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的辨治

 陈梦邯 2017-12-25

咳嗽的辨治

一,朱进忠辨治咳嗽的思路

(一)体会

  1
、发病:  

(1)急性咳嗽:是以肺及全身症状为重点,脉象为辅;

(2)慢性咳嗽以脉象为重点,症状为辅。
  2、季节:

(1) 春季发病,多风热;                                                                           

(2)秋季发病,多燥;                             (3)长夏发病,多湿、阴虚痰热加重                                                    (4)冬季发病,多风寒、痰饮蕴伏加重;

3、发病:

(1)急性发作---  风寒、风热;                                                      (2)病程稍久----燥邪失治、邪入少阳;                                                                             (3)慢性迁延-------- 痰饮内伏、脾胃寒湿;                                         

4、体位:平卧咳重,坐起好转,为痰饮蕴肺。

 5
、昼夜

(1) 早晨起床咳嗽严重,为痰饮夹肝肺气郁;          

(2)中午咳嗽严重,为心肝火旺。
(3)
日晡时咳嗽加重,为胃热、食积不化;

(4)夜间加重,少痰、咽干者为阴虚肺燥,多痰者为寒饮。

6、痰:

(1) 白色泡沫痰,为寒饮; 

(2) 白色泡沫胶粘难吐,为阴虚饮伏;

(3)白色粘硬块状者,为阴虚肺燥;                            

(4) 白色兼少量红色痰者,为寒痰伤及肺络;

(5)黄稠痰,为肺热。                                        

7、脉象

(1)滑者,为热痰;                                            

(2)细数者,为阴虚生热;                                    

 (3)沉者,为肝肺气郁;                                      

(4)  涩者,为阳虚或气滞血瘀;                                 

(5)虚者,为肺气虚。                                                       (6)弦者,寒饮或肝邪犯肺;                                              (7)濡者,为脾虚或湿盛;                                                                 (8)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                                                     

8、急性咳嗽

(1)表邪,必须解表。
 (2)
分清病因、病位,处方用药。

 (3)寒饮作热咳,

(4)肺燥未养阴,

9、慢性咳喘 

1)慢咳多虚实夹杂,虚实多少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2)热痰用清热化痰无效时,佐以温化。

3)痰饮阻于胸膈,上为喘咳,心下痞坚,当治中焦。

(二)常用方剂

1、急性咳嗽:

1风热客肺:桑菊饮加减。

2)风寒客肺:麻黄汤加紫菀、前胡、陈皮、款冬花;

3)肺气失宣,兼表寒(咳嗽,鼻塞,脉浮)止嗽散。

4)表寒里饮(胸闷,痰多,咳嗽,平卧夜间加重,坐立后缓解)金沸草散加减。

5)痰饮蕴结,邪入少阳:小柴胡汤加橘红10,五味子10,干姜3,紫菀10,丝瓜络10

(6)燥邪伤肺:桑杏汤加减。

(7)营卫不调,脾肺气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紫菀。

(8)脾肺气郁,肺失肃降:杏苏散加减。

(9)痰气交阻咽喉(梅核气状)厚朴半夏汤加味。

2、慢性咳嗽:

(1)痰气郁结:金沸草散,胸满心烦,咳嗽痰多小柴胡汤。

(2)痰热阻滞:清气化痰丸或二母宁嗽丸。

(3)阴虚燥咳:首选加减麦门冬汤。
(4)
久咳及肾,热重,夏重,夜重,少痰,脉沉细,麦味地黄丸。
(5)
肺肾俱虚,湿痰内盛:金水六君煎加减。
(6)
肺脾俱虚,湿痰内盛:平胃二陈汤加减。
(7)
痰阻胸膈,中枢不利:木防己汤加减。

 3
、咳喘:

(1)外寒内饮:首选小青龙汤加减;口干,脉数,加生石膏。

(2)痰热内蕴,风寒外束:首选定喘汤加地龙。

(3)痰涎壅盛,上盛下虚:首选苏子降气汤。

(4)湿痰阻于肺胃:首选二陈平胃散。胃脘痞满而冷,四肢厥冷者,     

加姜附桂。

(5)阴虚痰热:首选麦门冬汤加减。
(6)
气阴两虚,痰气郁结:咳嗽遗尿方(柴胡10当归10白芍10麦冬

10党参10五味子10半夏10陈皮10青皮10黄芩10紫菀10

(7)气阴两虚,痰湿阻滞:黄耆鳖甲散。
(8)
心肾阳虚,寒水凌肺:真武汤加减。
(9)
肾气亏损,水饮射肺: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

