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袭人的红尘过往

 风干了忧伤hmsh 2017-12-24

《红楼梦》是一本神奇的书。有人读它的情,有人读它的爱;有人读它的痴,有人读它的悲;有人读它的悟,有人读它的真;有人读它的空,有人读它的无。

佛家能看到其中的包容和悲悯,儒家能看到其中的道德伦常,道家可以看到其中的道法自然。

我自己读这本书,是当个市井小说来读的。初中的时候读,眼里只有宝玉、黛玉,这是本言情小说。

高考的时候读,因为考试中可能会有经典章节的考题,所以对刘姥姥大观园、贾元春省亲、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等这样的章节,很有印象;这些都是很经典、很热闹的戏份,对袭人这样的角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现在再读,又是不一样的感觉,觉得作者写得精妙的,不是那些大的排场,不是那些喧嚣繁华,不是那些以前认为写得好的诗词歌赋,而是对琐碎、凡俗生活的细致描述,更让我感动。

突然发现像袭人这样的、以前没太注意的一些角色,比如麝月、鸳鸯、奶妈、王善保家、龄官的等这些下人,甚或连贾环、薛蟠等这些令人生厌的角色,也有着他存在的道理,那贾环不就是豪门争斗中那个猥琐的庶出么?那个薛蟠不就是“我爸是李刚”的翻版——我妈她是薛姨妈?

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那么的鲜活、生动、丰满,每个人都像是自己身边的人一样。

如果也用一字概括一下我再读的感受的话,那就是“俗”,俗得让我觉得这不是两百年前的故事,如同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

我觉得,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他的笔触,把各个角色的人性鲜活地铺陈开来、展现出来、固定下来、又传承下来。从两百年前的这份凡俗故事之中,我们还是能感知到一份生活的细节和温情。

如果,也为我们本次的共读和讨论定个主题的话,就叫:关于袭人的红尘过往。算是对袭人这个角色的一种敬畏和尊重吧。

1、六件人生大事

第1件大事(很小时被卖到贾府)

袭人出身在乡下,住在城郊,离贾府只有半里地的样子。是庄户人家还是生意人家,书中好像也没交待。袭人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穷得揭不开锅,没饭吃,老子、娘要饿死,就几两银子卖给贾府当丫头,卖的是死契。袭人本名叫花蕊珠,家里有母亲、有个亲哥哥叫花自芳、有嫂子。

袭人在贾府开始是跟着老太太的,伏侍老太太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老太太,尽心尽职,服侍老太太的同时,也伏侍了史湘云几年。史湘云是史老太君娘家的丫头,称呼老太太应该是姑奶奶,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娘家命根头子。袭人肯定很得老太太的赏识,才会让她服侍史湘云的。

后来,贾母因为溺爱宝玉,生怕宝玉跟前无竭力尽忠之人,就把她给了宝玉。跟了宝玉后,改名字叫袭人。故事开始时,袭人大概在15岁左右,比宝玉大了两岁,已经伏侍宝玉几年了。

第2件大事(由女孩变成了女人)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这一段,看过一遍红楼梦的,都会记得这个章节内容。这一段,袭人由女孩变成了女人。这一段,我们共读一下。

这本书中所有关于情节的交待,都是有前戏烘托的,一个章节的结尾是后一章节的开头,传承起合,才有故事的交待。

要想了解第六回内容,就要回看下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大致内容,这一章节中,宝玉跟贾母去宁国府赏梅花,中午喝了点儿酒,微微有点儿醉,秦可卿领宝玉去她的房间休息。这一节中,书中写道: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候着,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这里可以感受一下,冬季赏梅花的天气,太阳暖阳阳的,一个13岁的男孩子,中午喝了点儿酒,醉醉的,到了秦可卿的睡房,睡房里焚着香、有海棠春睡图、有宝镜/金盘/木瓜等摆设,宝玉睡到了秦可卿香艳无比的床上,床上有联珠账、鸳鸯枕等,外面走廊里几个丫环在看猫儿狗儿打着架,宝玉在秦可卿的床上梦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的教导之下,做着春梦,与一个名叫兼美、字可卿的仙女在“打架”。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写,画面感很强。

