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龙涎·作家专栏】尚永琪:狮子东来之路——狮子文化溯源之一

 RK588 2017-12-23





狮子东来之路

——狮子文化溯源之一

尚永琪

西域狮子东来古代中国,虽然包括狮子作为一个物种的被传播,但由于狮子很难在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的中华大地生存繁衍,所以我们说的“狮子东来”,最主要的还是狮子图像及狮子文化的东传中国及其发展。

那么,我们的目光就从遥远的亚洲狮的产地美索不达美亚开始,审视狮子图像与狮子文化传入中国的历程。

公元前800年,美索不达美亚,一片长满红莲花的沼泽地里,一头凶猛无比的母狮扑向一个强壮的黑人。母狮咬住黑人的颈部贪婪地吸血,它的眉心上,象征森林王者的一块宝玉熠熠闪光,似乎在夸耀胜利者的得意。而那被突然间袭击、只穿着一条短裤的黑人已经无力逃脱和挣扎,他倒在地上,双臂向后,徒然无力地撑在泥泞中,奄奄一息,坐以待毙。

此刻,狮子的凶悍、威猛,与人类肉体的脆弱与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00多年前的雕刻家为我们记录下来的这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是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高10.2厘米的象牙雕刻作品。它用象牙、黄金与蓝宝石、红宝石镶嵌的搭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红莲花美丽的风姿、猛兽狮子残忍的天性,也刻画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绝望。(图1

在古代非洲与西亚及印度等地区的热带草原上,狮子是绝对的王者,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这个黑人毙命狮口的时刻,正是中国西周时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的某一天,这个年代,我们的先祖尚不知道狮子为何物。即使有所耳闻的话,那也只是一个渺茫、神奇、变形走样的传说。

亚洲狮以前生活在从欧洲西南部到西亚和印度的广大地区,雄踞东方的中华帝国本土不出产狮子,在公元前漫长的历史时期,西亚、中亚由于距离中原地区比较遥远,加上匈奴帝国的隔断,交流贫乏,也就没有谁能亲眼目睹狮子的勇猛、凶残与威风。

从公元前139年开始,西汉帝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越过葱岭,到达古代的大夏(今塔吉克斯坦)、安息(今伊朗)等国,虽然没有完成联络中亚国家大月氏(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一带)夹击匈奴的军事目的,但是带回了关于西域的丰富信息,开辟了西汉帝国与中亚的丝绸之路交通线。

张骞到达的区域,正是亚洲狮的分布区,然而,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一点张骞和他的伙伴们见到狮子的记载。

虽然《汉书》中有片言只语很模糊地提到西汉宫廷的皇家苑囿中养有狮子,但是这些狮子从何而来却史无明文,不足以使我们相信西汉皇帝和近臣们见过狮子。

史书中明确记载西域诸国向汉王朝贡献狮子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安息国王遣使进贡狮子,此后,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安息王满屈再次献狮子与孔雀;汉顺帝阳嘉二年(133),疏勒国又献来狮子和犀牛,而月氏也有献狮子的记载。

可以肯定,至迟自公元87年以后,东汉宫廷及皇家近臣都见到了真实的狮子,对狮子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接触。对于狮子形象的描述,中国文献中最早的清晰记载来自东汉时期成书的《东观汉记》:

狮子形如虎,正黄,有髯,尾端绒毛大如斗。

这已经是非常写实、准确的对于亚洲雄狮的描写,这表明在东汉时期的首都洛阳,来自西域地区的猛兽狮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说了——作为动物的狮子从欧亚草原正式向东方的中华帝国走来。(图2

对不出产狮子的中国而言,我们所说的狮子的东来,是包含两层意思的:一是狮子作为一个物种和猛兽从西域被进贡到中华帝国来;二是狮子文化从西域传来,在中国文化中被全面接受,不但其图像成为中国吉祥图样的一个主要元素,而且狮子舞等艺术样式也彻底中国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狮子文化。

但是,在中国,作为物种的狮子同作为文化元素的狮子其实是有一些脱节的。

作为一个物种,狮子从东汉以来只是皇家苑囿中的一个非常稀罕的观赏动物,除了皇族和宫廷近臣见过这些身披金毛的猛兽外,对于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狮子一直是一个传说。所以,作为动物的狮子并不是中国狮子文化兴盛的主要源头,作为传说的狮子才是中国狮子文化真正的发展源泉。

正是因为中国的狮子文化是以传说的狮子为源头的,所以狮子雕塑、图像的变形就比较普遍。遍布寺庙、官衙、贵族府邸、富商深宅、桥头、宗祠等处的雕塑狮子、图案狮子,或可爱顽皮、或体态旖旎,已经失去了作为热带草原上最凶猛野兽的凶残、勇猛与暴力,成为一个吉祥的可爱动物形象。(图3,小石狮,私人藏品)


虽然狮子图像从隋唐以后遍布各类建筑与器物的装饰中,但是中国人对于狮子的认识却浅近得很,很多狮子的图像有狗化的趋势,以至于元代画家将西域进贡来的狮子称之为“獒”——将狮子当成了大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的是,狮子与老虎、猎豹同属猫科,但狮子却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的群居动物。狮群以雌狮为中心,由雄狮和幼狮构成。它们主要靠群体的力量来猎食大型的食草动物,是热带大草原上最厉害的肉食动物。

