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迁徙现象揭秘

 laipigou001 2017-12-23

额济纳旗—大同城(唐代)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农民一般是不会轻易离开他们的祖籍地。然而,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农民迁徙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裴卿博士撰写的“自然灾害与移民:一个中国历史上农民的被动选择”,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47卷12期,该文揭示了自然灾害、人口压力对中国古代农民迁徙的影响。

文章采用历史大数据与定量研究的方法,将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与人口压力这两个因素共同纳入影响中国古代农民迁徙的机制中。作为首次尝试,文章分别探讨自然灾害与人口压力对中国古代农民迁徙的短期与长期的影响。在短期尺度下,农民迁徙是为了逃避自然灾害而选择的生存手段;在长期尺度下,自然灾害对农民迁徙的影响有限,而逐渐增长的人口压力会改变土地承载力,从而推动了农民迁徙。因此,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导致中国历史上农民迁移的因素中,人口压力比自然灾害更重要。

现代社会正面临着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潜在威胁。本项研究中的历史实证,将会完善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为当前许多国家与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更多详情请阅原文

裴卿. 2017. 自然灾害与移民: 一个中国历史上农民的被动选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7: 1406-1413

Pei Q. 2017. Migration for survival under natural disasters: A reluctant and passive choice for agriculturalists in historical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0: 2089–2096, doi: 10.1007/s11430-017-908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