 

二、我的治咳心路 作者/李浩然

1、三拗汤:肺气郁闭,肺气不宣而发咳嗽麻黄最好宣肺药,只要患者无汗,则放手用三拗汤加减,

喜用治咳几组对药:

1)桔梗、浙贝治咳化痰利咽;

2)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治咳;

(3)白前、前胡降气化痰;

(4)百部、白英润肺治咳,清热解毒;

(5)蝉蜕、僵蚕疏风止咳。热象偏重,则加黄芩。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咳自汗、恶风.则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
  

3.小青龙汤:慢支咳嗽痰多外寒内饮的则用小青龙汤加减;我阅刘渡舟教授的经验及自己体会,辨证特点是:

1)有慢支的病史,反复发作,

2)恶寒恶风无汗,

(3)痰多清稀,必然多痰,痰咯较爽。

(4)苔白脉浮紧
 

 4.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感咳嗽,精神困倦,咳嗽声音低微,面色㿠白,脉象沉细微,舌苔白舌质淡。
   

5.小柴胡汤治咳:

1)咳嗽病程较长,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没愈,多法不显,

2咳嗽痰少,口干,无发热恶寒昼轻夜重,

3)睡前咳嗽加重
 

 6.玄参利咽汤:疗燥咳的:

组成:玄参、僵蚕、蝉衣、生甘草、桔梗、薄荷、木蝴蝶7味。

1)玄参宜用较大剂量,常用30~90g

2痰,无痰,极少的痰,或易咯,或难咯。

3)感冒虽愈,遗留咳嗽,缠绵不愈

4)在咽---咽痒则咳;

 

7.金水六君煎:

1)慢阻肺咳嗽.

2)病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3四症--咳重---伴有气喘----气短气急--痰多。

4)脾肾亏虚,痰饮内伏,瘀血阻滞

5)掌握两点.“脉沉细痰咸

    8.
大柴胡汤:慢阻肺.体格壮实,咳嗽气急,油光满面,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实大有力,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哮喘,有瘀血合并桂枝茯苓丸。  

 

三、谈治咳经验方  岳老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

咳嗽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

(一)外感咳嗽,经月不痊而引起慢支,切忌敛镇而强制其咳,否则兜涩其痰,必致久咳不愈.

1.自制止咳汤,以宣通肺气为主,肺气一宣,其咳可止。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荆芥、防风、连翘、贝母、桔梗、芦根。四季可通用,

恶寒甚加苏叶,加苏叶取其辛温发汗,发热甚加麻黄、石膏。加麻黄、石膏意在达汗透表,因为无论寒热,肺不宣通,故终咳嗽,一得汗出,皮毛通而肺气通,其咳即止。此方是从桑菊饮变化而来,故依证也可酌加桑叶、菊花等味。

2、拟方润肺汤,沙参、兜铃、山药、牛蒡子、桔梗、枳壳,亦可加入橘红、杏仁、贝母、瓜蒌等。干咳痰粘不爽,与燥咳稍异,属难治。凡咳而痰不出者,肺燥胜而痰涩燥则润,涩则疏,润肺利气是制方之本。若不知燥痰润肺,反用宣法,越宣越燥,势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涩当疏,则痰粘难愈。为此,

沙参润肺益气,马兜铃开豁结痰,是一开一阖;山药滋脾补虚牛蒡子宣散结气,是一补一泻;桔梗引气排气排痰,枳壳下气降逆,是一升一降,六药合用,虽相反实相成。咳而喉痒加橘红;痰多咳甚加杏仁、贝母喘者加瓜蒌仁,但必新炒,定喘之力故大,久者不良。

3、苏子降气汤偏重于喘,用时加枳壳,取其利肺下气方中需用干姜,不用生姜。咳嗽嘴辣,乃肺之本气虚,干姜味辛,守而不走,肺主辛,以辛补辛,其力甚大。若用生姜,偏于表散,其效反致不显,

