


陷在这种困境,不是道心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是根基问题!根基就是感情模式与人格特质。感情模式与人格特质的限约,人们跨不过。


好!现在大家的问题就在这里。那么现在怎么改变呢?




认知面向、感情模式与人格的特质,限约了生活惯性的表现,进而形成生活的形态,生活的形态再型塑、固化感情模式与人格的特质。如此循环的成为人生困境的死结。


陷在这种困境底下,如何才能真正的度越感情模式与人格特质的限约?


有些人说:「精进禅观,当见法以后,就会改变。」诸位法友!这又在讲理想与神话了,明白吗?在以前,这种话我们都会相信,我以前也是这么梦想。然而,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未见法的人如何解决人生与内在的困境呢?岂不无解了!个人早已不相信这种说法了!


若要从既有的感情模式、生活惯性与人格特质当中,做出不同既往的改变,或称为解脱,只靠「见法、开悟」,或者认知面向的改变,毕竟是不够。


如何做才能真正的改变?


又有人提出一种「合理自我,反对现实」的方法。


「合理自我,反对现实」是用种种言之成理的说词,陈述各种不需要改变的道理,证明自己的现况已经是正确无误。譬如:一个人面对高墙时,不想辛苦自己、改变自己的跨越过去,遂用背对高墙的方式,宣说这已是「跨越」了高墙。这种「合理化自我」的行为惯性,正是出自「自我感觉良好」的感情模式,反应出自己的人格特质。


诸位朋友!如果直指人心、直话直说,修行的方法,说穿了,其实很简单。但是,多数的人不会坚定的督促自己实践,即使简单也是修不起来。


若直话直说:许多人在认知上是已经理解、厘清了,禅观的方法也懂了。禅观方法懂了,现在诸位需要实修。可是实修不是禅坐要多久,根本不是这样。


重点的所在,很easy(简单),只要改变生活形态。


诸位法友!生活重新规划、改变生活形态,在修行的效果上,远远大过你的想象,对于修行实质的效果,绝对大过诸位的想象空间。但是,难就难在这里!难在什么呢?因为生活的形态再型塑、固化感情模式与人格的特质,生活形态与人格特质呼应。如果要改变生活形态,那会像让乌龟脱壳一样,非常的煎熬,你会很讨厌改变生活形态。明白吗?年纪愈大愈麻烦。为什么年纪愈大愈麻烦?因为愈习惯既有的生活惯性与形态,愈习惯已有的感情模式与人格的特质。


或许有人还是听不懂,问:为什么不需要禅观呢?


举例来说:现在要过年了,诸位需要大扫除。请问:大扫除最需要清扫的地方,是桌面?是柜子的前面?或是柜子后面平常少扫不到的角落?是柜子后面最需要清扫。对吧!当要清扫柜子后面角落时,柜子要不要移开?如果没有移开,扫得到吗?不移开柜子,污秽的角落扫不到,对吧!


我要告诉诸位就是这件事。




诸位法友!平常日子里的柜子都是这样摆,扫不到的角落必定是一直扫不到。唯有移开柜子后,脏的角落才会看得到、扫得到!


当生活惯性与生活形态改变,我们会有忍受不了的经验,也会有受不了的事情。当我们的生活形态改变,必定和原来习以为常、喜欢的生活步调、模式不同。这会直接的引起认知上的质疑,生活惯性的不适应,感情模式、人格特质的强烈反应,会有逃避、拒绝、厌恶的心绪反应,接着会导向「自我合理化」的认知解释。这正是用种种言之成理的说词,陈述各种不需要改变生活形态的道理,证明自己原有的生活情况才是正确无误。


师父送诸位一句话:禅观!不需要费心的观,因为现实就在前面让我们看。诸位听得懂师父说的意思吗?当把柜子不动的摆在既定的位置上,这时要看到柜子后面的尘埃,必需很认真的察看。但是,这总是看不大清楚。当我们把柜子一移动,柜子后面角落的尘埃是随即出现在面前,我们绝对看得到。师父的意思是什么?很简单!当人们的生活形态开始改变,种种的不适应、懊恼、心绪,会通通浮现出来。不想看,还不行!因为我们几乎是在和这些心绪拉扯。在这时候,禅观是容易的事。因为不用认真的观察,这些心绪即一直敲我们的门。


诸位朋友!你觉得修行很困难吗?