这一段,很自然地交待了宝玉的四个丫环,袭人是排在首位的,为后面初试云雨情打下了伏笔。

第六回,袭人发现了宝玉梦遗这件事情,两个人都涨红了脸,原文中,很简短地交待:仍旧理好衣裳,遂至贾母处来,胡乱吃毕了晚饭,过这边来。

13岁左右的男孩子终于知道了男女之别,袭人发现了宝玉的变化,因为是在堂兄贾珍家——宁国府,不在自家荣府,所以,袭人不敢再多问,也可能旁边还有人,不方便问,就去胡乱吃了晚饭。

这一段里,描写袭人吃饭用了“胡乱”这个词,这个词用得相当精妙!一是说袭人这个晚饭吃得心不在焉,吃晚饭时心里还一直想着这个事情;二是说袭人吃饭很潦草,胡乱巴了几口,很形象,很快就吃好了。

为什么要去吃饭?碰到了这样的事情,袭人虽初通人事,也不知道怎么应对,所以,第一反应选择了回避,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吃饭的当口,奶妈丫环们都不在宝玉跟前了,袭人胡乱赶紧吃好饭过来,另取中衣与宝玉换上。后面两个人就说上悄悄话了,书中这样写道“遂和宝玉偷试一番”。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这种轻描淡写的精妙,四个字就把袭人交待成了女人。

这是发生在袭人身上的第二件人生大事,这里对这件事情不作道德或情爱上面的评论,留待各位老师评说。

第3件大事(原本有可能被赎的)

袭人原本是可能被赎出去的,但她选择留在贾府。在这个人生转折点上,她选择了放弃。

第十九回中,在赏梅事件之后不长时间,过了年的元宵节后,袭人被母亲和兄长接回家去吃年茶,家里商量着要赎她出去的,但她断不愿回去,因而哭诉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他母兄见他这般坚执,自然必不出来的了。况且原是卖倒的死契,明仗着贾宅是慈善宽厚之家,不过求一求,只怕身价银一并赏了这是有的事呢。二则,贾府中从不曾作践下人,只有恩多威少的。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还有宝玉到家里去探袭人,以看到俩人亲昵的光况,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

第4件大事(升为准姨娘)

宝玉捱打,袭人与王夫人有了一次比较贴已的谈话,袭人因此更加合了王夫人的心意,晋升为准姨娘。

第三十六回中,写到姨娘、丫头们的月钱情况:老太太房里的八个丫头、太太房里有四个大的丫头,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分例,下剩的都是一个月几百钱;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每人二两,赵姨娘加上贾环的二两,共是四两,另外四串钱。袭人因是老太太房借调过来的,是一两银子的分例,宝玉房里的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每月人各月钱一吊,佳蕙等八个小丫头,每人月钱五百。

王熙凤和王夫人商量时,王夫人的原话:“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凤姐一一的答应了,笑推薛姨妈道:“姑妈听见了,我素日说的话如何?今儿果然应了我的话。”薛姨妈道:“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他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他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第5件大事(母亲病危,衣锦还乡)

第51回中,袭人母亲病危,王夫人准了假,叫王熙凤置办。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贾府准姨娘出行时的排场!

王熙凤委派了周瑞家的、一个跟着出门的媳妇还有两个小丫头跟着,要了一辆大车、一辆小车,外头派四个有年纪跟车,周瑞家的和另一个媳妇和袭人坐大车、两个小丫头坐小车。王熙凤说,“那袭人是个省事的”,凤姐儿这句评价,道出了袭人平时为人低调、不张扬,所以,需要特意关照袭人,要包一个大大的衣裳包袱,要带手炉。临行前,还要给王熙凤亲自检查一下。

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又看包袱,只得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凤姐儿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

说着,又嘱咐袭人道:“你妈若好了就罢,若不中用了,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又吩咐周瑞家的道:“你们自然也知道这里的规矩的,也不用我嘱咐了。”周瑞家的答应:“都知道。我们这去到那里,总叫他们的人回避。若住下,必是另要一两间内房的。”说着,跟了袭人出去,又吩咐预备灯笼,遂坐车往花自芳家来。