4、止嗽散方治外感咳嗽有殊效,是启门逐寇法,疗效甚好。

(二)内伤咳嗽新咳在肺久咳在肾,痰咳在脾,

1、脾者用六君子汤加枳壳、苏子,或异功散加贝母、白前。

2肾者可用河车大造丸,长期久服,自有效验。

3、虚劳咳嗽,自拟参蛤三七散。人参一两,蛤蚧四对,三七一两,研为细末。每日服二次,每次二至三分,感冒停服,服时忌绿豆及大凉之品,恐补泻相消故也,一料可吃二月,以冬季服用为好。

方中蛤蚧,治喘力大,能补肾纳气而兴阳;人参大补元气;三七动药,能活血又能破血,用之开通防滞,与人参、蛤蚧,一补一泻,动静结合,使补而不滞。本方适于老年及体虚之人,青壮年必真虚者故可用之。若瘀血甚者,酌加郁金;若肾虚久咳,可加入紫河车一具,炒炙研粉,增强补肾之力。

4、创制固本丸。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云苓、炙草、陈皮、半夏、补骨脂、紫河车等。

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经年不愈,痼疾难除者,用玉屏风补肺气实腠理;治

其痰多咳嗽,六君子健脾化痰;

治其虚喘,用补骨脂、紫河车补肾纳气。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也为生痰之本,此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名为固本。

四、李发枝教授治咳十法

1、宣肺法:初感风寒,则用三拗汤,或随症加入生姜、款冬花 ;风寒重者加桂枝;流清涕者加辛夷花。若感受风寒,入里化热,则用麻杏甘石汤加前胡、款冬花、桔梗;痒痰白者可合二陈汤。总之,此法重在一个,使风寒之邪从外而解,则咳嗽亦愈;即使有化热之象,若仅见舌红者,加生石膏、前胡、桔梗等品可也,不可滥用凉遏 之品,以免碍邪。

     2、升降法咳嗽伴咽红、咽痛、发热等症。用升降散 加减治疗此证,故名升降法。药:僵蚕、蝉蜕、前胡、桔梗、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紫苏叶、苦杏仁、甘草 等。黄痰者加冬瓜仁;发热者重用柴胡;咽痛甚者加射干、玄参;气分热盛者加知母、生石膏; 邪恋少阳者加柴胡、黄芩、半夏;肺热重者加桑白皮、黄芩、鱼腥草。总之,此法重在气机的升降,僵蚕、蝉蜕、前胡、桔梗之升与诸清热降气之品之降不可偏废。此证最易误治,市售所谓清热去火之中成药多着眼于清热而少于宣散,常常使病邪入里不得透达,咳嗽长期迁延不愈。

     3.御寒法:常肺气不足,无力宣发,怕冷、出汗、容易感冒等症,肺不能宣 散卫气,卫气不固。感受风寒,出现咳嗽,病多缠绵,虽汗出而风寒之邪不易解,久则邪气入里化热,迁延难愈。用李东垣之御寒汤加减,每获良效,故称为御寒法。用药:芪、苍术、羌活、白芷、防风、升麻、黄芩、黄连、陈皮、款冬花、甘草等。若鼻流清涕者加辛夷花;白痰多者加半夏;黄痰者加冬瓜仁;兼喘者加白果;低热者加柴胡;淋巴结肿大者加僵蚕、桔梗、金银花、浙贝母 

 4、清泄法咳嗽伴有鼻塞、流黄脓涕、不辨香臭、前额痛等症,中医鼻渊。胆肺同治,法宜清泄胆肺之热。用药:谷精草、木贼、青箱子、辛夷、僵 蚕、蝉蜕、前胡、桔梗、黄芩、苦杏仁、甘草等。咳甚者加款冬花;黄痰者加冬瓜仁;喘者加麻黄、白果;发热重用柴胡;气分热重者合麻杏甘石汤;前额痛者加羌活、白芷、生石膏;肺热甚者 加蒲公英、白芍、鱼腥草; 眼屎多者加霜桑叶、菊花。

