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讲记(二、三)四声、章法

 梦只羊 2017-12-23
2017-12-19 江南雨 诗词吾爱网

讲:格律和四声

作古典诗词须讲求格律,其中道理不必多言。

格律其实并不复杂,要想简单了解,翻翻网上关于诗词格律的资料,仔细学习三五天,基本可以掌握。如果有知道的人面对面地教授,有三十分钟即可。难的不是知道格律,而是如何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这需要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但如果不知道遵守格律的重要意义而心存抵触,那就不好办了。我在这里推荐网络上曾经流行的一个网名叫方舟子的《诗律浅说》,大体可以解决问题。具体的格律知识,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但有个问题,我还是想简单地说几句,这就是古今四声。

先说下今天的四声。学习过现代汉语拼音的人,都知道今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记得还有个更通俗的叫法,是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下面是今四声的声调和标注方法:

今四声声调符号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ˉ

ˊ

ˇ

ˋ

而古四声和今四声有所不同,它们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过去的平声,在今天分为阴平和阳平。比如“刚强”,过去只是笼统地规定为平声,而今天呢,“刚”为阴平,“强”为阳平。另外如“阴阳”、“精神”等等都是一个道理。今天的上声和过去的上声、今天的去声和过去的去声,基本一致。区别最大的是入声。

入声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声音,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完全消失,而在许多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的具体知识我们不作介绍,只简单地说明一下,那就是入声消失以后,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派三声”。比如“屋”为入声,今天归为阴平。“竹”为入声,今天归为阳平。“曲”为入声,今归为上声。“木”为入声,今天归为去声。依此类推,还有“出、发、菊、植、节、百、日、月”等等,过去都是入声,今天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了。

今天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今天的仄声分为上声和去声,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而古时候呢,平声就是平声,不分阴阳。上去入均为仄声。古今四声的不同,给我们今天的诗词爱好者学习诗词造成了一些麻烦。而麻烦还不只这些,古今音的区别,不仅四声不同,还有常见的一些不同,下面分别举例简单介绍。

一是古今音发生变化。比如“看”,今天有两个读音,一个是阴平,比如看场,看守所,取看管的意思。一个读去声,是以眼视物的意思。声音不同,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但这个字在古音里也读平声和去声,虽然声音不同,意思却基本一致,一般不需要分辨。再比如“听”字,今天有阴平和阳平两个读音,也是声音不同意思也不同,而古音同样可以平仄两读,意思却基本不用区分。而有些字今天读音和过去不同,意思却完全一样,比如“茗”,今天读阳平,过去读上声,仅此而已。还有的字,今天读一个音,过去却读另外一个音,在韵部的划分上有很大区别,但意思没有区别。比如“斜”,今天读“xie”,过去读“xia”,意思不变。“来”“谢”“心”“风”等字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按照今天汉语拼音的习惯来划分韵部,会发现和古人有很大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读古人作品,你会觉得古人有时候好像格律错了,或者觉得古人押错韵了。其实古人没错,是古今音产生了变化,因而我们今天读起来不习惯了。这些问题,买本《诗韵合璧》仔细看一下就会明白。

我们要学习写作古典诗词,自然要遵从古人的四声法则。一般情况下,作诗遵守平水韵,填词遵守词林正韵。至于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就要遵守古人的法则,那样才容易理解古人,接近古人。知古人之音,才能读懂古人,才有可能成为古人的“知音”。

在大家基本了解了格律以及押韵的知识以后,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下面的关于区分阴平和阳平的建议。大家也许听说过律诗中平上去入四声俱全的说法,说的是对于诗律比较细致的作者来说,在首句入韵的七律里,第一句尾字用平声,而相继的第三、第五、第七句的尾字分别用上去入三声(不分顺序),这样除了押韵的句子韵字讲究以外,不押韵的句子句尾也同样讲究,这样的诗具有更好的音乐性。而在这个基础上,我主张并建议在押韵的地方,不仅不能错韵,还要适当地区分阴阳。换句话说,就是四个或者五个韵字,一半是阴平,一半是阳平,而且错落有致,这样势必更有音乐感。虽然古人不区分阴阳,但是我们如果加以区分,一定更好。我主张学习的过程不能避繁就简,图省事的作法要不得。相反,有道理的避简就繁,一般意义上来说不是坏事。什么事情怎么做,取决于态度,做学问最讲求认真,作诗的道理也是一样。

