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Confucius365 2017-12-24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像

一个男人,

在逆境中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坚持与希望。

一、

1140年,这是个什么年份?

苏轼已经走入了历史书中,

李清照在杭州安度晚年,

岳飞在孤军奋战,即将走向不朽。

北方大地,

已经被女真的铁蹄践踏了13年;

江南水乡,

还在笙歌艳舞、醉生梦死。

在这样的年代,

似乎不需要什么英雄。

但是,

英雄从来不是被别人说出来的,

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二、

1140年,

辛弃疾生于济南府历城县。

他的祖父辛赞虽然在金国任职,

但是从来没有忘记故国,

一直渴望着拿起武器与金人决一死战,

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汉人在女真人铁蹄下所受到的屈辱,

也被辛弃疾一一目睹,

以身许国的念头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只待日后的浇灌,

便能长成参天大树。

想实现梦想就得读书,

辛弃疾很明白这个道理。

他拜刘瞻为老师,

不仅学习四书五经,

还学习剑术和兵法。

在他看来,

治国安邦需要知识,

冲锋陷阵需要武艺,

领兵打仗就得靠谋略,

所以经书、兵法和武艺缺一不可。

这三样他都学得很好,

和同学党怀英并称“辛党”。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像

一天,

一个金人贵族完颜千户来到他家,

逼着他祖父用酒肉款待他。

辛赞是个老实人,

勉强摆了一桌子酒席。

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

竟然调戏起敬酒的小僮来。

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

他从墙上“嗖”地抽出宝剑,

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说:

“家中无以为乐,我为大家舞剑助兴”。

说罢,便挥剑起舞。

他时而轻似燕子抄水、时而如泰山压顶,

正当完颜千户看的眼花缭乱时,

辛弃疾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插完颜千户的脑门,

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

连人带椅倒在地上。

辛弃疾虽然很想杀了他,

但是杀人是犯法的,杀不得,

只是说了声“莽撞了”,

便从容退到一边。

完颜千户不得不尴尬的说:

“舞的好,好英武的少年”。

三、

良好的家世、渊博的学问、出众的武艺,

这样的条件放在哪里都能出人头地,

何况是那个战乱多发的年代。

但是辛弃疾不愿意,

因为赏识他的是女真人。

寒窗苦读闻鸡起舞了这么多年,

就是为了打败你们,

还想让小爷伺候你们这些蛮子,

做梦去吧。

1161年,

辛弃疾终于有机会实现他的梦想了——“造反”。

因为金主完颜亮要南侵,

想毕其功于一役,

彻底终结南宋的小命。

乌泱乌泱的金兵,

就像是北方射来的毒箭,

直插南方。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

越往南走,金兵的攻击力越弱。

后方的沦陷区经常起火,

奋起造反者是这里一坨,那里一堆。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像

但是要想顺利的造反,

得先杀一个人,

那个叫义端的和尚。

当初他们两个人各自带着一票人,

投奔了义军的领袖——耿京,

辛弃疾负责保管义军的印信,

结果印信被反水的义端给偷了,

想拿给金人做见面礼。

本该他保管的东西却被人偷了,

耿京大怒,想杀了辛弃疾。

辛弃疾说:

“给我三天的时间,如果找不回来,再杀我也不迟”。

他找了一匹快马,手持利剑,

就这么单人独骑追了义端三天三夜,

马都累得吐白沫子了,终于追上了。

义端眼看着无路可逃了,

返回头想做最后一搏,

辛弃疾一个侧翻,

剑光闪过的同时,

和尚人头落地。

果然是一个冷血的剑客,

快的匪夷所思。

四、

辛弃疾是个少言寡语的人,

终日不说一句话,

但一旦开口,必定一针见血。

在他杀死义端的同时,

金国皇帝完颜亮也在前线被部下杀掉,

金兵开始北撤了。

这时,他向耿京建议:

“应当主动与临安朝廷联系,

利用这个机会光复中原”。

耿京越来越喜欢这个老乡了,

脑子灵光还能谋善断,

“那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吧,

此事事关百年大计,

早去早回”。

起义,是个危险的活动,

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

一个叫张安国的将领认为,

宋国孱弱,怎能敌得过金国的金戈铁马?