    5、祛风法:外感风寒,寒不太甚,没有寒热表证,亦无周身疼痛之证,临证 常见:咽痒、咳嗽,或咽一痒就想咳,无痰或有少量白痰,舌正常或偏淡,脉浮祛风 宣肺、止咳化痰之法,加味止嗽散,处方:荆芥、防风、白前、前胡、紫苑、款冬花、百部、陈皮、桔梗、甘草偶有肺热者加知母、浙贝母。

     6、化饮法:素有咳嗽之疾,(慢性支气管炎),又感风寒之邪,咳嗽、咳 痰清稀、无汗出、恶风寒、时有清涕或仅鼻塞。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治宣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减,处方:麻黄、桂枝、白芍、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款冬花、甘草等。舌不淡或正常,加生石膏;若舌红或有黄痰,加黄芩、冬瓜仁;若外寒已除,去麻黄;若服后心慌或失眠者,去麻黄,加紫苏叶。本法应用重在化饮,故名化饮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小青龙汤用麻、桂解散风寒,用姜、辛、五味化除寒饮,互相配合,有散有收,被誉为去寒饮之要药 。但临床上单纯的寒饮不多,多有热化之变,随症加入生石膏、黄芩、冬瓜仁等品,常应手取效。不知者但见方中干姜、细辛与黄芩、石膏配伍,却难悟其中妙处。

7、理气法咳伴胸闷、气短、善太息、咳痰不爽,或闻见刺激性气味即胸闷、咳嗽不止,无寒热之象,亦无身体疼痛,舌正红或略淡,脉弦细。气滞胸膺,理气、利气,兼以化痰为法,用药:紫苏叶、半夏、厚朴、茯苓、木香、陈皮、款冬花、大腹皮、鬼箭羽、前胡、浙贝母、甘草、生姜等。肺气不降者加苦杏仁、紫苑;有少阳证者加柴胡、黄芩;有寒饮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痰多者加紫苏子、莱菔子;黄痰者加冬瓜仁;肺转移瘤者,加生薏苡仁、三棱、莪术;腹痛者加白芍。本方由半夏厚朴汤加味化裁而成。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称为四七汤,    

8、健脾法:常见一类咳嗽,久咳不已,咳痰不断,纳差食少,或腹胀、不想饮食,舌淡、苔白。证乃久咳,子盗母气,脾气亏虚,痰湿不除所致。此时纯用二陈汤除痰则 圈效,当须益气健脾,才是从根本上治痰,这与脾旺湿自消之理相同选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款冬花前胡、桔梗、甘草等

     9 泻心法:咳嗽,原有痰饮,又受风寒,苦寒之药误下而成寒热错杂之体。易患口腔溃疡,反复 不愈,愈后又发。临证常见:咳嗽、声嘶、喉咙痛、痰少,或有口腔溃疡,表证不明显。此证常用甘草泻心汤加味,药如: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款冬花等。发热加柴胡;痰黄加冬瓜仁 ; 声哑加木蝴蝶;表寒者加荆芥、防 ;便塘者加砂仁或白豆蔻;皮肤痒者加地肤子; 气滞者加泽泻。

1 0、消痈法: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合并肺部感染,症见:咳嗽、咳吐黄脓痰、或黄绿色脓痰、胸闷胸痛,气短,肌肤甲错,或伴发热、咯血等。方:苇茎、冬瓜仁、桃仁、生薏苡仁.据病、证、症 三者之变化,综合辨证论治。痰气滞胸者合半夏厚朴汤;肺气上逆者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痰多难去者合三子养亲汤;肺热者合泻白散加黄芩、蒲公英、鱼腥草;肺阴虚者合清燥救肺汤 或沙参麦冬汤;发热者合小柴胡汤重用柴胡;心下痞者合半夏泻心汤;咯血者合柏叶汤、大黄黄 连泻心汤;下肢水肿者合防己黄芪汤;周身浮肿者合参苓白术散;胸腔血肿者合透脓散。

金沸草散及止咳十一味

江尔逊胡希恕教材二版
金沸草散(旋复花芍药甘草3味要药)
旋复花10g(包煎),白芍12g,生甘草5g,荆芥15g,苏叶10g,前胡10g,法夏10g,杏仁10g,白芥子10g,桔梗10g2剂。

