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80多年,再版15次,这本书教我们最扎实的读书和写作技巧

 孤山一松鹤 2017-12-24

有这样一本教写作的书,传承到现在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最有意思的是两位作者在编纂书的过程中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因此为儿女们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传承80多年,再版15次,这本书教我们最扎实的读书和写作技巧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文心》,讲授的是读书和写作的内功心法,全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章节,不同于其他的写作书教授理论知识和案例,这本书中的内容就是以中学学习生活为原型创作的,描绘的时间跨度长达3年,全书以国学教师王先生、学生乐华、大文为主角,讲述了国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夏丏尊和叶圣陶都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他们二位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夏丏尊当过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国学教员,还当过杂志社的编辑,,除《文心》以外,还写过《文章做法》、《阅读和写作》等著作,在写作方面很有见地,被后世称为文学家和语文学家。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的作家和教育家,他还写过一本童话故事《稻草人》,他笔下的文字,观察细腻,文风朴实,语言精炼,新中国成立后,还出任过教育部的副部长,倾心于教育事业。

《文心》这本书由开明书店出版于一九三四年,深受读者欢迎,中间断印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启印,被再次印刷好多次。就我手上的这本书,已经是第一十五次印刷了,足见这本书的有多好。

《文心》从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入手,帮助我们解决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三大难题:

(1)写作脱离实际,浮夸的文风。

(2)读书只抓取思想,不注重词汇,语音组织、声调核心搭配的学习,忽视文字的表现能力。

(3)不打牢基础,就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创作欲望。

一、读书

(1)读哪些书?

对于读哪些书的问题,《文心》中有详细的讲解,四书该读哪些内容,唐诗、宋词该精读哪些作品。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去读,选取一些精华内容,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外国的翻译作品,也可以去选读,从简单的故事开始,慢慢读,比如说《鲁滨逊漂流记》、《希腊神话》。

记得有一次去听读书分享,书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十个等级,我们要从第一级,慢慢地读上去,这样既避免读不懂的尴尬,又能锻炼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如何读书?

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只关注书中的内容,特别是读古人的书,很多信息都get不到,这是什么原因呢?

《文心》很准确地帮我们解答了这个难题,对于外部的景物描写和场景描写,我们大多还能理解,但是却没有作者的思考见解和想象力,所以很多隐藏在文中的情感信息我们觉察不到的,这是由作者的内部经验决定的。

要想理解、领悟这些作者的内部情感,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作者所处的背景,创作这首诗或这篇文章的缘由。

在这里,《文心》中枚举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题江西造口壁》这首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对于景物描写都能够感同身受,但是这种凄凉之情大多不能深刻的理解。如果我们了解了辛弃疾创作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恐怕效果就不一样了,当时金人南侵,宋室向南窜逃时经过郁孤台,后来辛弃疾经过这里,想起当时南宋人民颠沛流离的景象,悲愤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相信掌握了这个读书的小技巧,以后理读起书来肯定会事半功倍。

关于读书的方法,文中还有这样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以文学史为例,按照我们自己的读书方法,一般会先去阅读文学史,再去研读文学作品。但《文心》中指出,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先去读文学作品,对那个时代的特征有一些理解之后,再去读文学史才有效果,光记几个文学名词,不去实实在在理解她,就无异于隔靴搔痒。

(3)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来记录,可以是一字、一词,也可以大篇幅记录,只要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字词和字段。

哪些是有用的呢?《文心》中也一一为我们解答了,要记就记对自己有触动的词语和句子,何谓触动,就是能引起共鸣,共情的地方,能激发我们触类旁通地想起相似的情景来,这些句子就非常值得做读书笔记。

记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忧,记下来的东西,都是别人说过的,是不是落入俗套,没有新鲜感,还会被质疑有抄袭的嫌疑!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的见解不是抄袭原书上的,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就没有关系。

我们要知道写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我们的读书心得,以便在将来的文章写作中考查和运用,是给自己看的,所以不必话费太多的时间在记录的形式上,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二、写作

《文心》这本书讲写作,从字词的用法、语音的修饰、文段的组织、文章的修改方方面面都讲得很全,把每个步骤的基础知识都讲得很仔细。

(1)字词的用法

比如,书中以学生在课堂讨论的形式,见解了写文章时常犯的三个毛病:用词、用语不当;语言运用时累赘或欠缺;词语的意思不连贯,上下文中缺乏照应。

其实要纠正这些问题也容易,《文心》说只要在思维习惯和言语习惯上多加留意改正就行了。

(2)文章的组织

写文章必须要讲究每个章节和段落之间的组织,也都是有规律可行的。例如,我们使用的比较多的是“起、承、铺、叙、过、结”这六个段落的组织方法,先列好个大致的框架,文章如何开头,如何转承……,都先做个规定,然后一步一步写下来就可以了。

是不是觉得写文章十分简单,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勤加练习,想必写出10万 的文章也不是什么难事。

(3)写作练习

想要学会上面的写作技巧,达到融合贯通的地步,一定要多练习,书中讲到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真实经历,书中乐华写的难中日记,真情流露,让人印象深刻,仿佛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去抗战的沦陷区走了一趟。

记日记可以锻炼我们文笔,还可以为我们储备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些都是写文章的好材料。

(4)文章修改

鲁迅先生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每个人第一次写出来的文章不好很正常,在用词、逻辑、段落的顺序这方面多修改几遍。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因为头几次写得不好而放弃,很可惜。

可以这样做,写完一篇,放上几天,再来修改,可能呈现出来的文章质量会好很多。要坚持写上、改上一段时间,文章就会越来越好。

文心这本书,几乎囊括了读书和写作所有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并且都举了生动和场景化的案例,身临其境,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很多生动例子和阅读写作技巧,恨不得一一列举。

所以,初学写作的人,还是用这本书好好的把基础打牢,才有机会真正踏实自我的创作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