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杜甫与成都的诗歌情缘

 飓风居主人 2017-12-24

没有成都,就没有“杜工部”

杜甫是公元712年生人,公元770年去世。他将近50岁的时候带着全家到了成都,这已是12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1200多年,繁华成灰,无数王侯将相在历史上一点痕迹都没有了,但岁月的尘沙永远掩埋不了杜甫的风华。

成都在古代先后被称为益州和蜀郡,但成都这个名称从未变过。在中国历史上,成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进入蜀中避难,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得这座人文荟萃的城市成了唐代的“南京”,其地位相当于战时的陪都,很快被提升为一等州,直属中央管辖,称成都府。

杜甫居住时期是成都在唐代最鼎盛、最繁华的时候,成都的地方官——成都府尹相当于成都市长,府尹一般来说同时还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掌控包括成都在内的20多个州郡,100多个县。杜甫在成都5年多,中间短期去过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中,这两地在唐代都属成都府尹的管辖范围。

从公元759年算起,杜甫在成都前后生活了5年,多数时候都是在今天的草堂度过。这五年,可以说是杜甫一生中最安定、最温馨、生活最艺术化的五年。在这期间,杜甫的好友严武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在严武表荐下,杜甫被任命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官品为从六品上,这也是杜甫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阶,也是“杜工部”的由来。

在成都旅居的岁月中,杜甫在诗词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在这里写下了430首诗,几乎占杜诗总数的三分之一。杜诗留存至今有1400多首,其中有1000首以上是杜甫人生的最后十年,即进入成都后写的。如果没有举家入蜀,或者他在战乱中去世的话,我们今天读到的杜诗可能就是满目疮痍的痛苦与惨烈。

入蜀后的杜甫,诗词内容上变得更加丰满,可以说,如果杜甫没来成都,如果没有成都平原温润气候、秀丽风光,特别是醇厚的风俗人情的滋养,今天我们就读不到那样充满人文情怀和人生情趣的杜诗。进一步说,没有成都就没有传唱千年的“诗圣”杜工部。

入蜀求活,心情越走越好

对杜甫弃官入蜀,学界有各种说法,最常见的大致两种:一是因为饥荒,没法养活家人;一说杜甫对朝廷失望,所以主动边缘化。

我个人则认为杜甫对朝廷的失望不是最关键的原因,而是因为关中大饥荒,不得不入蜀求活。因为战乱,这次饥荒影响范围非常大,也非常严重,其直接结果是关中米价飞涨。《旧唐书》记载,“自七月大雨未止,京城米斗值一千文”,事实上公元759年,正是杜甫到处奔走的这一年,谷价高到了一斗米7000文。而在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才3文左右,安史之乱爆发前的玄宗开元年间,一斗米也才20文左右。大饥荒使得“饿死者相枕于道”。杜甫的知交好友苏源明,曾担任过秘书少监,是唐朝政府中级文官,也在饥荒中饿死在了长安。

杜甫的收入是多少呢?据后世考证,杜甫任华州司功参军时月俸大概在15000文上下,在长安米价最贵时,只够买两斗米,怎么养活一大家子呢?所以杜甫不得不另求活路。

最开始杜甫没想去成都,而是带着一大家子到了离长安不远的秦州(今甘肃天水)。这一家人有多少呢?最保守统计是七口,夫人杨氏加上二男二女以及一名仆人。结果到了秦州还是生计艰难,秋天时再向南走,到了甘肃成县。这里的境遇比秦州还差,他作了《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写得非常伤心。最后在这年12月,杜甫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去成都。

从甘肃到四川,杜甫的心情是越走越好。在广元,经过竹桥,全家过得战战兢兢,“终身历艰险,恐惧从此数”。再往南,但见“蜀道多早花”。到了德阳,“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成都,“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我们把安史之乱以后的杜诗一气读下来,会发觉从这首《成都府》开始,风格变得轻松了,舒缓了。

在成都,三个故人

杜甫在成都,没有故人的帮助和接济自然是很难安定下来的。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三个故人。第一个是时任成都府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裴冕。杜甫和裴冕可谓旧相识。杜甫曾被叛军俘虏,终于抓住机会逃了出来,投奔肃宗。肃宗破格提拔他为左拾遗。肃宗朝的宰相裴冕因为杜甫的忠诚对他有了很好的印象。到了成都后,杜甫在诗中含蓄地称对方为“故人”“厚祿故人”。

