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大夫讲金匮要略17

 感通天下 2017-12-24

从何而来?从消化系统而来。当人体消化系统正常了,消化吸收正常,人体
就不会缺津少血,就不会变生杂病。
《金匱要略》第十篇第 1 条:跌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
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跌阳脉微弦,这个跌阳脉,是胃脉,在足背上面,就是冲阳穴,代表胃。微弦,
微,说明胃气很虚弱,胃的本质是虚寒的。弦,代表有热,胃中有热,有炎证。
所以,这个胃上,又寒又热,虚实交杂。法当腹满。这个腹满的原因,一是胃
本身虚寒,又受外界病毒的侵入,导致严重消化不良,才会腹满。不满者必便
难,如果病人没有腹满了,那也不是好事情,说明里热重,炎证比较重,里热
重,会消耗胃肠大量水分,胃肠蠕动受到严重影响,会出现大便困难。两胠疼
痛,这里指两胁处会疼痛,这个位置是肝和脾,肿大了,发热发炎了。红肿热
痛,均是炎证表现,即然疼了,肯定是有炎证。此虚寒从下上也。这个消化系
统的病变,影响对食物的吸收,人体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应,就会从下到上都
会变得虚而寒。当以温药服之。对于身体虚寒的人来说,可以服用一些温性的
药物来平衡一下,是温性的,而不是热性的。
对于消化系统炎证,中医要用消热解毒的药物来治,但考虑到病体虚寒,用药
往往会寒温并用,例如,《伤寒论》里面的甘草泻心汤即是。
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四十二讲
位朋友,现在,又到了学习的时间了,我们现在开始学习。
第十篇,讲的是消化系统疾病,这个也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我们学习条文,
不要去死记方子,而是要明白方法。第 1 条,首先讲了,脉微而弦,腹满,便
秘,胁痛,虚寒,这是本病特征,这个消化系统疾病,属阳明,少阳,太阴,
合病。首先要用六经原理来作为指导思想。脉弦,胁下痛,这是少阳证,有里
热了。病久了,就会全身虚寒,这叫太阴证,阳气已经不足了,不再是阳证了。
所以,他说,要用温药来调和一下。如果不觉得寒冷,那就不可以使用温药的。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2 条,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什么意思呢?这个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常常会有肚子胀的感觉,所以,医生
在问诊时,要问病人是否有胃痛胃胀这些问题,如果有,我们就知道他有肝胆
疾病。因为第 1 条已经讲了,这个病是三证合一的。
病人说他肚子胀,医生下一步就应该去按一下看看,按下去之后,病人说不痛,
这说明是胃肠太虚寒了,消化吸收不好造成的。如果按下去病人说有痛,那说
明什么问题呢?是实证了。实证在这里怎么说法?可能是大便不畅,堵塞了,
按了就会痛。也有可能是里面有炎证,这也叫实证,所以,他说,可下之。并
不是单纯的指攻下。
中医治病的最常用方法是汗吐下三法。这个下法,就是清下法,包括通大便,
利小便,清中下焦湿热这些内容。这里说的下之,包括要保持病人大小便畅通,
还有清消化系统的热毒。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这里呢,张仲景又补充了一点,舌黄,这说明消化
系统有热,那就要清热解毒了。热被清掉了,舌黄就不会再有了。这是临床最
常见的问题啊。
这一条,张仲景告诉我们,这个消化系统疾病,不光是要用温性的药,还要用
寒凉的药来清热,用药原则上是寒温并用。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3 条,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腹满时减,有的病人,他肚子胀,不是整天都胀,只是有时胀有时不胀,这种
病人只是身体偏寒的原因,不是实证,没有肝胆炎证的问题,有时肚子又不胀
了,好好的,这种病人就不需要清热解毒消炎了。反过来说,如果病人很长时
间一直肚子胀,那就是有炎证表现了,就要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了。这一条讲的
是消化系统疾病虚证与实证的鉴别方法。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4 条,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