其实,修行最需要的是愿意不逃避,直接面对实际生活的种种问题与烦恼,审察当中的缘由与发展,并对生活重新的规划,导向问题与烦恼的消除。


现在,我们要从实际面来谈。诸位法友!不论我们现在是四十岁、五十岁,或是六十岁,不论已经几岁。如果我们已经走到目前这个进退不得的阶段,也就表示后续人生的岁月,基本上是和现在的处境差不多!你是绝对不会脱队,但是大概不会有什么长足的进步了。


我们对于习惯的生活结构及形态,习以为常的不想改变。柜子没有挪动的意愿,觉得扫不到的角落,怎么做还是扫不到,能扫到的通通扫啦!对吗?那请问下一步,我们会做什么?大概是等死而已!我不想让法友们活着等死,所以应该让大家能够「废物利用」。


这是2014年要开始的「学法新历程」。前来学习已经3年以上的法友们!禅堂不是我们主要修行的地方。虽然你已知道很多的禅观技巧,如果你想要继续参加禅修,师父一样会教你怎么禅修。但是,请记住,你的禅修重点已经不在那里了。明白吗?修行的重点,不应该只是摆在禅堂里。如果继续的将修行重点摆在禅堂里,修行是很难有实质的进步,真正必要的是重新规划人生,并且落实规划的内容。


但是,现在你根本不会重新规划人生。对吗?因此,我们的做法是让「禅堂」与「课堂」不只是在固有的地点。特别是对老同修来说,或者学习比较久的同修而言,人生的规划有必要重新规划。规划什么呢?


诸位法友!此生是否能够见法、解脱?咱们先不争论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应当是如何将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些改变。例如:师父提到的「些许时间休息,些许时间耕耘生命,些许时间留给自己,些许时间留给其他的生命,些许时间──面对些许!」




如何规划人生?


些许时间休息,些许时间耕耘生命!些许时间留给自己,些许时间留给其他的生命!些许时间面对些许!这是什么意思呢?


些许时间休息!人生在世,不论是为了生活的基本必要,或是为了责任与义务,或是为了个人的欲求,或是为了种种环境的逼迫与无奈,或是为了崇高的道德与使命,乃至因为内在的觉醒与道路,而忙碌于种种利己、利人,或自利亦利人的作为。在忙碌的生活过程中,人需要适度的休息,不仅是为了身心的健康,也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走更稳的路。


休息!不只是喘一口气,更是有时间沉淀、有心境反省、有机会改正。休息!让人能更妥善、正确的走下一步。


些许时间耕耘生命!生命是奇迹,人生是良田,不要荒芜了人生的良田。人懂得在生活的历程中,精勤的耕耘人生的良田,才能让生命的奇迹,焕发出光与热,精彩一生。


怎么耕耘生命?首先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行动才是生活的力量,生活的力量即是人生的耕犁,耕耘人生的良田,生长出饱满、丰硕的佳禾。


什么样的行动,才能真正耕耘出生命的佳禾?


些许时间留给自己,些许时间留给其他的生命!这才能耕耘出生命的佳禾。


怎么样留时间给自己,留时间给其他的生命?当然首先还是必须有实际的行动。例如:教会法工的法住居士,她一直都在帮忙编辑《正法之光》,从原始佛教会成立至今已经编了三年。法住做这些事情正是留些时间耕耘自己的生命及其他的生命。刚开始,编辑《正法之光》的事务,她既是愿意做,也是不能不做。当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做这些利益十方的事,已经不是不能不做,而是人生良田的甘泉、沃土、花朵与佳禾。


这三年来,诸位法友在禅修上的学习成就,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和法住差距不多。必需知道的经法、禅法与禅观技巧,彼此在学习、了解上都差不多。但是,你们之间有什么差别?许多法友不具承担法务的经验,所以差别是在法住有了不同既往固有的「生命经验」。但是诸位法友呢?你们没有!多数的法友依然是活在既有的生活经验,拘限在固有的经验看法。


我要说的意思是什么?诸位法友!我们要能将修行的范围,或者生活经验的空间,放大到整个社会上,也就是修行不是只有在课堂,应当是在正常的生活世界,也就是家庭与社会。修行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对我们来说,人生活到这年岁,在往后的二十年或三十年,是继续过着旧有的家庭生活,或是改变自己,让家庭生活有新的光明?是只懂得活在几个人的家庭世界,还是愿意留点时间,将宝贵的人生参与周边的生命与世界?


我们的双手掬起甘泉,除了帮助自己解渴之外,愿意分享予他人,浇灌周边的花草树木吗?




留点时间给自己与其他的生命,才能耕耘人生的良田,不浪费生命的奇迹。生活形态的改变,我们才有机会发现不曾发现的问题,当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问题,才知道需要改变与如何成长。这就是最现实的事!诸位法友会不会见法、解脱,没人可以预知,但是最起码诸位能够务实的改变与成长,发现问题与努力的解决问题。


如此,诸位会不会见法解脱,I don’t know(我不知道)!但是诸位的生命能够继续的滋养、开花,不再是一块冻土。否则,会真是一块冻土。为什么?在诸位的人生中,佛法理论不是真正的问题,教育理趣不是真正的问题,信仰不是真正的问题,禅观的技巧也不是真正的问题。诸位的问题,都不在这些事情上。人生困境的问题,多是出于固锁在既定的想法、惯性与生活形态。


因此,正像刚刚师父的譬喻,柜子已经摆在那里很久了。柜子不移动,我们能清扫的地方都已扫了,长久擦不到的地方,怎么也都擦不到。所以,人生困境的基调,只是这样而已!固锁在既定的生活形态,会进步吗?不会!会退步吗?不一定会!会解脱吗?I don’t know!