第二是高适。高适、杜甫、李白曾是关系密切的诗友,高适比杜甫大十几岁,和李白同一个年龄段,他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后人传唱。高适在肃宗朝被重用,先做淮南节度使,再做西川节度使。他做淮南节度使时镇压过永王李璘的叛乱,而李白在永王麾下任幕僚,高、李因此敌对。杜甫到成都后和高适的交情有一些说不清的淡漠。其实高适对杜甫还是很不错的,但杜甫对他很有礼貌,很尊敬,却谈不上亲密。有一个故事可见一斑。高适曾作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赠杜甫,按杜甫以往的习惯,朋友的诗文他都会迅速唱和,但这次他却没有立刻唱和,一直到高适去世五六年后,杜甫也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才写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回了高适这首诗。

第三个故人是严武,交情最深的一位。严武比杜甫小14岁,但不到40岁就死了。公元761年,即杜甫来成都的第二年,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府尹、剑南节度使。他经常主动拜访草堂,只带着很少的随从,携着美酒与杜甫诗酒唱和。公元762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即位,召严武回长安。杜甫一直从成都送他到绵阳。之后杜甫就一直在成都周边来来去去。后来严武再次取代高适任成都府尹、剑南节度使,并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达到了人生中仕途的顶点。公元765年4月,严武病逝,5月,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辗转于重庆、湖北、湖南,生活日渐潦倒。

赞助杜甫建草堂的人

杜甫刚到成都时,暂住成都西郊一座寺庙,这个寺庙今天已找不到了。杜甫曾作诗说:“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诗中透出了阵阵的温馨,环境不太好,但生活不算太糟糕,因为有老朋友送来粮食、日用品和钱财。但一家人住在庙里并非长久之计,杜甫考察后决定在浣花溪边建一座住宅。

资助杜甫第一笔资金的是他的表弟,“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很有意思的是,建草堂的钱都是杜甫四处筹集的。据记载,一个叫王录的官员朋友来看他说,“你从北方来,不知道我们成都多雨,你这个草堂建得不错,但明年春雨一多,就要花钱来修。这个修草堂的资金我来出。”结果王先生可能忘了自己说的话,杜甫就写了一首诗去催,“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王录看到后,马上就把钱送了过来。

赞助过杜甫的人很多,杜甫一一记录下来,有些是主动送来的,有一些是他主动要的。他向一位叫萧实的县令要100棵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应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他还向绵竹县令韦续要竹子:“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此外还有松树苗、果树苗、瓷碗等,都是向当地官员拉的赞助。赞助的以县级官员为主。一个诗人初来乍到,能得到这样的帮助,没有像裴冕这样的地方大员关照,恐怕是办不到的。

成都居,杜诗进一步升华

杜甫在风土宜人的浣花溪边过上了他一生中最安定、最闲适的日子,他写了400多首诗,和以前的诗词相比有了许多新特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首《登楼》写在安史之乱平定,吐蕃又入侵的时代背景下,极具情感张力,但与以往的悲天悯人不同的是,杜甫在这首诗里对国家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看到成都的繁华,即使是后主刘禅都能勉强维持很长时间,何况唐王朝有这样的大后方呢。总体来看,这个时期的杜诗在保持了忧国忧民情感的同时,对事物的看法多了一些信心,这是他风格的一个改变或者说升华。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这个写法很奇特,杜甫以前没有诗人写得这么直截了当,生活化后面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对青城山的喜爱,甚至不忍心吐一口唾沫。诸如此类喜爱成都的诗篇比比皆是,如《江畔独步寻花》,将浣花溪边一个小酒馆的场景写得非常精彩。对成都的音乐,杜甫也醉在其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总之,杜甫沉浸在成都的醇厚人情之中。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在秦州时写了这首《病马》,将大量生活细节入诗。到成都后他将更多的日常生活诗化,比如《进艇》,“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不仅寄托了北望中原的家国情怀,同时将一个西南大都会安静郊外的美好诠释得入木三分。

清代诗人袁枚评价杜甫是一个极为深情、缠绵的人,他对天地间一切,上至宇宙天地,下至夫妻儿女,邻里亲朋甚至一花一草一条小鱼,都投射了深情,酿造出浓浓的人生诗意,而这一切,又和我们所在的这块地域、和成都是密不可分的。(记者 吴亦铮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