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出口退税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
2017-12-23 | 阅:  转:  |  分享 
  
序号(学号): 011340302



长春光华学院

毕业论文



出口退税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

姓名 郭文浩 教学院 金融学院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国贸13403 指导教师 隋文环







2017 年 06 月 09 日

出口退税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



[摘要]出口退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是政府为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多地获得国际市场份额、激励出口的一项战略;出口退税对于一个企业或整个行业来讲,能够让企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引导整个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道路。税务相关部门把出口商品中的间接税退还到出口企业,使得企业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与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调整我国玉米产业结构,减轻玉米库存压力,促进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论文通过分析出口退税调整政策,指出其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最大化的发挥出口退税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玉米深加工企业出口退税影响对策







































TheImpactofExportTaxRebateAdjustmentonCornDeepProcessingEnterprises





[Abstract]Exporttaxrebateforacountryorregionisthegovernmenttoimprov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theirenterprises,moreaccesstointernationalmarketshare,tostimulatetheexportofastrategy;exporttaxrebateforanenterpriseortheindustryintermsof,toenableenterpriseresourcesConfigurationtobeoptimizedtoguidetheentireindustrytotakethepath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ax-relateddepartmentstoexportgoodsintheindirecttaxrefundtotheexportenterprises,makingtheexportofgoodsintheinternationalmarketwitharelativelylowpriceforsales,soastostriveformoremarketshareandgreatermarketcompetitiveness.Chinaistheworld''smajorcornproducingandconsumingcountries,toimprovethehighvalue-addedcornexportproductsexporttaxrebaterate,isconducivetoadjustthestructureofChina''scornindustry,reducethepressureoncornstocks,promotetheexportofcorndeepprocessingproducts,improveitsinternationalmarketOnthecompetitiveness.Thispaperanalyzestheexporttaxrebateadjustmentpolicy,pointsoutitsimpactonthecorndeepprocessingenterprises,anddrawstheconclusiontomaximizetheexporttaxrebateonChina''scorndeepprocessingenterprisestoplayapositiverole,soas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na''scorndeepprocessingindustry.



[Keywords]CornDeepProcessingEnterprisesExportTaxRebatesImpact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1

(一)出口退税的基本含义 1

(二)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的主要方式 1

(三)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历程 2

二、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 3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分类 3

1、玉米乙醇 3

2、变性淀粉 3

3、淀粉糖 3

4、氨基酸、柠檬酸 4

5、化工醇 4

(二)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有利影响 4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

2、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劳动力的就业 4

3、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5

(三)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不利影响 5

1、企业经营管理陷入两难 5

2、企业供应链环节薄弱使之效益不显 5

3、企业经营范围狭窄,客源不稳定 5

(四)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的影响 6

1、出口退税政策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机理 6

2、出口退税政策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影响分析 7

三、玉米深加工企业应对出口退税上调的对策 8

(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玉米深加工企业一流品牌 8

1、企业要转变传统落后观念 8

2、企业要对品牌精准定位 8

3、企业要对品牌创新发展 8

(二)实施供应链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8

1、实现供给链纵向一体化 8

2、实现供给链横向一体化 9

3、实现供给链整体优化发展 9

(三)实施大客户战略,全面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9

1、企业要注重对大客户的发现 9

2、企业要提升自身管理的水平 9

(四)实施国际营销战略,扩展广阔市场 10

1、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 10

2、企业要制定蓄势发展的路线 10

3、企业扩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 10

结论 11

谢辞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出口农产品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农产品过剩产能的压力和帮助农民收入有效增长。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我国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依存度极低,出口量少,市场占有率低。从2016年9月1日开始,国家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文,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有了拓展海外销路的政策支持。

因此,如何看待分析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一)出口退税的基本含义

出口退税,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将出口商品在本国或地区内消费与流通等环节征收的间接税如国内增值税或国内消费税等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税收制度,实行出口商品退税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本国出口商品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贸易以及防止其他国家重复征收该商品的相关各项税款,这是一种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全球各个国家以WTO规则为前提,激励本国企业出口贸易普便采取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WTO规则支持出口退税来源于经济理论上对流转税的定义和“消费者付其税”的商品课税准则,出口退税制度不仅符合WTO规则为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也符合其维护全球易正常化的要求,已经是全球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手段[1]。