多数人学习佛法的心态,是「志在参加,不在参与」。什么意思?上课听法、禅修、拜佛、诵经,大家愿意参加,拨些时间参与帮忙、做法工,则是没空,不想参与。只想「受用现成」,不愿意「帮忙付出」,有些好一点的是只要「出钱」,但不想「出力」。人们不想参与,都有很多的理由,但是种种的理由,无非只是一个理由,是保持原有的惯性与生活形态。


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可说是有趣,是想保持既有的生活形态,又想改变生命的内涵。出钱布施是好事,但少了实际的参与,不免是隔了一层!这怎么说呢?布施金钱助人,是善行,也是植福,但缺乏亲力参与体验。亲力的参与,不仅会在人与人的互动当中,经验许多不同于既往的认知、习惯,更要调整某些生活型态,这些都有助于跨越既有的身心与生活的问题。布施是行善,亲身的参与更可改变自己,所以才要参与做法工。做法工不只是服务,更是一种改变,改变身心的经验与内涵。


诸位法友!「志在参加,不在参与」的方式,对改变人生的帮助是极为有限!这种只想改变生命的内涵,却不想改变生活形态的心态与做法,依旧是限约在既有的身心惯性与生活形态当中,走不出旧有的情感模式、生活惯性、人格特质。用佛教的用语来说,是难以改变根器,修行的成就有限。


些许时间——面对些许!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一种历程,是老、病、死的表现过程,也是爱憎情仇的会聚与别离的历程,更是追逐种种希求的得失与苦乐的经验历程。这些历程经由人脑的记忆、比对、归纳,形成一种「自我的一生」的「认知」。这种「自我的一生」的「认知」,无法清楚的了解:任何的历程,都是当前多方影响的呈现,并不是「个别存有、自我」的发生,既不是全然的因为过去,也不是全然的因为现在,不论是现前的「自我」或「环境」。现前是多方影响的呈现,呈现的也是多方影响的表现。


些许时间!人往往重视一生的成就,而不在意一时的表现,却不知不认真于一时,何来光明一生?面对些许!认真于一时,更要清醒于当时,如果不面对当前、清明于当前,如何能够面对一生,清醒于人生?


面对现前,认真当前,清醒当前,不在当前逃避、消极、颓废、空过,当一生充实、无憾、光明灿烂!


正觉人生的规画与落实,尽在此时、当前,度苦与利人,重在当前务实的行动。认真的面对此时、此处,清明与务实行动在当前,光明灿烂的人生不在期许一生一世,应是体现在此时、此处。正觉、度苦、利人,只有体现在现前、此处,才是真实、有用于实际的人生。唯有如此,生命的奇迹才会真是奇迹,人生才会是不虚度的人生。


法友们!人生几十年,世界非常的大,期待能够掌握人生、拥有世界,根本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许,真正可以做的事,只有面对现前,尽力在此处而已!如果真能明白,并且倾力于此时、此处,何来忧苦、遗憾?




诸位法友!千万不要误解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引诱诸位当法工。如果这样想,真的是不了解师父在对说什么。


诸位请静心想想:诸位这生可能不会出家,诸位如何为现在的人生开展新局面,才是真正的重点!


举例来说:2011年有一些马来西亚法友来山上住,他们都是在家居士。他们原有的观念,住道场是整天打坐、静修、读经,认为在寺里修行是整天的打坐、静修、禅观、读经。其实这个观念很传统,但是许多人不会检讨这观点是否正确?


然而,当他们来到台湾后,师父是让他们走出以往的经验。如喜欢读书的人要做事,习惯做事的人要多读书,习惯自行其是的人要多配合别人,习惯跟从的人要学着提供指导。因此,师父让几位居士跟随僧团到美国宣教,或是在马来西亚宣教,或者一起到大陆宣教。在这些经验中,我们实际看到了什么?法友们跟随僧团在各地宣法利众,这些经验都不是法友们既有的生活形态,并且和他们过往的惯性与生活形态的差距非常大。由于不是去玩,而是参与开教的事务,所以这些法友走出过往的生活形态,在短短的时间里,有新的体验,亲自看、了解,这让想法与心境起了很大的改变,不是只有想法改变,包括心境也有很大的转变。


原因在哪里?前面讲过,人们为什么有习惯的生活形态呢?因为它是和人格有关。那么人格怎么形成的呢?可说是和生活形态的经验有关。怎么说?


