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用这个方子可以治疗!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7-12-23

  防已黄芪汤

  【组成用法】

  黄芪20~60g、防已12~30g、白术10~20g、甘草3~6g、生姜3~6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二次。

  【经验参考】

  《金匮要略》用防己黄芪汤治疗“风水”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风水”,有使用本方的机会。岳美中治傅XX,男性,40岁。患风水证,久而不愈,于1973年6月25日来诊。患者主诉:下肢沉重,胫部浮肿,累则足跟痛,汗出恶风。切其脉浮虚而数,视其舌质淡白,有齿痕,认为是“风水”。尿蛋白( ),红、白细胞( ),诊断属慢性肾炎。选用防己黄芪汤。处方:汉防己18克、生黄芪24克、生白术9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嘱其长期坚持服用之,1974年7月3日复诊:患者坚持服前方10个月,检查尿蛋白( )。又持续服2个月,尿蛋白基本消失,一切症状痊愈。现惟体力未复,为疏补卫阳,兼利水湿,用黄芪30克、白芍12克,桂枝9克、茯苓24克,以巩固疗效,并恢复健康(《岳美中医案集》。下一例是藤平健治肾病病案,21岁妇女。1952年1月中旬,因下肢浮肿和尿量减少而发病。3月上旬在大学医院住院,下肢浮肿和严重之蛋白尿未消失。全身倦息,尿量减少,脉浮弱,舌润苔白不太厚,腹胀满略软。初与当归芍药散、五苓散、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料、小半夏加茯苓汤、防已茯苓汤,平均每方用一周,但5个月间尿蛋白依然强阳性。以腰以下作肿及于阴部,且难于屈伸为目标,投与防已黄芪汤,经过半年,尿量增加,尿中蛋白减少,3周来尿蛋白完全消失。因而故意停服中药,从第二天开始,尿量减少,又现蛋白尿。再与防己黄芪汤内服,第3日尿量增加,尿蛋白也变成微量。前后服用60日,诸症消退(《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从上述两个病案可以看出,慢性肾炎、肾病需要长期服药才能巩固疗效,服用本方不能急于求成。藤平健的治验是“以腰以下作肿及于阴部,且难于屈伸为目标”,并没有汗出恶风。这个经验值得重视。

  本方的使用以“水肥体质”多见。这种人形体虚胖、肌肉松弛、面色白、易疲劳、易出汗、易浮肿,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人,常常有身体的沉重感,尤其下肢明显。大塚敬节说防己黄芪汤证,妇女较男子多,尤其多见于所谓悠闲夫人。虚胖之妇女有此证。大多都希望瘦。这种人身体重,起居动作无精打采,更不愿勤勉地做扫除和炊事,做起事来吃力。外出用汽车,因为身体不活动,所以愈来愈肥胖。食量很少,一次不吃饭也不在乎。喜好饮茶。每日有大便,但月经量少,且诉不调。多汗症,夏季汗多如流水。这样的妇女一过50岁,诉膝痛者相当多。并且傍晚足肿而鞋袜发紧。腹诊,全腹膨满,但无抵抗和压痛,按之软弱(《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今西一郎说本方证在望诊上是虚胖色白的体质,肌肉松软、夏天或稍微运动即多汗,或尿量少,下肢有浮肿倾向者。本方证在皮下组织里贮留着异常多的组织液和淋巴液,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水症(Wassersucht)。本方最繁用的对象是饭馆里的中年女老板和有闲的妇女等,它是被评价为很好的消瘦药,但它的目标是色白而不结实的胖子,为了达到自觉他觉认为变瘦了的目的,则至少需要连服6~7个月以上。最近生活水平上升了,饮食倾向美食,又加上家庭理想化的文化生活,结果使妇女们胖起来了,因此适用本方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月经不调和多开,或晚上下肢浮肿者投与本方则汗少了,体型也好了,这样成功的例子是不少的(《中医经方在日本》)。基于以上的论述,防己黄芪汤可以看作这种“水肥体质”的改善药。

  防已黄芪场还被应用于伤风感冒。龙野一雄认为伤风头痛且全身倦怠。用防己黄芪汤。认为使用桂枝汤的机会比较少。有时似乎是桂枝汤证,但却不如使用防己黄芪汤多更有效伤风时出汗这一症状,如为体质虚证的人,一年四季是常见的;但夏季伤风任何人都容易出汗,因此这时使用桂枝剂特别是防己黄芪汤的机会较多(《中医临证处方人门》)。矢数道明也把感冒后皮肤收敛不好。热不退,恶风自汗不止,头痛,身痛,小便不利者列为防已黄芪汤应用的第一条(《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防己茯苓汤与本方相比,无白术而有获苓、桂枝,且不用生姜、大枣。所主为“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从“四肢肿”来看,其浮肿的范围比本方证要大,并有水气冲动的表现,即四肢聂聂动。方用茯苓桂枝意在平冲。本方主治风水,其证有汗出恶风,防已茯苓汤证没有这些。本方以发汗祛风邪为治。故用生姜。其病变层次要浅于防己茯苓汤证。

  【注论精选】

  尤在泾:风湿在表,法当以汗面解,乃开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已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以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略心典》)

  陈修园:用黄芪以走表塞空,枣、草、白术以补土胜湿,生姜辛以去风,温以行水,重用防已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匮方歌括》)

  赵以德:脉浮表也,汗出恶风,表之虚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已疗风肿、水肿,通腠理;黄芪温分肉,补卫虚;白术治皮风止汗;甘草和药益土;生姜、大枣辛甘发散。腹痛者,阴阳气塞,不得升降,故加芍药收阴。(《金匮方论行义》)

  吴谦等:脉浮者;风也;身重,湿也;寒湿则脉沉;风湿则脉浮。若浮而汗不出恶风者;为实邪,可与麻黄杏仁惹苡甘草汤主之;浮而汗出恶风者,为虚邪,故以防己、白术以去湿,黄芪、甘草以固表,生姜、大枣以和营卫也。(《医宗金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