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露珠儿
昨天,我去拜会了那位“不期而遇”的老先生。笑容可掬的老师和他的夫人,像对待贵宾一样迎接我。我送上了一小盆兰花给先生。想不到先生倍感惊异:“是你喜欢兰花,还是知道我喜欢兰花?” 该轮到我吃惊了,难道他真的喜欢这兰花?还是……,我有些不自在,不知如何回答。接着,老先生爽朗的笑声打消了我的疑虑,“快进来吧,看来我们有共同之处呀!”
走进他家,一股淡淡的香气飘入鼻息,一间不大的客厅,摆放了几盆花卉和简单的家具,显现了主人淡雅别致和简洁不俗的生活景况。
老先生的夫人笑呵呵地对我说:“老伴说得没错,你是守约之人,看来真是投缘呀。”这位老夫人素养很高,言语中流露出一种聪慧。老先生是某部门的离休干部,他的夫人曾是某大学的教授。这一对老者,真的让我敬仰之至。
一位比老夫人年纪较轻妇女,从其它房间走出来,端出咖啡,客气地向我打招呼。老夫人介绍说:“这是我老家的一位亲戚,在这里照顾我们,家事全靠她来打理,可不要小瞧她,以前是高中教师呢。”从老夫人的眼神里透着对那位亲戚的疼惜。
老先生带我到他的书房参观,小小书房布置的很有特色。墙上几幅字画,是先生自己的作品,他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国画,他自己说,在老年大学是优秀生呢。书架上有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一些有关书法绘画的书籍。靠窗的花架上有一盆兰花,看来,先生真的是喜欢它。这不太宽敞的书房里,真是满眼皆是书香气,文人墨客属伊人。
在我和老先生的交流中,得知他的子女孙儿都在国外,不能常回来,家里只有他和夫人。那个亲戚是夫人的小堂妹,孤身一人,老夫人就让她来家里做伴兼管家务。
老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好多战友和同事都故去了,他是几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他说他是“擦边球”,差几个月就不算离休干部了。从他的言谈举止中,看不出来是位八十岁的老人,在他的身上仍旧有年轻人的气质,他说这是打太极拳的结果。
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提收“徒弟”的事,还是我先提到的,很不好开口。我说“老师,现在我还没有准备好学太极拳,但我还要和您交往,时常来您家做客,以后一定会拜师求艺的。”他很幽默地对我说:“我早就知道你不想学,不过你很坦诚,不应付我,我欣赏你的性格,直言快语。”
我们谈得很融洽,我诚恳地说:“老师,求幅墨宝可以吗?”他说:“你看得起我,就写一幅吧,可不要笑话我啊。你自己想内容,我可以拙笔献丑。”我想了想说:“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好吗?”“好句子,是刘禹锡的,嗯,不错。”老师的话又给了我一个暗示,我们的看法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他随手拿出纸砚笔墨,在一张很大的写字台上开始书写,他很用心,用笔有张有弛,写的是草书,很大气,俨然一个书法家的风范。我很喜欢这幅字,虽然欣赏水平有限,但至少知道那是多少年才练就的本事呀。老夫人看我这么喜欢,提议这幅字裱好了再送给我。其实我知道,她担心我以后不来了。看样子,这俩位老人很希望我常来常往,我就顺着老夫人的话说:“好吧,下次来拿吧。”
时间过得很快,我想告辞,老师让我吃了午饭再走,我谢绝了。我想,以后有时间一定要来陪陪他们。
(2007-10-14 2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