第6件大事(嫁作优伶妇)

在众多的衰落中,袭人一直活到了120回。宝玉在大考后失踪了,贾政亲眼见到,一僧一道夹着宝玉走了,还听到了一僧一道说宝玉“俗缘已毕,还不快走”的话,所以,宝玉房里的丫头都被打发出去了。

袭人虽然享受着2两银子、1吊钱的月例,处在主不主、仆不仆、妾不妾的尴尬地位,她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守节。贾府打发她出去,她如果死守着,叫人笑话;如果出去,心里想着宝玉待她的情分,又不忍,所以非常地痛苦和矛盾。

王夫人、薛姨妈商量作主,加上兄嫂张罗撑腰,说上了城南蒋家,就是蒋玉菡,从前是北静王、忠顺亲王府里的戏子,唱花旦的,小名琪官,长得百里挑一、妩媚温柔。(75年的电影《红楼梦》中:伍卫国饰宝玉、汪明荃饰黛玉、周润发饰蒋玉菡)。没有娶过亲。家里是有房有地,又有铺面。

袭人原想着要死要活的,贾府待她不薄,死在贾府不好;可是到了家里,看看兄嫂准备好的嫁妆,又不好死在家里,怕对哥哥不好。袭人委委屈屈地上了轿,而这个蒋家办事又极其认真,全都按着正配的规矩办的,一进了门,丫头仆人都称她为奶奶;姑爷性子还温柔体贴、柔情曲意地承顺;猩红汗巾和松花绿的汗巾相逢,袭人、蒋玉菡方知始终,相信了这姻缘原是前世既定的,这样一来,弄得个袭人真是死无死所了。

第28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章节中,冯紫英设宴,贾宝玉和蒋玉菡初次相见,席上行酒令,蒋玉菡手执木樨吟道:“花气袭人知昼暖。”那时,蒋玉菡并不知有袭人其人,而无意间却道中了袭人名字,冥冥中二人缘分由此而结。

少刻,宝玉出席,蒋玉菡尾随,二人彼此倾慕,宝玉赠给蒋玉菡扇子玉坠,互赠汗巾。宝玉赠给蒋玉菡的那条松花汗巾原属袭人所有,蒋玉菡的大红汗巾乃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为北静王所赐,名贵非常。夜间宝玉却悄悄系到了袭人的裤子上。宝玉此举,在象征意义上,等于替袭人接受聘礼,将袭人终身托付给了蒋玉菡。第120回结尾篇,花袭人含悲出嫁,次日开箱,红绿汗巾二度相合,成就一段好姻缘。而促使这段良缘的,正是宝玉本人。

书中感叹: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度娘上讲:历史上的息夫人是息侯的夫人,被楚文王掳了,做了楚夫人,三年生两子,但一言不发。后有机会与息侯相会于城墙,与息侯说:“忍辱偷生是为了保全息侯性命,继已又见一面,心愿已了,死也瞑目!”撞墙而死。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句,是有讥讽袭人的意味。

袭人从此又是一番天地。这是书中对袭人的结语。

2、几个生活场景

红学脂砚斋的评价中,袭人是当得了作者的那一个“贤”字的!

个人觉得,袭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袭人知道她自己是谁,并且一直都知道。分享几个场景看一下袭人的秉性。

做事周到体贴、照顾主人无微不至

先分享一下,故事中袭人一出场时的一个场景。在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妹妹初进贾府的这一回

黛玉第一次来到外祖母家,住在碧纱橱内,宝玉住在碧纱橱外床,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和袭人陪侍在外面大床上。晚上,宝玉李嬷嬷已经睡了,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便卸了妆,悄悄进来,和黛玉、鹦哥拉了一会儿家常,方才安歇。

这一段中,林黛玉舟车劳顿地初进贾府,书中描写林妹妹这一天走马灯似地路过了东边的宁国府,来到荣国府,见到了外婆史老太君、大舅母邢夫人、二舅母王夫人、珠大嫂子李纨、表姐妹迎春、探春、惜春、琏二嫂子风辣子、表哥宝玉,又去见大舅、二舅。