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有11个亚种,一般来说,在非洲有埃塞俄比亚狮、塞内加尔狮、索马里狮、马赛狮、加丹加狮、喀拉哈里狮、德兰士瓦狮、开普狮等10个亚种。在印度有亚洲狮1个亚种。非洲狮的10个亚种在外观上很难将它们分辨出来,只是雄狮鬃毛颜色稍有差别。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的鬃毛要粗一些,身上的毛也相对多一些。

中国文献中,把这种传说中的西方猛兽称作“狻猊”。东汉以来,被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狻猊”的狮子形象开始在中国流传,如四川芦山县发现的东汉墓前石兽中已有了狮子的形象。魏晋时期,作为实存动物的狮子才在中原图像中有所反映。南朝帝陵和王侯墓前有了呈行走状态的带翼的狮子。南朝石狮子具有吐舌、身肉肥满、长尾、四足据地、带翼等特征,这些狮子虽然是一定程度上的写实的动物,但又是作为一种神兽出现的——是南朝人接受了西域文化中的狮子图像的仿制物。

东晋以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具有印度风格的守护在佛座两侧的写实的狮子图像逐渐被中国人所熟悉。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北魏四面造像石中,在菩萨的法座两侧,是两头栩栩如生的护法狮子。(图4)像这样的雕刻,在南北朝时期大量涌现,成为狮子在佛教造像、建筑物门户等处的经典模式。


唐代以后,西域狮大量涌入中原,更多的人们见到了真狮,早先观念中充满神异色彩的狮子不复存在,狮子图像也随之褪去双翼,进一步向写实性演变,狮子被刻画得壮丽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唐代狮子图像除表现为陵墓石狮外,还出现在丝织、印染、陶瓷等各方面。在雕塑作品中,蹲狮逐渐取代了走狮,成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常见的狮子形象。

在渤海上京城出土的一件三彩陶狮子,就是唐代蹲狮中的一件精品。这件狮子作品高13厘米,现藏于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金黄色的狮子蹲坐在绿秞基座上,巨大的头颅略呈前伸状,大口微微半张、似乎将吼而未吼;双目炯炯如电,瞪视前方;肩背弓起、尾巴前卷,极具动感。(图5


随着狮子形象的本土化,吐舌的狮子形象便越来越罕见,常见的造型只是张口露齿。唐开元年间文士阎随侯的《镇座石狮子赋》所描述的狮子形象已经是有足不攫、有齿不噬,具有威而不怒特征的造型。

中国传统图样中,狮子图像与文化的源头一是来自印度,二是来自萨珊文化,当然就主要是以亚洲狮的形象为本源的。

亚洲狮是非洲狮的近亲,大约在10万年前从非洲狮分离而出,曾经在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土地上漫游。

在印度,狮子是和宗教以及王权最紧密相连的动物。梵语中狮子叫僧伽彼,即“众僧”的意思,不但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象征动物,也是皇室尊贵和权力的象征。2000多年前,孔雀王朝的阿育王(Emperor Ashoka)曾经在释迦牟尼初次对弟子说法的鹿野苑(Sarnath)的石柱上刻上狮子的形象,用意是宣扬非暴力、宽容与尊重生命。时值今日,印度国徽上的图案就是取材自阿育王石柱上的亚洲狮造型。在从东晋十六国开始流传的佛教造像中,主要是佛陀像和弥勒菩萨造像中,作为护法的狮子在佛陀或菩萨两旁蹲立守护。由于这种图像最早是来自犍陀罗或秣菟罗这些对动物狮子非常熟悉的地区,所以狮子的写实性就非常高。

在萨珊波斯,狮子不但是城市文明的威胁者,也是力量的象征。波斯帝国不但崇尚狮子的力量,而且其国王有猎狮的传统,因而,狮子纹样及猎狮图像作为一种装饰纹样影响了中亚的广大地区,并进而东传。尤其南北朝以后,萨珊朝的银盘、织锦等器物中,狮子作为装饰纹样非常普遍,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华帝国。

那些到中原经商的西亚和中亚商人,在其所携带的陶壶等器物及其去世后使用的葬具上,都刻画了生动形象的狮子头、猎狮及勇士斗狮子等图像。而狮子戏、狮子舞也通过龟兹等地区在隋唐时期不但进入了中原王朝的宫廷乐舞中,而且在民间也有广泛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了风行大江南北、流派各异的舞狮子。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器物上,狮子图像更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吉祥装饰图样。不但在寺庙、官衙、达官贵人家的宅邸等精美建筑的大门口有守护的狮子,而且在建筑物的影壁、窗户、屋脊、抱鼓石、柱头、柱础及桥梁的栏杆等上面,更是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狮子图样。




 


醉龙涎-吃茶去g-longsin

醉龙涎-吃茶去——一个老字号和他所喜欢的慢人生!----醉龙涎,消费的不是茶是一种人生,一种精工细作,力求极致的态度。醉龙涎,一直在倡导一种生活,慢行细品,与人相悦。醉龙涎认为,修行于世,慈悲宽容,便能豁达开放,自然怡乐,观心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