于是就带了几个心腹,

趁耿京在大帐睡觉的时候将其乱刀砍死。

带着耿京的头颅去投奔了金兵,

金兵也承诺给他荣华富贵。

张安国眼看着富贵到手,

就等着享受了,

可这时,辛弃疾回来了。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意境像

顺利完成了联合南宋朝廷的任务,

准备回来跟老大交差,

可回来一看,

老大被叛徒杀掉了。

这还得了,

必须要为老大报酬雪恨。

就这样,他带着50名骑兵夜袭金营,

于数万敌人中,

活捉了叛将张安国,

并连夜狂奔千里,

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这样的英勇和果断,

在历史上也只有关羽、杨再兴等名将能做到,

以诗词留名千古的辛弃疾也做到了。

这段痛快的杀敌时光,

是辛弃疾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他在《鹧鸪天》中写道,

“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

每次读之,杀气凌然,奔波欲出。

这时的辛弃疾,才23岁。

这是他一生功业的开始,

也是他一生功业的最高峰。

此后,

他再也没有机会在这条路上痛快的纵横过。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意境像

五、

对于辛弃疾的出现,

宋高宗赵构并没有表现出惊喜,

甚至有些担忧。

岳飞死了20年了,

刚过上好日子才多少年,

可不能在节外生枝了。

他任命这个年轻人做了江阴签判,

从此辛弃疾成了一名南宋的一名官员,

文职的,并没有当上他梦想的将军。

仕途开始了,

他并没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而是他噩梦的开始。

南宋的官场是个醉生梦死的大染缸,

有抱负的官员是没有出路的,

主战派更是靠边站,

从1181年到1207年,

他被开玩笑一般的频繁调任了37次。

在福建、浙江、苏州等一些地方的为官生涯,

往往时间不长就以罢官收场。

1182年,

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江提刑,

还没有走马上任,

就遭到监察御史王蔺的弹劾。

王蔺弹劾他作风野蛮、杀人太多,

“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

不符合天子以德教化人心的本意,

要求朝廷处理这个人。

朝廷明朝秋毫,

马上就撤销了辛弃疾的一切职务。

受了委屈,他也不气馁。

有什么比北伐更重要的事呢,

只要能够报国,

什么苦都能吃。

他虽然被革了职,

身在野而心在朝。

一直不停的思考北伐大计,

不断地写分析报告并报告朝廷,

《美芹十论》、《九议》等等,

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的称赞,广为传颂,

但是朝廷的大官们看了,呵呵。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的东家种树书”。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破阵子词意图

由于他的武将经历,

朝廷曾经派他去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

平叛结束后,

他连夜给宋孝宗写了一封信。

他说:

“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

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

不去为盗,将安之乎”。

并建议朝廷,

严格管束各级的官吏,

给老百姓更多的阳光,

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对自己手下的官吏非常严格,

动不动就追究法律责任,

一点情面都不讲。

“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战栗”。

但他对老百姓确实另一幅面孔,

极尽仁厚关怀。

在福建做提点刑狱时,

辛弃疾给犯人判罪,第一原则就是宽厚,

这在福建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比居外台,献议从厚,闽人户知之”。

有一次他还亲自复审某县60多名囚犯,

释放了其中50多人。

虽然为官断断续续,

但他一直在坚持他的执政理念,

在和平时期,应该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爱民图

六、

辛弃疾以文词传世,

但他宁愿不做这个文人辛弃疾,

他更愿做个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辛大将军。

在南宋的40年间,

他一有机会就上书言事,

甚至赋闲期间也不闲着,

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

练兵、筹款、整饬政务,

一副时刻准备上前线的样子。

他出任湖南安抚使,

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

但他不闲着,

他编练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

在建军之初建造营房,

恰逢连续几天的阴雨,

没有办法烧制砖瓦。

他就命令长沙的市民,

每户送来20片瓦,

送来的立马给现银,

结果两天就把瓦片全部筹齐。

飞虎军也有了住的地方,

就开始连日的操练,

不长时间便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铁军,

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震江南。

后来他被调任的福建,

他又在当地组建了一支部队。

朝廷看不下去了,

说你这是什么部队,自己的还是朝廷的?

