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说《收获》| 乔叶:这一切,都很《收获》

 老鄧子 2017-12-23



这一切,都很《收获》

 

乔叶

 

2004年,我打算正式开始中短篇小说创作。为此付出的最积极的努力就是去读了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级创作研讨班。所在的小组导师是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先生,时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老师不能白叫,因此只要写出个小说,好歹不论,我就先拿给他看,当是请他批作业。他呢,看不中了就淡淡地说几句,让我凭着自己那点儿惨淡的智商去琢磨,看中了也就发,于是那两年,我断断续续在《人民文学》发了几个中短篇。


有一次,听他闲聊,说起《收获》。敬泽老师一向圆融通透,高眼低调,轻易不点着名说同行如何,我听见他说《收获》,也就是那一次。他说起《收获》的用稿,说起李小林程永新们的敬业和懂行,言辞中是由衷地称许,还说他偶尔会向《收获》推荐稿子,因为某些可能《人民文学》不适用的好稿子,《收获》就会十分适用。那样的稿子不上《收获》,就可惜了。这让我有些意外。作为京沪两家老大级的著名文学期刊,他对《收获》的态度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视对方为劲敌。而是那么英雄相顾,惺惺相惜。清晰地记得,那次聊天里关于《收获》的桥段,他是以这样一个字收尾的:


“牛。”


但那时候我也还没有起意给《收获》投稿,虽然一直在读,很知道它的重要,更知道有诸多赫赫名家和灼灼新人都在上面发表作品,然而,对于这本在上海的大刊,我却觉得仿佛是隔的,是远的,是和我没什么关系的。很狭隘地想着,作为一个北方女子,或许还是《人民文学》离我更近些。再说敬泽老师在那里,到底亲切些,稿子用不用倒还在其次。这心态直至2006年冬天我到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去读书才有了改变。


我们读书的地方不在作协,是在青浦。但上海作协会经常接我们过来参加各种活动,作协就成了我们在上海市内的家常之地,很快就知道了:《收获》在作协的三楼。那天,趁着开会前的间隙,我便逛到了三楼,却并没有看到哪儿有《收获》的牌子,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走到一扇门前,轻轻推开,只见几张书桌几台电脑,与寻常的办公室并无两样。某一张书桌后有一个温婉的女声传过来:找谁?我说不找谁,就退了出去。心里想:我就是想看看《收获》。


那时节,我们也常在作协的餐厅吃工作餐。渐渐知道,作协所属杂志社的人员也都在这里吃工作餐,更有熟悉情况的同学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人是谁,那人是谁。有一天,一个温文尔雅又清爽冷峻的男人端着餐盘悠然走过,有人低语:程永新。又有一天,一个质朴平和如家庭主妇般的女子微笑着走过来,对我说:给我们《收获》写个小说吧?我叫钟红明。


2007-4《收获》,2008-3《收获》


2007年春天,我将短篇小说《像天堂在放小小的焰火》发给钟红明,很快便得到了她的回复,说用在第四期。收到样刊后我才知道,这第四期不是寻常的第四期,是《收获》50周年的纪念特刊。烫金的50和雍容的中国红里,有一种静美高贵的喜悦。被它的金和红映照着,我想,《收获》已经收获了50年,而我才刚刚在上面发表了第一个小说。跟它的沧海桑田相比,我是多么小的孩子啊。


2007年底,我将《最慢的是活着》发给了钟红明。这是一个比较散文化的中篇,对这个小说我是没有什么底儿的,觉得故事平常,人物关系也没有什么奇崛之处,已经做好了被退稿的打算。没想到不久钟红明给我回信,先是做了肯定,表示会用,又说了存在的问题,让我修改。我才算是有了些信心,不久,将修改后的稿子发过去,又不久,接到她的回复,说用在2008年第三期的头条。那时已经即将春节,我回她邮件,说:“这是《收获》给我的春节大礼。“


这个小说很好命。在《收获》发表之后便在各个选刊转载,接连获得北京文学奖、河南省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也听到了许多对她的溢美之词,不过最让我喜欢的,还是程永新先生在郁达夫小说奖评奖时的终评语,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特在此将最可心的句子复述如下:“……因为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情感,悠远的意蕴随之凸现,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沉甸甸的艺术感染力,只有听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才会获得。”


最近几年没有给《收获》再写小说,可也没有断了联系,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接到钟红明的短信,问:又写了什么?等你的小说呢。不打电话,只是短信,等我答过,她就又静静的了。和许多作家朋友闲聊,大家也都是如此感觉:《收获》催稿从不急躁,说明白了话,就只是等着。而一旦拿到了稿子,就是一丝不苟地编,和你严格地磋商一字一句或者一个题目。——忽然想起,《像天堂在放小小的焰火》原名叫《友谊地久天长》,后来我觉不妥,就改了,但也只是在内文里改了,文件名还是原来的。在给钟红明这个短篇不久,她就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友谊地久天长》是不是另一个小说?可否也给她看看?我一面向她解释,一面暗自惊叹:什么叫职业敏感?这就是职业敏感。什么叫职业精神?这就是职业精神。到底是《收获》啊。


想来,《收获》给我的整体风格就是这样的:友爱,也自然。尽心,也宽朗。有礼有节,也精微体贴。虽然少有什么热闹的文学活动来增进感情,却会把最好的本分浸染在刊物中,让编作之间的文学之谊在纯粹中静默,又在静默中芬芳、饱满、成熟和收获。——这一切,都很《收获》。


【本文撰写于2012年,收入《大家说<收获>》一书】





乔叶,河南省修武县人。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天使路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认罪书》等作品多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北京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首届锦绣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2010年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以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邮政网上订阅《收获》双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