这一天,对12岁左右、母亲刚去世的黛玉来讲,是陌生、新鲜、劳累的,也是很不习惯的,袭人见她们没有息歇,就进去关心一下,让初进贾府的黛玉有个亲近感,平复一下黛玉因为宝玉要摔玉而产生的多虑,原文里面有“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可见免不了嘘个寒、问个温,拉拉家常,这里可以看出袭人的懂事、体贴周到、善解人意,情商是比较高的。

袭人照顾宝玉生活起居时无微不至,书中有很多这样的描写,第十九回,宝玉去袭人家作客,袭人照顾宝玉的一个场景。贾元春归省亲后,袭人被母亲叫回家吃年茶,宝玉和茗烟一起找到了袭人家,花自芳母子两个受宠若惊,百般怕宝玉冷,又让他上炕,又忙另摆果桌,又忙倒好茶。袭人笑道:“你们不用白忙,我自然知道。果子也不用摆,也不敢乱给东西吃。”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炕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

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因笑道:“既来了,没有空去之理,好歹尝一点儿,也是来我家一趟。”说着,便拈了几个松子穰,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还有,宝玉喝醉酒,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伏侍他睡下。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

第九回中写到:宝玉要和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去念书了,袭人对宝玉的安排。

说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得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

袭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

这些细节动作的描写,刻画出袭人照顾宝玉时的细致、无微不至。既像妈妈,又像姐姐,也可以看出在生活上宝玉对袭人的一种依赖。

聪明智慧,思路清晰,算个沟通达人

袭人的沟通能力,在第三十三回里可以看到。宝玉捱了打,王夫人传了袭人问话,袭人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宝玉挨了打,袭人语出惊人。她说贾政打人打得有理,如果不打,宝玉可能又要做出超乎理法的事情来。

袭人评论宝玉捱打这件事情,都站到了王夫人、贾政这个高度了。如果单纯心疼宝玉的挨打,那就忒小儿科了,都打成那样了,人人都会心疼。

袭人和王夫人的贴已谈话中,袭人的沟通要点:

1、开宗明义,说出具体的建议措施;

2、摆事实,陈述实际状况;

3、分析可能会发生的两种情况;

4、如果不按建议,后果会是什么样的。

这逻辑性!简直可以画出个推理密透的逻辑框图了!

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这里对袭人的品性,不作评论,也留待各位老师评说。只是从文本本身,所描述的这个沟能过程,可以看出:袭人思路清晰,逻辑分析能力相当强。

说服人、打动人的能力,和文化高低没有关系,与是否识字没有关系,与你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沟通中的聪明和智慧。

花袭人凭借这番贴已的谈话,直接打动了王夫人,说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一般,后面就顺理成章有了月例翻倍,升为准姨娘的情节。

稳重识大体,为人宽厚

第20回中,袭人生病了,并且还病得不轻。李奶妈借题发挥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骂得这么难听,我们看一下袭人的反应:袭人先只道李嬷嬷不过为他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后来只管听他说“哄宝玉”,“妆狐媚”,又说“配小子”等,由不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

这里可以看出来,袭人识大体,为人宽厚,比较稳重,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也不是那种恃宠而骄的人。

这一段,也可以看出袭人不像晴雯、麝月那么伶牙俐齿,被骂这么难听,也只会委屈地哭。她性格里面善良宽厚的一面,让她不会和李奶妈这样的人计较。

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一段中有袭人和晴雯同时在场的情景。

宝玉在薛姨妈那儿,喝多了酒,因为李奶妈自说自话地拿走了留给晴雯的豆腐皮包子,又喝了宝玉的枫露茶,宝玉闹着要撵走李奶妈。

这一故事中,关于袭人的描写不多,袭人本来是准备像小女人一样小作一下的,假装睡觉逗逗宝玉的,小性子没使得了,听听外面的事情大了,只好赶紧起来收拾残局。

看看袭人怎么为宝玉解围的,文里写到:早有贾母遣人来问是怎么了。袭人忙道:“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伏侍你。”