(二)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的主要方式

针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发展情况,出口退税方式主要有二:免、退税与免、抵、退税。免、退税政策意味着,当某类出口商品出口之时,将对于其出口税款的征收部分予以免除,当其商品出口到国外时,将在国内被征收的部分增值税税款予以返还退回。免、抵、退政策则是说,将某类出口商品在出口环节征收的税款予以免征;所谓抵税部分,抵扣的并非货物本身的税款,而是在生产环节中需求用到的生产原料等物品,其中玉米深加工企业就包含有能源、原材料等等。将这一部分的增值税税额扣除,抵消企业应该交纳的全部增值税税额。退,是经过税务机关批准,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或自营出口的,因抵扣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完成抵扣时,对未完成抵扣的税额部分予以退税。这就是退的环节。

(三)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历程

1950年,我国开始针对部分出口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4年,我国又进行了大范围的税收制度改革并正式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至此在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建立健全上不断深入发展[2]。据中国粮食信息网发布的信息,近十多年来,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相关的出口退税政策总计有八次变化。

第一次,2002年1月1日开始,对出口的玉米、大米、小麦增值税实行零税率,并按出口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确定的出口货物购进价格和13%的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

第二次,2006年9月15日开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为5%或11%的部分提高到13%。

第三次,2007年12月20日开始,对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等原粮及其粉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全部予以取消。

第四次,2009年6月1日开始,提高部分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率由原先的0%提高至5%。

第五次,2010年7月15日开始,对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予以取消。

第六次,2015年1月1日开始,对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由0%提高到13%。

第七次,2016年1月1日开始,对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予以取消。

第八次,2016年9月1日开始,对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由0%提高到13%.

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突破36.6万吨,但自从2010年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开始,玉米淀粉出口量便逐年回落,到了2014年,玉米淀粉出口量已降至5.6万吨,较2010年,出口量跌落31万吨。2015年,虽然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国际玉米价格低廉,中国玉米淀粉出口优势并不明显,只有在第四季度才有一定的出口,年出口量7.4万吨,略有回升。乙醇出口也有类似的情况。

出口退税的恢复虽然对市场信心略有提振,也对可以帮助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但对玉米深加工行业来说,短期内,出口退税的恢复对其影响并没有明显变化。这首先是因为国内的产品目前依然不具有与美国等传统出口大国的竞争力;其次是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短期内的效果不可能立现。另外,中国的主要出口地区是东南亚及邻近国家,但因近几年来以越南、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木薯酒精和木薯淀粉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客观上构成对中国的深加工产品出口的阻力。



二、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

(一)玉米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分类

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曾经以淀粉和酒精产品的初级加工为主,而现在转型向淀粉的精深加工或再加工方向深入发展,玉米淀粉是整个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加工产品最多以及加工链最长的粮食作物种类,目前我国的玉米再加工产品共有两百多种[3]。从玉米淀粉的精深加工情况来讲,应用结合生物科技技术与化学工程技术的主要有以下五类产品:

1.玉米乙醇

玉米乙醇是燃料乙醇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燃料乙醇近年来的生产加速发展,所耗费玉米量也在随之增加。所以,从2006年底开始,国家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措施抑制了玉米乙醇的过热生产,使玉米乙醇产量平稳回落。2016年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中提到我国燃料乙醇截至2015年的年产量约210万吨并提出2020年燃料乙醇的产量要突破到400万吨。如今,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三的燃料乙醇的消费国和生产国,巴西排名第一,美国居第二。据中国海关统计信息,2015年我国的燃料乙醇出口总量突破275吨。目前我国燃料乙醇正从辽吉黑地区及豫、苏、皖、鲁和冀等地推行运用逐步向其它地域扩展。???

2.变性淀粉

变性淀粉指的是一种用物理,化学和酶等方法提升自然淀粉的性能或者研发新特性用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淀粉次生品。变性淀粉的直接原料就是自然淀粉,它的产量比例为一比一。玉米变性淀粉作为一种用途多样的长线产品,是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饮食,药品,建筑和化工等行业已经开始普遍应用。现在我国的变性淀粉产量已突破100万吨。?