止咳十一味(民间)
当归,川芎,法夏,茯苓,陈皮,生甘草,桑皮,青皮,杏仁,五味子(捣碎),川贝母(轧细吞服)2

杏贝草桑苓知研,二陈,芎归,
金水六君煎(当归熟地+二陈),金沸草。

六安煎(二陈汤+杏仁白芥子)
舒肺汤(桂枝、苏叶、桔梗、甘草、茯苓、天花粉)合六安煎陈士铎
桔梗甘草汤
玉屏风

二版教材为金沸草散,五版教材则罗列杏苏散、三拗汤、止嗽散等。

江尔逊查找: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说,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

江老曾秉笔直书道:有一见发热(或体温升高)便断为风热痰热,而直用桑菊或银翘辈,或径用清热化痰药及抗生素;有因喉痒或痰少难咯便认作风燥阴伤而恣用润燥或养阴方药;有因久咳不止便认作虚咳,而屡进补益药物者。凡此皆因失于及时疏散、宣肃,而致咳嗽迁延缠绵,甚则转成劳嗽。

顽咳方:玄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生甘草6g,桔梗10g,仙鹤草30g,炙紫菀30g,桃仁10g,红花6g,芦根30g,生牡蛎30g2剂。

名家江尔逊:治咳喘,不忘三法

 

 一、治咳嗽,毋忘辛散解表

咳嗽之疾,最为常见,亦为百病中难医之疾。历代医家,论述纷纭,多言咳嗽之起,莫不缘于感受外邪。是故,治疗咳嗽,辛散祛邪当为第一大法。

然临床所见,不少患者,咳嗽初起,自服止咳成药或因为医者囿于化验检查之诊断,而重视抗菌消炎,治失法度,以致经久不愈而求诊于江老,经予辛散解表宣肺之剂迅速获效。

至于选方用药,江老常以《三因方》治风寒暑湿伤肺,咳喘大甚,坐卧不宁旋覆花汤与局方金沸草散相合,临证随寒热虚实之偏而灵活加减,鲜有不效者。方中旋覆花、白芍、甘草为不可或缺之品。

【验案举例】

案一:毛某,男,58岁。咳嗽已月余,中西药并举,单方验方杂投,了无寸效。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喉痒即咳,遇寒咳甚,舌红苔薄白,脉浮。此乃外邪束肺,肺失宣肃之证。予旋覆花汤加减。

处方:旋覆花10g,前胡10g,白芍10g,荆芥10g,法半夏10g,甘草3g,杏仁10g,苏子12g,白芥子10g,桔梗10g,陈皮10g,茯苓12g

服药3剂,咳减过半,再服3剂而愈。

案二:张某,男,3岁半。半年前由西昌迁至嘉州。近2个月来,因发烧、咳嗽而3次住院,注射青霉素、病毒唑等药至今未停。刻诊:发烧(37.8℃),清涕,喷嚏,咳嗽气紧,咯痰不畅,纳差神疲,舌红苔白,脉浮。予金沸草散合玉屏风散化裁。

处方:旋覆花10g,白芍10g,前胡10g,麻黄6g,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0g,法半夏10g,杏仁10g,苏子10g,白芥子10g,葶苈子10g,茯苓10g,甘草3g

2剂,烧退咳减,稍事加减,再服2剂而愈。1个月后,患儿又受感咳嗽来诊,仍予前方3剂而瘥。

二、疗哮证,必须宣肺蠲痰

哮证乃痼疾,时作时止。仲景虽未明确提出哮证之名,却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形象描述。哮证初发多实证,治疗当宣肺祛邪与化痰蠲饮双管齐下。江老常以方证相对而选射干麻黄汤加减,屡获良效

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同具解表蠲饮之功。然小青龙汤重在发汗解表,温化寒饮;射干麻黄汤重在宣肺利气,祛痰蠲饮,其功效如《医门法律》所称发表、下气、润燥、开痰,四法萃于一方,正与陈修园治哮证宜调顺肺经,仍如清痰破饮之剂的法则若合符节。