当然,这样的要求不是针对初学者的。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可以尝试。

最后,为大家郑重推荐一本入门时必读的材料,就是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在这本书里,张先生细致地说明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作诗还要用古四声,为什么要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道理。不仅如此,他还细致入微地阐述了关于诗的三个问题,这就是什么是诗,为什么要作诗,什么才叫好诗。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诗,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到底什么是诗。有些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诗词技巧,甚至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却没明白为什么要作诗。还有的人,爱诗爱了一辈子,始终不能登堂入室,原因就在于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好诗没有搞清楚。这三个问题,需要不断地永远思考下去。简单地说,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关乎到诗的境界的大问题。对于不同学识、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甚至不同世界观的人来说,答案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可以经常读,经常思考。学习终生,就要思考和体会终生。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会发现,我的这个说法一点都不过分。




第三讲:诗的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为了介绍得清楚些,我们先从长一点的律诗开始。

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两句),颔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即第五、第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之所以首联相对颔联可以不对,一般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呆板。

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起承转合四项任务,一般由四联分别来完成。所以,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合,就是收尾。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是在写作之初就要考虑好了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可见,起、承、转、合,是很关键的。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

我们以写景诗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写春游,首联可以写春游的目的或者是游览的地点或者是时间、原因等等。这时候人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下面的描写来暗中交代人物的出现。通过人物的眼睛,去观察眼前的景物,用笔把眼前的景物描写下来,可以是眼中看到的,也可以是耳朵听到的。开始交代了春游的时间、地点、目的等等,接下来交代眼前景色,读者就可以自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就象实地春游一样,如眼亲见。这样的承接就自然且脉络清晰。到了转折的时候,我们可以跳荡一下,或者把眼前的景物换个视角来表达,或者干脆写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感慨、联想,似乎是离开了刚才的画面,但却和眼前的画面有很紧密的联系。到了结尾的时候,把这些感受通过某种办法强调一下,直接传递给读者,想办法回到开篇游览的内容,或者使全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现在,颈联写过去。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颔联写实实在在的景色,颈联写由眼前景色产生的联想或者心理体验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好。

下面我们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因为题目里已经交代了地点钱塘湖,时间是春,所以下面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以另一种方法出现。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就是很好的起。它承接题目说话,先交代作者游览的地方是孤山寺北,贾亭西,这些都是钱塘湖的具体风景名胜,而且继续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这样一个很自然美好的画面。接下来就是眼前具体的景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下面虽然继续以景物为重点,但是作者把景色提高了一个档次,来写作者对景色的细致观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是初春时期的钱塘湖。而这细致的描写里,包含了一种宁静、恬淡的心情在里面,它和颔联的不同是很明显的。结尾在前面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上,进行总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两字是行文的目的,写明作者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最后一句再次对景色从另一个视角进行描绘,主要以色彩烘托,以景色做结,显得轻快明丽。

律诗的章法,当然不是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这首作品采取了正叙的手法。除了正叙外,还可以倒叙和插叙等等。

杜甫的《登高》就是典型的倒叙手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就是登高之后的眼前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在眼前景的基础上递进描写,增加了宏阔、悲壮、苍凉的气氛,已经不单单写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简单交代了作者登高的目的和原因以及背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最后总结,以心情和状况来结尾。

因为题目是登高,读者很容易明白前边是登高以后的眼前景色,并不觉得这一上来就出现的景色是突兀的,到了颈联才泛泛地交代登高的原因背景,这种方式是颠倒过来的,这就增加了叙述过程的波澜,使得文章的结构跳荡、起伏。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可以看作是插叙的例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上来先发感慨,但感慨的原因尚未交代。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里才交代原因、人物。这个交代是插进来的。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转折的时候,却写眼前景色。这一联,实际是承接首联的感慨,补充感慨的原因的。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结尾交代写作的目的,原来是怀古,怀的是羊公。

初学者在一开始,最容易把握的是正叙的手法。等章法熟悉了之后,可以适当地尝试其它叙述手法。

但不管什么样子的叙述手法,只要心中有一明确的线索可以贯穿起来,就是清晰的。作者的思路,一定要让读者能够把握,这就是章法安排的主要目的。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题目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有时题目里明确地安排了重要的线索,正文的章法安排是基于题目的交代而进行的,所以读懂题目非常重要。有些初学者对题目不够重视,随便安个题目拉倒,这样的作品不仅浪费了题目,也是不懂章法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有些问题与章法有紧密的联系,比如诗眼和警句,再比如写作的技巧或者手法,还有题材不同章法各异等等。甚至包括律诗的对仗问题,这些应该归结到法度的问题。限于篇幅所限只能后面再探讨。



(《江南讲记》后续篇章将陆续发上来)


相关链接



作者简介


        江南雨,本名孙书玉,字其如,自号绮梦楼。1965年生,北京房山人,居庸诗社发起人,常任秘书长。2004年从天津王蛰堪先生习词。著有《江南讲记》及诗词若干卷,未刊行。长期在网络上教授诗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