死。
病者痿黄。张仲景说,通过望诊的方法,怎样知道病人有消化系统疾病呢?先
从脸上看,从身上看,从手上看,如果病人没有精神,有抑郁证,皮肤发黄,
这些都是消化系统发生疾病的外部表现。
躁而不渴。口舌很干躁呀,因为胃上有热有炎证,会把胃中津液烧干,所以才
口干。但他为什么不渴呢?因为脾中有寒湿,身体偏寒,阳气不足,就会体内
津液不能蒸腾,水循环发生障得了,会小便不利的。不渴,说明体寒,阳不升,
不能化汽。
这个病人口干又不渴,说明了心阳严重不足了,是该用五苓散的时候了,五苓
散里有桂枝,说明医生此时要考虑用桂枝来升阳气了。
按理说,现在是三证合一,有少阳证存在时,是禁止使用辛温药桂枝的,因为
桂枝辛燥伤阴。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病人已经不愿喝水了,身体太虚寒了,
桂枝也可以看情况把它用上。
胸中寒实,就是从前面的口干又不愿喝水的情况来看,医生就知道病人心脏功
能严重下降了,缺血严重了,心胸之间会感到特别寒冷。
而利不止者,死。病人胸中极寒,说明贫血严重了,病人体寒,脾也会寒,寒
则生湿,脾恶湿。脾中有湿,就不能吸收胃中食物营养。喝的水不能被吸收,
胃肠里面水很多,水又是寒性的,所以,胃肠一片寒凉,就会下利拉稀,严重
的话,得不到及时治疗,体质一天不如一天,病人就会因虚劳而死。
这一条,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告诉了我们这个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及预后情况。
现在,有这么一种病人,不知自己得了什么病,一天不如一天,头晕眼花,足
不能行,口不能言,手不能握。医院却检查不出什么病来。这个病,就是虚劳
病,消化系统发生病变发展而来的,最后身体血都干了,虚脱而亡。这种病例
在现实中很多。
所以,这一篇的内容,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5 条:寸口脉弦,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脉弦,即胁下拘急而痛。我们看一下,这个胁下拘急而痛,胁下是肝脏,
肝脏已经肿痛了,说明有肝炎了。怎么能说病人有肝炎?因为凡红,肿,热,
痛,都是炎证表现。
那么,从脉象上怎样知道病人有肝炎呢?他的左手寸脉是弦的,就可以确定了。
这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
其人啬啬恶寒。长期有肝炎,胆汁分泌不充足,饮食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所以
就会贫血,血不足,就会体寒怕冷。
那么,这种证状,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如何治疗呢?庸医只知道去补脾补肾
升阳,结果却会适得其反。
那么,如何去治疗呢?虚寒体质出现的根本原因在肝胆,要清热解毒,疏利肝
胆,调节整体气机才行,还要开胃,通利大小便,综合调理才行。
这一条,首先告诉了我们肝病的脉诊方法,并指出,肝病是造成虚寒体质的原
因。
所以,张仲景讲的阳明,指的是人体消化系统,也包括了肝胆张仲景把这个系
统叫做心。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6 条: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
嚏。
夫中寒家。就是说,有肝胆病的人,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贫血,就会有
怕冷的现象。这个怕冷,轻的就是太阴证,严重时就是少阴证。喜欠。就是体
质虚寒的病人,他走路与常人不一样,气血充足的人走路是抬头挺胸的,而虚
寒体质的人爱低头走路,往地上看,医生从外观形状也能作为诊断依据。
其人清涕出。因为身体虚寒,阳气不升,体内水循环出现障得,肺气不降,不
能把肺中津液向全身输送布散,所以会肺中津液上逆从鼻孔流出,形成清涕。
发热色和者。作为医生,不要被病人的表象所迷惑,尽管病人怕冷,但他身上
会有发热现象的,晚上睡觉不想盖被子,手脚总想放到外面,觉得热。但是呢,
从病人脸色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与常人是一样的。
善嚏。因为身体里面,肝胆胃肠里面都在发热,但身体外层又是偏寒凉的,热
气散发不出去,里面热,外层寒,寒热不均匀,这就会造成体内水循环发生障
碍,肺中津液不能向身体各个部位输送,就会在肺中形成水饮,流清鼻涕,打
喷嚏。
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病人有流清鼻涕的时候,或者打喷嚏,我们就知道,