【验案举例】

宋某,女,35岁。幼年即患哮证,受凉即发。3天前复发,服西药未效。现咳喘气紧,喉间呀呷有声,咳痰不畅,胸闷,舌红苔薄白,脉紧。予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0g,麻黄10g,紫菀10g,冬花10g,大枣12g,法半夏10g,细辛6g,五味子6g,杏仁10g,苏子15g,白芥子10g,旋覆花10g,桔梗10g,甘草6g

服药6剂而症平。

三、平喘促,当识上盛下虚

张景岳将喘促扼要地分作实喘和虚喘论治,影响深远,至今尚指导着临床实践。实喘者,痰壅气逆,邪气实,责之于肺;虚喘者,元气虚,不能纳气归根,病本于肾。然肾气虚衰而喘者,无不兼有肺脾之虚,气机上逆,未有痰饮不随之而逆者。是故,江老有喘促证纯虚者少,多为下虚上实,虚实相兼之训。

喘证难疗,难则难在下虚上盛,虚实相兼,元气难复。江老对喘促发作之际,扼其上盛下虚之要,常选苏子降气汤加减,既降气祛痰而治在上之实邪,又温肾纳气而疗在下之虚。是方平则平凡,然效验却彰而可嘉。

【验案举例】

梁某,男,25岁。反复咳嗽、气喘心累18年。西医以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肺气肿、肺心病、心衰收入住院治疗已月余。现咳喘气逆,倚息不得卧,动则喘甚,面黧唇绀,痰多色灰,或带红色,口干纳差,行动艰难,舌紫暗苔粗白,脉细滑数。予苏子降气汤加减以缓急。

处方:苏子15g,法半夏10g,当归10g,陈皮10g,茯苓15g,前胡10g,沉香3g(冲服),厚朴12g,葶苈子10g,南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丹参12g,杏仁10g,甘草3g5剂,并配合西药治疗。

复诊咳逆喘息明显减轻,自行来诊室就诊。现已能平卧,仍动则心累,痰多,纳差,舌红苔厚腻,脉虚数。予苏子降气汤合六君子汤化裁,肺脾肾三脏同调。

张志远:咳喘一扫汤

  咳喘一扫汤 作者/张志远

  《金匮要略》调理痰饮,头眩投苓桂术甘汤,胸满投厚朴大黄汤,呕恶投小半夏汤,脐下悸、吐涎沫投五苓散,肠间有水气投己椒苈黄丸,咳喘不得卧投小青龙汤;严重者,开甘遂半夏汤、十枣汤,都很适用。其中茯苓、白术、泽泻对头晕目眩,桂枝、猪苓、椒目对吐涎沫,麻黄、细辛、五味子、半夏、葶苈子对哮喘、咳嗽,均有良效。

  老朽根据实践,将上述药物优选、汇合一起,治疗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凡哮喘、咳嗽、痰涎壅盛、呼吸困难,即可应用:

  半夏10克、麻黄6克、茯苓30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细辛6克、葶苈子15克、五味子15克。命名咳喘一扫汤

万能咳嗽汤

 

桑白皮30克地骨皮15 克炙百部20克 白前20 克紫菀20 克款冬花15克 干姜10 克五味子6 克银杏15 克苏子6克,水煎服,早晚服下,本方主治;急慢性长年咳嗽。


说明 :桑白皮不燥而刚,虽泻而不伤姣脏,复以地骨皮之苦,泄阴火退虚热而平肺气。百部是一味常用止咳药,不论新咳 久咳 寒咳 热咳均可用。配五味子可治久咳,配干姜可治寒咳热咳均可用!

名医的治咳秘籍

培土生金愈久嗽

 

咳嗽为肺系疾患之主要证候,《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对此早有专篇论述。现代中医将咳嗽划分外感、内伤两大类,颇合临床实用,但此分类在明代张景岳之《景岳全书·咳嗽》篇已有记载: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关于外感咳嗽,本文暂置不论。而于内伤咳嗽《素问·咳嗽》早有明文,如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均能导致咳嗽。咳论且详述五脏咳与六腑咳各自证候,为治咳提供临床依据。虽后世医家治疗咳嗽已不甚采用五脏咳、六腑咳之证候分型,然总不越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而致咳嗽之病理因素。然虽五脏六腑皆能导致咳嗽,而其中与脾胃中土关系最切。故《素问·咳论》又曰:此皆聚于胃,关于肺。