辛弃疾说,北伐用的。

朝廷想,漠北和闽南离着千万里远,你北什么伐。

理所应当的,他被调走了。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破阵子词意图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恨之极,恨极消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辛弃疾很悲愤,

但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北伐理想,

他从来没有忘记国恨家仇,

还有女真铁蹄下的北国同胞。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词意图

七、

1175年,

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举行了著名的“鹅湖之会”,

讨论了“理学”和“心学”的理论分歧,

鹅湖,也因此成为了文化圣地。

辛弃疾常常来这里寻古觅幽,一呆就是好几天。

1188年秋天,好朋友陈亮写信给他和朱熹,

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

希望他们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后来朱熹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

推辞了这次聚会,

辛弃疾又染病在床,

眼看中国文化史上就要少一则佳话。

但是陈亮来了,

雪后初晴、残阳映照着大地,

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

看见白皑皑的雪地上一批大红马奔驰而来,

虎躯一震、病痛顿时消散。

但是想到南北分裂、朝政荒唐,

他们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内心激荡,唯有填词方可一抒胸中块垒。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的朋友不多,

除了陈亮,

也就跟朱熹最亲近了。

在辛弃疾担任江西安抚使时,

正赶上严重的旱灾,他责无旁贷的负担起救荒使命。

在大街上贴出赈济榜文,只用了8个字:

“劫禾者斩,闭粜者配”。

朱熹称赞:“这便见得他有才”,以示钦佩。

从这时起,“词中之龙”与“文中之虎”相交了一辈子。

辛弃疾被罢官了,朱熹为他抱不平:

“辛幼安是个人才,岂有使不得之理”。

辛弃疾被启用了,朱熹赠他三句话:

“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

他听从了朋友的告诫,

在汀州推行“经界法”,努力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

真朋友,便有真性情。

别人讽你、骂你、辱你,

我还拿你当兄弟。

1197年,当权的宰相韩侂胄宣布道学为“伪学”,

将朱熹列为“伪学逆党”之魁首,

限制他们的活动。

辛弃疾没有屈服于宰相大人,

仍然认为朱熹是了不起的人,

“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3年后,朱熹病逝。

在韩侂胄的压力下,朱熹的门人弟子都不敢前往吊唁。

而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

并说: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还写下一阕词来悼念他的朋友:

“案上数篇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

万言千语,不自能忘堪笑。

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帮人少。

子云何在,应有玄遗划,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虽然朋友不多,

但辛弃疾与他们交往了一辈子,

没有因为权势、利害而改变情谊。

友情,贵在坚持。

八、

朝廷要北伐了。

因为金人打过来了。

这些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朝廷还是知道辛弃疾能打的,

在这临危关头,想让他当大军的总指挥。

可惜,晚了。

在诏令到达之前,辛弃疾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他躺在床上,

极力想让自己的身体像自己的灵魂一样,

虽然孱弱,也要起来战斗。

但他真的起不来了。

他躺在床上,

含泪高呼:杀贼!杀贼!

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是没有放弃。

人生缘何难坚持,只因未读辛弃疾

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他这一生,都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所作所为,就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可惜“无人会,登临意”。

做个梦,也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最希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结局却是“可怜白发生”。

能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

是那么不可救药的愤青吗?

不是的,

在他这貌似悲剧的一生中,

我看到的确是”坚持“二字。

国破家亡,

天下苍生无一日可得安宁,

我辈奈何?

唯有横竖去做。

一日接着一日,

一年接着一年,

坚持做下去,

总有一天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