这是风热病。风,就是虚寒,热,就是有里热。这是一个寒热错杂的证状,里
热外寒,临床应诊时一定不可以搞错的。这与平时感冒是不样的。平时感冒是
外热里寒,现在是反过来的,只能清热解毒,不可以发汗。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朋友们,再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四十三讲(厚朴七物汤、附子粳
米汤)
朋友们,晚上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昨天,讲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证状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方法,这些内容都
是非常重要的。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7 条: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
中寒。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这个中寒,就是病人平时会感到肚子是凉的,没
有温度,胃肠温度不够,蠕动就会很差,喝下去的水份不能被肠道吸收,所以
就会大便很稀溏了,病人上厕所次数会增加。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说,
这是里虚。里为阴,阴为血,里虚就是血虚,血不足,贫血的意思。如果病人
血充足,肚子就不会是凉的了。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这个病人还是打喷嚏,
又打不出,因为肝胆有热,身体外部是寒的,这个热冲不出去。这里也再一次
强调了胃肠病与肝胆病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感到是寒的,但肝胆是热的,
并不是全部是寒的。 这一条是要告诉我们,胃肠病的特证,同时与肝胆病,
贫血,是并存的,分不开的。治法,一定不能把肝胆放到一边而不去管它。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8 条: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行不行,而反下之,
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夫瘦人绕脐痛。在中医临床上,有时会有病人说他绕肚脐一周痛疼,这种现象
往往是发生在瘦人的身上。中医认为瘦人多火,这个火,首先是有肝火,有肝
病,才会瘦。那么现在又绕脐痛,脐主脾,这个又说明脾脏有病了。五脏相连,
互相传变,这是中医理念。必有风冷。病人有肝病,不能有效分必胆汁了,食
物就不能被消化。脾脏生病了,就不能吸收了。人体营养来源被切断了,所以
就会贫血,血不足,就会怕风吹,怕寒凉。谷气不行。病人饮食不能消化与吸
收,停在胃肠里,就会腹满,吃不下饭,也不能及时排大便。而反下之,其气
必冲。如果医生看到病人腹满了,心里也会很着急,会开泻药让病人吃,让病
人拉肚子,这样的话,这个泻药是很伤胃肠津液的。血中严重缺津液,血容量
严重不足时,病人就会出现奔豚,气上冲心,气从腹部往咽喉上冲。不冲者,
心下则痞也。如果运气好的话,没有出现气上冲心,也会出现腹部痞满的。因
为肠中无津了,肠躁了,无力蠕动了,所以,痞满。这一条还是再次强调,胃
肠病总是与肝脾病变伴发的,临床上禁止使用泻下方法。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9 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
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
二两,生姜五两。
病腹满。也就是说,病人有胃肠病,又有肝胆病,又有脾脏病。发热十日。怎
么能会发热呢?也没有说受寒受风感冒呀?因为有肝,胆,脾病,病人一直会
有低热的,如果平时不注意,感觉不到而已。现在呢,病情严重了,肝胆脾在
发烧了,连续十天发热,病人的气血津液就会被严重地消耗,会头晕眼花,站
立不稳,行走困难的。此此肝中无阴血,就会肝火上冲,肝阳上亢,肝气上升
至大脑,就会形成脑充血,肝气上升而不能下降回转。脉浮而数。这时是浮数
决不是太阳伤寒的浮数脉,这是里热,不是外感,绝对不可以发汗的,浮数脉
说明发热严重,十天的发热,此时病人已经进入厥阴证了,很危险的,稍一不
小心,病人会有生命危险。饮食如故。从前面条文来看,这个消化系统疾病的
人,一般饮食不受影响,只是消化不良而已。现在病人吃饭正常,排便正常,