在成长阶段,父母提供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形态,经验了何种生活经验,即型塑出什么认知面向、情感反应模式、生活惯性,而这些就是心理人格的形成因素。当成年以后,人格导致生活的习惯表现,继续维持生活形态的经验,也就持续着认知面向、情感反应模式,如此的循环发展与维系,一辈子很难改变。因此,有句话说:「个性影响命运。」个性!其实是人格的表现。


当人们走出过往的生活习惯和形态后,正像挪动了原有的位子,这能够见到以前不曾发现的问题,也会经验与看到一个新的世界。在生活习惯和形态的改变中,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心情,来面对和消化生命的改变。人们会有不同的经验与想法,可以让生命重新获得新的力量。这些体验游化的人,往往比只是待在道场的人,更有智能与生命力!


再举个例来讲:去年年底,台北有法友随师父前往马来西亚宣法,有的法友则待在山上禅林。待在禅林的法友,几个月中禅坐、爬山、沉淀身心,而随僧团在马来西亚游化宣法的法友,是每天累得似牛一般,睡觉是大家挤在一起,天气热、冲澡还要排队。但是有趣的是两个多月后,差距很明显的摆在眼前,游化者是体验深刻、改变很多,是生命力充足,生命的能量很强。禅坐、游山的人呢?如同一滩静静的水,反而很多的旧问题还走不出来。只是学会用不同角度看自己、合理化自己,用不同的理由接纳自己,平抚焦虑、不安与烦恼的心绪。这会误以为平抚了心绪,即是已经超越了过往的问题、超越了自己,其实还是陷在旧有的困局,更爱自己而已!


另一现象是什么?是出外游化的法友向静住道场的法友说法。那时候,静住几个月的法友觉得很纳闷,纳闷什么事呢?为什么一群人出去忙了两个多月,忙得半死,可是看到的却是这些人的生命显得更加的灿烂,令人百思不解。为什么忙得半死的一群人,反而生命更灿烂?




诸位法友,其实游化就是修行!修行要诀就在这里。


人们喜欢、习惯安稳的生活步调,不喜欢意外与变动。但是这种生活惯性与形态,只会让人安逸与迟钝,并且缺乏健全的信心。反之,过于波折动荡的生活,则使人过度的焦虑与不安,让身心过于敏感,缺乏安定的心绪。


身心的安止,生活的游化历练,多样化的人生经验,适切的困难挑战,正可让人在生活中,面对不定的现实人事,学会接纳与回应现实人生,改变既有的想法与调整心绪,并且走出建构、维护既定的想法、情感模式、生活惯性的固守生活形态。若能不受制于既有的心理人格,也就是不坚持「心态的自我」,才能在想法与情感上,认真的「做现在」,而不是坚持、固执的「做自己」。


人们是如何做人生的规划?多数的做的生活规划,主要是取决于既有的习惯、喜好,像是一个固定位置的柜子,不想搬动位置,清扫了几十年,都是固定整理能清扫的地方,但是没能清扫的角落是依旧没擦到。


唯有「倾力在现前,跨越对过往经验的执取」,生命的盆栽才能开出新的花朵。我们必须认识这一事实,若没有觉悟,应当谁也帮不上忙了。为什么?这是个人的人生!It’s our business!我们自个的事,不是他人的责任。


师父提供的作法是什么?给大家一个平台,给大家耕耘新人生的机会。


我要告诉诸位,从2014年开始,师父对旧法友的引导方式和以前不同。着重点不在你们学过多少法,着重点也不在你们参加了几次禅修,重点是在诸位有什么新的生活作为。


诸位要规划生活,要有助益人生的生活实际作为。这些生活作为要能将岁月留给自己、耕耘生命,也留些时间给其他生命,生命就会继续得开展,欣欣向荣的成长。在当中会有很多的发现与体会,最重要的是你不会活着等死!然后,你会不会开悟解脱?I don’t know!虽然是否开悟是不得知,但是远远好过杵在僵化的生活形态,如同冻结而无法成长。


2014年我们要有新的做法,让大家有重新过人生的机会。记住!需要有生活规划,要懂得留些许时间给自己,耕耘生命的良田,留些时间给其他生命,分享光、热与芬香。最重要的是实际的行动,生活不再是依循既往固化的生活惯性与形态,人生有了新的体会,生命有新的机会。


否则,诸位的人生问题依旧是固守难改,谁也帮不了忙。诸位法友!学习佛法是调整既定的认知及面向、改变生活的惯性,经过认知与行动的合一,新经验与体会能重建感情的模式,重整生活的形态,进而转现人格的特质。


如果只是改变观念,没有实际的行动,是没啥用处!


新生活才有新人生,新人生即有新生命,新生命就是新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