这个李奶妈本来就是宝玉眼中的油腻老妈子,宝玉平时就不待见她,喝酒的时候阻挡了好几回,又听晴雯说拿了豆腐皮包子,还动了茶盅、喝了茶水,简直是太讨厌了!袭人几句话,左右逢源,轻飘飘地平息了事端。这里可以看出袭人在面对危机处理时临场应对的智慧,能够巧妙地四两拨千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奶妈这个角色,确实令人生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这本书里,好像只有李奶妈看着袭人不顺眼。这也是有着原因的,随着宝玉的长大,李奶妈在宝玉这儿的价值感日渐丧失,而取而代之的是袭人,李奶妈当然把袭人看成了眼中钉。李奶妈想不到这个历史进程是必然的,没有花袭人,还有王袭人、李袭人。而袭人却多次为李奶妈开脱,更显出袭人为人本性之中的一种厚道和纯良。

有时,我们很讨厌一种人,发自肺腑地讨厌。可是有一天,你猛然一回头,悲哀地发现:自己竟成了这样子的人!关于李奶妈的片段,我自己要好好读、认真读,读到不做李奶妈这样不知趣的人为止!

上面的故事里面,宝玉问起来的时候,晴雯直接就说豆腐皮包子是李奶奶拿了,我们同时看到了晴雯身上无摭无拦的直率。

和豆腐皮包子的事情,异曲同工的事情,在第十九回,也有发生在袭人身上的,宝玉给袭人留的酥酪被李奶奶吃了,袭人说:“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糟塌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

这两处的对比,可以看出袭人和晴雯性格的不同,两个人处事的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后面也就有性格决定命运的不同结局。

袭人也使小性子,也有小性情的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这一段场景的描述,非常生活、家常化,是一段很温情的场景。

讲的是,袭人因嫌宝玉老是往黛玉和湘云房里跑,整天腻歪在一起,很不高兴。二十一回中,袭人跟宝玉使小性子,怎么对话,怎么冷战,又如何和好的。这个章节就写到了袭人这个小女人怎么使小性子的,也就是作!读起来相当有趣。(@风剪轻寒)

感兴趣的,可以挑这个章节细读一下。这里,敲下黑板,分享一下对这一段场景的感触:

不作没声音,小作怡性情,大作会出事情的!

袭人的隐忍内敛

第三十回中,宝玉误踢了袭人,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袭人当着许多人,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真一时置身无地。待要怎么样,料着宝玉未必是安心踢他,少不得忍着说道:“没有踢着。还不换衣裳去。”袭人一面忍痛换衣裳,还一面说笑。

等到众人散去时,袭人只觉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到了晚上嗓子里又腥又甜,吐出一口鲜血来。

这里读起来,很是心疼,袭人始终隐藏着一颗痛苦呻吟的心,在那些受宠的荣耀背后,肯定也有着一份隐埋的、不为人知的辛酸。

世事沧桑,万千俗事似乎还真没有多少能跳出红楼的框框,一段关于袭人的生命的过往,还是这样的毕活鲜亮。以前读的时候,袭人这个角色,就是一个被忽略掉的人物,甚至谈不上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一次再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袭人身上还是有着稳重柔顺、温恭贤良的品质的,待人和风细雨,确实是个善解人意的贤内助。但也有许多人不喜欢袭人,说她虚伪、重心机,扮个笨猪是要吃老虎的,曲意逢迎慢施威,就是那时候的心机婊。

喜欢或者不喜欢,袭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不会增一份、不会减一份。

在近知微信群上,@天上的云发了一段充满哲理的话:真正的耳聪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看到,不等於看見;看見,不等於看清;看清,不等於看懂;看懂,不等於看透;看透,不等於看開。觉得用在这里也比较贴切。

各色各样的人物,构成着各色各样的存在,各色各样的存在展示着各色的风采。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只要用心感受,都有可以汲取和借鉴的优点,这是我的感受。祝愿大家都过成自己喜欢和期许的模样!

关于袭人的红尘过往,悉听大家评说!

2017.1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