3.淀粉糖

?淀粉糖是指用含有淀粉的玉米、薯类等作物做原料,通过酸、酶的水解作用而得到的产物。中国淀粉糖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的淀粉糖工业产能约为3500万吨,产量为2259万吨。我国淀粉糖产量以山东省为最大,主要集中在辽吉黑,鲁,冀等地区。而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2016年玉米淀粉出口总量13.28万吨,较上年增长79.95%,已出口至54个国家和地区,比上一年度减少4个,集中在一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2008年是玉米淀粉出口高峰时期,曾一年出口量突破45万吨。目前,我国玉米淀粉的出口有上涨的趋势,淀粉糖已经成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潜在输出产品,估计未来产量将会继续提高。

4.氨基酸、柠檬酸

氨基酸赖氨酸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主要输出产品,我国全球排名第一的赖氨酸生产国。随着饲料行业的深入发展,赖氨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相关需求日益增加。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2014年柠檬酸出口79.92万吨,同比增长4.87%,出口创汇7亿美元,同比下降0.26%。其中八成以上的柠檬酸原料是玉米,柠檬酸用途广泛,普遍应用于食品,药品,饮料及化工企业。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柠檬酸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存在,柠檬酸生产能力比较集中在苏、皖、鲁等地区。

5.化工醇

化工醇产品如今是中国深加工企业转型发展中的重点方向。以玉米等原料的生物基化工醇则是用来代替传统的石化产品并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以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的压力。玉米基化工醇的生产则可以降低国家对石油的依赖度,减少石油进口,释放国内石油供应的部分压力。据中国化工报报道,2013年我国生物基化工醇产量为233万吨,预计2020年产量将增长到345万吨。2008年10月,长春大成集团成为全球首家拥有第一条生产20万吨玉米化工醇大型工业生产线的企业。该企业百万吨级生物基化学醇生产线在2011年也正式开始投产运营。从目前情况来看,长春大成集团依然是全国首家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化工醇企业。

(二)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有利影响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短期来讲,出口退税政策虽然能推进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出口发展,但同时会增加国家和地方上的财政负担,表面上看是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然而这一影响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有效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这是因为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使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数量增加,同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会随之推进生产,如原料、设备等等,这些环节的生产量的增加就会使得社会消费总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高进而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

2.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劳动力的就业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可以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出口效益,也可以刺激国内的劳动就业状况。因此,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量的增长能够相应地促进出口产业的生产总额提高,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劳动力的就业。也可以这么说,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相应的资金投入也会随之追加,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因而增加了就业岗位,就业率就会提高。

3.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对玉米深加工出口企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无论是促进的还是压制的,都将对国家的出口贸易结构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影响着整个玉米深加工行业变化,而行业的变化又会使出口退税政策顺应市场变化作出调整。出口产品的变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同样,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反映到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上,双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因此,国家正是考虑到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平衡二者之间的需求,促进二者优化,进而促进整体市场的转型发展。

(三)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不利影响

1.企业经营管理陷入两难

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在国际市场能够生存发展,通常选择用低价格低成本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同行业的外国企业竞争。在这种毫不盈利的状态下,出口税率上调,这些企业往往会普遍选择投入低廉的劳动力以摊平成本或利用出口商品的退税等方法获取利润,就会出现一味追求出口数量,忽视出口产品质量的现象,因此,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难以立足,甚至会退出市场;如出口退税率下降,企业没有升级转型的意识,只是通过提高价格,减少出口,裁减人员等初级手段调整生产,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很难以低成本商品获得市场盈利。如此,出口企业将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不断亏损却难以自拔的两难境地。

2.企业供应链环节薄弱使之效益不显

企业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会经过原材料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很多个环节。但是,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供给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环节连接起来,只是单纯考虑了某一个环节,却忽视了整体性。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之前,整个玉米深加工行业不景气,导致企业产品出口乏力;之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迎来利好政策,企业开工率上升,生产规模扩大,然而因为供应链环节薄弱,一下消化不了激增的订单,招致供给链断裂,成本增加,最终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3.企业经营范围狭窄,客源不稳定

由于我国近年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周期短,基本以一年为期,在此大环境下,一些企业因为生产惯性,跟不上政策变化,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出口环境,又因为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其只能选择低端的初级产品进行经营。产品附加值低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小,经营范围狭窄。而且企业因为自身转型升级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出口产品质量较差等因素,使得企业很难有稳定的客源,尤其缺乏的是大客户、大订单,这些因素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很难生存和立足。

(四)出口退税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的影响

1.出口退税政策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机理

出口退税政策变化,企业的成本随之改变,出口利润就会跟着被影响,产品的出口价格就会受其波动,因此出口产品的数量质量发生改变,产品的出口总额就会受到影响。为了面对这种状况,企业常常会选择调整生产的内容和类型,或者改变产品导向等措施。我们用一个公式来阐明:

P=C+T-R+E

P设为出口商品的成本,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其中C表示出口商品的成本扣除进项税额,T代表进项税额,R为出口退税税额,E则是其他费用。再将t和r分别设为增值税税率和出口商品退税率,则T=Ct,R=Cr,这样公式能够换写为:

P=C+Ct-Cr+E,即P=C(l+t-r)+E

由此看出,出口退税率上升,企业成本就会减少,价格随之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扩大。相反的,假如出口退税税率较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价格也随之上升,企业的生产量就因此减少。

我们还可以利用需求供给的关系,对于上述的分析进行阐述:





图1出口退税的需求供给模型

如图1所示,D曲线表示的是需求曲线,在没有实行任何出口退税政策变动状况下,国际市场上关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的该商品的供应曲线由S1表示,二者之前的点为供需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假定某国推行的是具有一定优惠力度的出口退税政策,该国的出口商品数量则增加,供应曲线将向右方平移,这样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也向右下方平移,形成一个新的交点。在这个交点上,商品的价格降落,出口量增大。同时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每个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是不同的,出口商品的真正利润空间是由Q1与Q2之间的间隔乘以P1和P2的间隔来决定的。因此,我们能发现不同的商品需求供应弹性不同,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对其影响也不同。对于某些需求量并不高的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过于积极,会招致供应曲线的大幅度右移,反而会抑止产品的出口数量,造成企业的产品利润降低。这样的产品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能够让企业主动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相反,如果适当地给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提升优惠力度,企业就能有更高的积极性进行出口贸易,投入到国际市场中去。

2.出口退税政策上调对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影响分析

针对此次国家出台的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及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出口发展情况,出口退税率和成本是影响其出口的重要要素。因而通过分析出口退税政策与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出口成本之间的关系,对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假定某一个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的成本含税价格为117元,增值税税率是17%,由相关公式计算,得出下表:

表1出口退税变化对成本影响的分析

采购价格

(含增值税) 出口退税

率(%) 退税额 出口成本 出口成本变化率(%) 净利润 117 9 9 108 8 9 117 10 10 107 7 10 117 11 11 106 6 11 117 12 12 105 5 12 117 13 13 104 4 13 117 14 14 103 3 14 117 15 15 102 2 15 117 16 16 101 1 16 117 17 17 100 0 17 (备注:上图中的出口成本为净出口成本,不考虑其他相关费用,如运费、人工费等。)

经过上表的分析与比对,能够得出出口退税率与企业的退税税额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这也会影响到出口产品的成本。退税税率与产品成本之间为负相关,出口退税税率的变动会使得产品成本向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变动。

三、玉米深加工企业应对出口退税上调的对策

(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玉米深加工企业一流品牌

1.企业要转变传统落后观念

企业要转变观念,不要过分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和国家的扶持,作为出口利润的增长空间。企业要知道,如果要有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创新技术和管理。除此之外,企业也要善于发现推行企业产品的平台和途径,加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通过共享经济平台、互联网+等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到产品,展现产品的特性,扩大消费人群范围。

2.企业要对品牌精准定位

企业还要对品牌有精准的定位,这就要求企业要全方位地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竞争同行者的状态。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因素,将品牌定位与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的贴合。再次,从市场角度出发,不要与竞争者相重合,应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一个品牌的良好形象,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和无形的荣誉财富。企业更要重视对良好形象品牌的维护。品牌的创建,开发和维护是伴随企业终生的发展过程,企业要对自身品牌全面负责,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保护,从而树立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以及巩固在竞争同行中的优势地位。

3.企业要对品牌创新发展

品牌也需要创新。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是在发展变化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要有效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产品要满足市场上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需求。同时品牌的传播形式也是多样变化的,采用新的传播形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企业与竞争者区别开来。

(二)实施供应链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自身的供给链比较完备,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能迅速将店铺在全国铺展开来,为企业的分销零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若想拥有与这些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战略。

1.实现供给链纵向一体化

传统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的消费供给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将这个过程连接起来,往往只是单纯考虑了某一个环节,却忽视了整体性,经常会招致供给链断裂,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和盈利效果。要实现供给链的纵向一体化,企业能够将提供消费材料的上游企业进行整合,提供更为快捷和成本低廉的原资料;企业参与销售过程,例如直营、直销等形式,降低与消费者之间的间隔。

2.实现供给链横向一体化

要实现供给链的横向一体化。将企业的自身的优势重点发挥,将非优势部分进行整合,保证横向的供应。实现横向一体化,企业的规模经济就可以有效地增长并且能显著提高获得互补资源的能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合作入股等整合手段同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打消竞争对手的扩张企图,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3.实现供给链整体优化发展

