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梁徐祭祖

 钱平久 2017-12-24
 

  中国有3000多年的冬至祭祖的传统,先前在今年十一月份,二哥和小生弟弟就已去过父亲老家梁徐,为冬至这一天的祭祖作了很多准备,主要就是要把爷爷、奶奶的墓重新修缮立碑并让和尚祭祀诵经超度。下了班在高速公路口和他们碰头后, 就一起直接驱车赶往梁徐江村。


过了江阴大桥后,遇到堵车,当我们到达堂兄家时,他们已经等候很久。



他们准备了十分丰盛的晚餐,感觉每次回来,亲友都非常重视,对我们都给予热情招待



晚上我们住在了冒中华联系好的宾馆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先去梁徐高速路口,接上在此等候的也是专程来祭祖的,二姑妈的两个儿子国贞、国祥兄弟。



太阳刚出来,钱家第三代亲友开始动土开工,首先挖去了原先的老坟头。



接着就开始新碑的施工。



与此同时,和尚也开始祭祀诵经



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鬼神,但我理解这种仪式可能也是老家的一种传统。



续写家谱也是和尚祭祀的一个内容。



晌午时分,崭新的墓碑已经矗立起来,亲友正在作最后的清理。



    爷爷是1976年去世,奶奶是1983年十一月走的,特别是奶奶,我们在上海的第三代,几乎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对我们恩重如山,这么多年来时常想起她,怀念她。现在日子好了,供祭在亲人墓前食物也丰富了.






亲戚们纷纷烧上一把纸钱,企求享祭亲人或托庇于祖先的护佑。






在二叔、二婶墓前。



   这幢两层的小楼,是二叔生前建造的,现在是他的两个儿子长久、田久两家居住,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只有他们两个的媳妇和孩子住着,这也是当今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看得出女主人还是相当勤劳能干的。



这也是难得的一次钱家亲友的大聚会。



大家都共同祝愿三姑妈、四姑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



这次祭祖,父亲的六个兄弟姐妹家,每一家都有两个后代到场,是我见到表亲、堂亲人数最多的一次。



    左面的是大姑妈的大儿子如林,我父亲生前最喜欢他,每次回乡下,找他帮忙是最多的。中间是国贞、国祥兄弟,他们住在经济条件相对好一些的江都,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其中国贞是一位退休教师。



    作为尽地主之谊的堂弟长久,这次非常不容易,从遥远的打工地哈尔滨特地赶回来,对此我代表我们三兄弟向他表示感谢。



两位姑妈身板硬朗、嗓音洪亮,可以参加全国健康老人评选了。


二叔的女儿红珍,和我是同龄,早在1982年,曾经到上海帮助春林大哥带过大半年的孩子。




老人是个宝,看到他们就会感到特别亲切,就会想起我们的父母。


我们兄弟俩分别和三姑妈、四姑妈合了影,往后有时间一定要多去看看两位老人家。


傍晚,和尚超度结束后,给我们四份家谱,分别给了我们三兄弟和长久。



天马上就要黑了,和两位老人在祖屋的宅基地前再次合影。



完成了两年前在在奶奶墓前,待来年一定要把奶奶的碑竖起来的心愿。



晚饭桌上,两个姑妈笑的特别开心。毕竟给爷爷、奶奶立碑也是她们做女儿殷切期望。



晚饭后的打扫,照例又是堂弟的两个媳妇收拾,非常感谢两位默默的辛勤付出。



    这次祭祖,三姑妈家来了两个兄弟,我们和大儿子言喜比交熟悉,过去在上海见过多次,可惜他没有留下来一块吃午饭,祭拜完了有事提前走了,稍许有些遗憾。



    看到这样情景,心里就感到热乎乎,每次回去,亲友们都会让带一下土特产和家人分享,回家吃着这些儿时大人经常做的食品,思念父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