胃肠还是通利的。但他头晕呀,发烧不退呀,怎么办呢?用厚朴七物汤来治疗。
我们看一下这个厚朴七物汤,厚朴,枳实,大黄,这本是小承气汤,攻大便的。
此时病人大便通畅,并且这个病也不可以攻下的。怎么会用到这三味药呢?这
三味药,真不是用来攻大便的。这个厚朴,能够活血行气,是温性的,能够提
高五脏生理功能,能够祛痰,祛寒,温经止痛,肥胃肠,宽肠下气。枳实能清
热排脓排痰,宽肠下气。这两味药在这里是用它的下气功能,把肝阳上冲于脑
的气血往下引导,来治疗病人头晕眼花脑部充血的。而大黄呢?这里是生大黄,
大黄生用解毒,酒制过的是通导大便的。此时用生大黄是来解肝毒的,退烧的。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药性掌握好。甘草生用,也是解肝中毒素的,清热的。
大枣和生姜是用来补充胃肠津液的,补虚用的,也是温药,符合本病要用温药
配合使用的要求。为什么要用桂枝呢?首先要告诉大家,凡有肝病的人,一般
情况下是禁用桂枝这类辛燥药的,因为它燥性强,伤阴。但此时,病人发烧十
日,生命危在旦夕,危重病情时会用桂枝,防止病人心衰,气上冲心,危象发
生。
那么,我们也会担心,用了桂枝之后,会不会发汗呢?此时病人津血严重亏耗,
无津了,无汗可发。并且,桂枝用量偏小,又没有用芍药配合,气血循环不会
很旺盛,只是强心护心而己。这个厚朴七物汤有三层含义,一是生大黄,生甘
草,清热解毒平肝阳上亢,二是厚朴枳实引脑部血热往下行,止眩晕的,三是
桂枝生姜大枣护心安胃防止气上冲心。
这个厚朴七物汤可以用来治疗高烧多日不退而出现的重证,危证,眩晕证。
关于本方的加减法,如果病人有呕吐不能吃饭的,可以加半夏五合,如果病人
有拉肚子的情况,就不要用大黄了,他拉肚子,说明胃肠寒凉,肝热也会随之
而泻,不要用大黄来清热了。如果病人特别怕冷,可以增加生姜的用量,不可
以用干姜,因为干姜的热性的,本病不可以用热药,否则,肝热会加重,而生
姜是发散的,可以散热,也间接起到了清热的作用了。
《金匮要略》第十篇第 10 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痛,呕吐,附子十
便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半夏半个,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在临床上,有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他肚子咕噜吐噜叫
个不停,还有严重的腹痛,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病人肚子里太寒了,肠
道里的水份不能被吸收,气体也不能被吸收,水和气在肠间到处乱跑。太寒了,
寒则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这样的话,我们用个热水袋暖一下,就会好很多。
胸胁逆痛,从胸连胁都在痛,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肝脾肿大,一是寒湿太重了。
呕吐。这个胃里也会水湿太重,太寒的。寒到一定时候,会痛,也会反胃呕吐,
看来非要用大热药把这个寒湿去掉才行。所以,附子粳米汤就是一个去寒湿的
方子。这个炮附子,大热,行气活血通经能力很强,一喝下去,全身马上会热
起来,体温正常了,人体排汗和小便也会正常,湿气也会外出。半夏能化痰散
结和胃气,止呕逆,同时能利水湿,通小便。甘草,大枣,粳米,这是补胃中
虚的,养胃安胃的。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各位,明晚见。
杨大夫《金匮要略》第四十四讲(厚朴三物汤)
朋友们晚上好,现在,我们继续学习《金匮要略》。
首先,再一次告诉大家,这个第十篇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的核心思想,重中之
重,临床意义非常重大,它是一切疑难杂病的治疗方法。这一篇是紧接着上一
篇心脏病来讲的,心脏病,肺病,其实也是消化系统病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治
疗的结果,临床上的白癜风,牛皮癣,腰间盘突出,风湿骨病,股骨头坏死,
肛肠病,各种肿瘤和癌证,都是消化系统病变的结果。如果这个病的治疗方法
你掌握了,临床上就会得心应手。张仲景不把心脏说心,却把消化系统叫做心,
为什么他要这么讲,大家要去用心思考这个问题。心,也可以说是一切疾病的
核心。昨天讲了厚朴七物汤,这是一个治疗久病之人肝阳上亢,头晕眼花,口
不能言,足不能行的一个方子,由于本病虚实相杂,病机复杂,仅靠这一个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