供给链上不同环节的利润也是有差异的。要紧紧围绕供给链上重要环节的企业中某一种或多种的核心产品,使上游和下游企业组成一个战略联盟。在这些企业联盟之间,实现物流、信息和资金的一体化运作。企业要充分利用快捷高效的信息化供应链整合所有生产环节,交易成本因此会极大地减少。在完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建设基础上,提高产品上市的效率,扩大产品规模生产,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整个供应环节运作效率,优化价值产生过程,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如此,玉米深加工企业就会极大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大客户战略,全面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1.企业要注重对大客户的发现

由于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客户资源并不稳定,一般都是些散户,小户。这些客户本身需求量小又相对分散,很难消化可观的产品输出,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难提高。大客户需求量大,也相对稳定,因而是企业格外关注极力争取的销售资源。大客户战略的实施可以使玉米深加工企业有效地去产能,去库存,完成转型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这将会对玉米深加工产品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2.企业要提升自身管理的水平

当然,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企业除了要注重对大客户的发现及关系维持,还应对相关业务人员的高流动性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例如用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树立积极正确的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加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等方式,提高业务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四)实施国际营销战略,扩展广阔市场

1.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

通过前文知道,需求才是真正推进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出口的有力保障。玉米深加工企业要想使出口数量质量得到提升,就要将目光放长放远,着眼于整个国际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的持续出口,降低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的成本和风险,持有稳定的客户资源。

2.企业要制定蓄势发展的路线

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转型接轨使一些具有出口实力的企业在不断的对外深入发展,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蓄势发展路线”,实施“企业成长”计划,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主体,实施“企业创新”计划,引导企业与国内外同行和先进企业的交流,大力开拓终端市场和品牌产品,加快企业创新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要积极加入“企业融网”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O2O”等新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共享平台,积极参与各种相关分享大会,紧贴国家经济政策走向,紧跟时代潮流,创新生产和经营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

3.企业扩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

在海外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参考的途径主要有:其一,将分销工作外包给知名的或者有经历的企业;其二,与已有的经销商协商,分享市场;其三,在国外建立自己的营销部门,进行自我营销,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其四,与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更深和更广的领域进行深化合作;其五,收购其他企业,利用该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营销;其六,在境外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自我宣传;最后,企业还可以本身的优势作为基础,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奠定根基。

























结论





本文旨在引出出口退税政策背景意义、类型等基本内容;划分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几个阶段,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总结了2002年以来的针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出口退税政策概况,着重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说明我国各个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发展现状,围绕出口退税税率调整对贸易总量、出口产品结构等的影响展开分析,经过分析得出了结论: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与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出口贸易额之间是正相关,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出口退税和其出口增长之间有着长期平衡关系。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出口状况,最终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2、出口退税税率与产品成本之间为负相关,出口退税税率的变动会使得产品成本向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导致企业的利润变动;

3、从文中的分析能够看出,玉米深加工企业应对出口退税上调要主动寻求转型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由于自己的学识有限,本文在分析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错误,导致论文中某些论据略显薄弱。如有错误,请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谢辞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出口退税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影响》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隋文环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长春光华学院的四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隋文环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隋文环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金融学院国贸专业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装┆┆┆┆┆┆┆┆┆订┆┆┆┆┆┆┆┆┆┆线┆┆┆┆┆┆┆┆┆┆



┆┆┆

长春光华学院毕业论文专用纸











第13页共13页







[1]高雯婷.出口退税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

[2]张智先.国内玉米长期消费趋势分析与展望.农业展望.2013,(05).

[3]代养勇.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3].

[4]张秀青.我国玉米“高库存”现象及市场化解决途径探析[J].中国粮食经济,2014,(9):31-34.

[5]王梅,宋昶.适时调整玉米产业政策加快消化超高玉米库存[J].中国粮食经济,2015,(7):37-39.

[6]王长梅,闫奎友.国家政策与进口替代博弈玉米演绎逆转行情——2015年玉米市场回顾与2016年玉米市场展望[J].饲料广角,2016,(6):14-19.

[7]陈叶盛,潘华斌.中国玉米进出口形势展望[J].农业展望,2016,(6):59-65.

[8]张志栋.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粮食,2015(7).

[9]李锐.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探析.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

[10]武穆.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

[11]汤薇.2013/14年度中国玉米进出口行情回顾及展望[J].今日养猪业,2015,(1):38-40.

[12]叶青.玉米新政第一年市场面临重新定价[J].种子科技,2016,(9):7-8.

[13]万嘉旭.国际贸易中出口退税机制研究—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商场现代化.2014,(3).





II



I







献花(0)
+1
(本文系逆着光悲伤h...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