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9.1,这部BBC纪录片会刷新孩子对世界和美的认知

 小慧dreaming 2017-12-24

我们常常说,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我们人眼其实看不到很多东西。


以下这些事物,你已经看过很多次,但你可能还看的不够仔细,譬如:


你知道蜡烛的火焰其实很像一幅小型的宇宙星云图吗?



你觉得雨滴是一个球体?不,其实它在空中的样子更像一个飞舞的水母



你可能觉得闪电都是自天上劈下来的吗?但是有一种新型闪电还可以自下而上的射出。(为什么说它是新型的,下面会介绍)


以上的图片都出自于BBC纪录片《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豆瓣9.1,又一部神作



正如片名所陈述的那样,这里的世界都是我们正常人眼所看不到的,但又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而得益于现代顶尖科技,我们可以借助高速摄影、紫外&红外摄影、显微摄影等方法去探索这些极限以外的事物,触碰到那个不可思议的奇妙世界。


新型闪电及“鬼闪”


前面我们说到有一种新型闪电,是自下而上劈向天空的,现在就来解释一下。


因为这种闪电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这些很高的发射塔就是闪电向上劈的原因。


你可能会说那很好啊,闪电都劈向天空了,那对地面上的人类就没有什么危害了吧。


但是,并非如此,向上的闪电打到云层时,会引发更多的闪电,又向下劈到了地面上,而且,不幸的是,随着高层的建筑越来越多,这种新型闪电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普遍。


上面介绍的这种闪电还有大部分普通的闪电,我们平时都能见识到,下面将要出场的这种闪电,由于来去匆匆,只持续大约千分之一秒,所以几乎没有人见过。


一道巨大的光柱,有20多英里高,下方的城市在它的光芒下显得很渺小。


每一道都像木星那么亮。


这种闪电俗称“鬼闪”,从名称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它的鬼魅之处,由于极难被观测到,以至于仅有的几次记录还被人们当成了UFO造访地球......


爆炸现象的背后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等量的炸药,在水中与在空气中的破坏力,哪个大?


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在空气中破坏力更大啊。


这样认为的人可能受了太多电影画面的影响。


事实上,炸药在水中的破坏力会比在空气中大很多。


意外吧?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纪录片里就揭示了关于爆炸的秘密。


事实上,炸药在爆炸的时候真正产生破坏力的不是爆炸本身,而是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为了让大家看到清晰的看到冲击波,节目组做了一次爆炸实验,几千磅的火药......真的是很拼。


一瞬间,爆炸完成了,只留下一些气化的炸药在空中诉说着刚才的猛烈。


但通过高速摄影,我们看到了整个爆炸的过程,也看到了传说中的冲击波。


冲击波快速的从中心区域向外部扩张,经测量,速度在空气中达到了300m/s,所经之路,所有的障碍物都要被撞到一旁。


现在我们就能解释前面提的问题了,水中的破坏力更大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要大,由此产生的冲击波威力也将更强。


ps:这一发现也治好了小编多年的老寒腿,哦,不,是多年的疑惑,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年,往一个有水的大缸里扔了一个鞭炮,结果缸被震裂了,可想而知,我的屁股也快老妈打裂了,当时还在想为什么平时在没水的缸里扔就没事呢,现在终于懂了,后悔当时没有深究下去啊!


手枪虾与黾蝽的绝学


说到水,这个大家可能觉得太普通了,这一次来给大家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水剧场第一幕:水中隐藏的惊人的破坏力。助演嘉宾:手枪虾



猛一看,我们可能觉得是虾用钳子攻击了蟹,然后吓跑了它。但是放慢镜头: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它的武器并不是钳子本身。



钳子夹动的速度非常快,产生了高速的水流,水流喷射的速度接近60英里每小时,足以使水气化,形成气泡。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气泡在某一个瞬间,可以达到太阳表面的高温!破裂时,巨大的能量被放出,像超热的冲击波。所以,蟹完全是被烤跑的!


这种神奇的特性也叫做水的气蚀性,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这种破坏力的强大,请看下面这张图。


被气蚀效应破坏的螺旋桨


水剧场第二幕: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助演嘉宾:黾蝽(min chun 三声 一声)



现实版的“轻功水上漂”,而这种小动物能在水面上行走则是由于水的另一种特性,表面张力我们再用另外一张图,让大家清晰的看到这种现象。



一滴牛奶掉入了水中,水面并没有破裂,而是拉伸了,然后把奶滴弹回到空中,就像水的表面有一层带弹性的薄膜。




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一些介绍,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类的肉眼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器官之一了,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短板。


正如片中所说,我们眨一下眼睛,大约需要15毫秒,人类大脑处理所见影像的时间,大概要150毫秒,而正是在这种感觉不到的延迟中,我们错过了无数的精彩瞬间。


此外,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带很窄很窄(很窄的N次方),而光谱的实际范围要广的多,一旦解锁光谱范围,我们将能看到更加绚丽多彩的颜色。


片中有一位老人,因为治疗白内障,手术更换了一只眼睛的晶状体,这让他获得了某种“超能力”,他竟然可以看见紫外线了!


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位艺术家,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作以鲜艳纷杂的颜色而闻名世界,而据历史记录,莫奈晚年时也进行了白内障手术,直接切除右眼的晶状体,所以,我们正常人类看一幅画是这个样子:



但在莫奈的右眼中,它却是这个样子的:



科学家们推测说,有可能是他可以看到紫外光了,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其实,看这部片子,除了能获得许多新鲜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


现代社会,在互联网的包围下,我们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让我们有些麻木,觉得一切都稀松平常,但是你知道吗?所有的科学发现都是起源于那些最普通的现象。


  • 伽利略在教堂中观察到了吊灯的摆动现象,然后深入研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规律

  • 1676年春天,列文虎克在研究胡椒为什么会有辣味时,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 再近一点的,20世纪50年代,一生开挂了的图灵提出了关于细胞的自组织分化现象的假说,试图用来解释老虎、猎豹等动物身上的图案与纹路,而后也被证实


如果人们再也没有好奇心了,再也不去探索发现了,那么将会是整个人类的灾难。


所以当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面对触手可及的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除了用来娱乐以外,是否还能去给他们普及一下这些机器的工作原理,那里面包含了整个人类的智慧结晶,或者更现实一点的,去带他们看一些类似《看不见的世界》的科普节目。


我们常说眼界决定了境界,虽然我对决定论抱有谨慎态度,但是开阔眼界真的会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更加全面的角度。


世界和生命都很美,有无需解释的美,也有需要一点点努力才能发现的美,科学技术通过工具延展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发现了更多的美,也让我们自身更加的完整。感谢BBC团队的付出,更感谢科学,感谢现代技术!





想看的

聊天窗口回复【世界】

获取免费观看链接


来源:德拉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