据于临床,内伤咳嗽证候甚多,除肺脏自病外,与肝胆、肾脏、脾胃均有密切关系,而其中久咳不愈者常多源自脾胃。

肺为华盖而属金,脾胃为中土而化生万物。按五行相生规律则土能生金。脾胃中土虚衰,土不生金而致肺虚咳嗽,为临床所常见。脾胃虽同属于土,而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主生化气血,输布精微,故其病每多气虚,虽有脾阴损伤一途,而终不及气虚为多,故脾虚致咳者,治以益气健脾、培土生金为大法。胃主通降,又为津液之海,故其病每以津液不足为多。胃虚致咳者,治以养胃生津,培土生金而止咳。

脾肺气虚、土不生金而致咳嗽者,证见咳嗽经久不愈,咳声低微。病情较甚者,可见食减便溏,短气乏力。气虚及阳者,兼见畏寒跗冷,色白肌柔。脉见细软,或右手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方用四君子汤、异功散,或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随证选用,有痰者六君子汤。食少便溏者,参苓白术散,兼见阳虚者,适当佐以温润扶阳之品;肺胃阴虚而致肺燥咳嗽者,见咳嗽经久不愈,干咳少痰或无痰,咳嗽夜甚于昼,夜间蒸热,食少萎黄,渴饮咽干,大便燥而不爽,脉细小或细小带涩,或右脉虚数,舌红而干,苔薄白,治拟叶氏养胃汤,沙参麦冬汤或沙参玉竹方(南沙参、玉竹、石斛、桑叶、梨肉、茯神。为叶天士医案方。)

现于治验病例中,选取脾胃气虚咳嗽及肺胃津伤咳嗽各一例,以示一斑。

例一职员朱某,年近四旬。自诉频年以来,干咳不已,纳食不振,胃脘胀满,嗳气时作,泛恶频仍。西医诊断为肺气肿。中西医药杂治年余,依然如故,渐觉形神衰疲,食道有梗阻之感,胸次闷瞀,呼吸不畅。于1971年秋前来就诊。余视其脉软而无力,舌质淡而苔略厚。详参四诊。证属中气虚衰,土不生金,肺气不足才生咳嗽。至于恶心泛漾,缘土虚则湿痰留滞胃脘,痰浊内扰则泛恶作矣。观前所服方,尽是开肺止咳之品,不惟无益,反且有害。为今之计,当宗《内经》治病必求其本之旨,以培土生金为法。遂拟一方,以六君合生脉加川贝粉:

党参9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3g 陈皮4.5g 半夏6g 麦冬6g 五味子45g 川贝粉3g ()

以此为主方,加减予服二十余剂,竟得咳止纳馨,胸次畅然,神亦不惫。停药数月后再经医院复查,证实肺气肿业已消失。

例二

友人徐君之子,年甫五龄,咳嗽已二年未愈。屡求名医援手,而屡治乏效。首由一医为诊,予服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数十剂,服则咳止,停药则复咳如前。继求他医为治,主脾肾气虚大剂培土益气,三十余剂咳未少止。再请某儿科著名前辈诊治,用补肺阿胶散改汤加减,幸服数剂咳即止。半月后复咳如前,缘求治不易,自行原方以进,咳声时断时续。

因循至1977年春节后,始就商于余。自患病起已二年矣。余诊得脉缓而涩,苔薄且净。闻咳则喉中痰鸣,咳甚时呕出白痰甚多,每次约可半饭碗余。此病初看似属痰饮为患,然脉呈虚象而非实证。盖脉缓无力为中土虚衰,涩而应指不足为津液亏损之的据。

且余诊时正服某祖传儿医之方,尽是麻杏苏夏,且每方必用控涎丹9g包煎。已服二十余剂,咳不见减,痰不见少,显非痰饮为病。倘正属痰饮,如此用药痰咳必受其挫。余揣摩证情,推测此证初起时,原由外感伤肺、劫夺津液,加之杂药乱投,肺胃津液更伤,遂成金燥热郁之象。消克之药屡投,脾胃复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上灌于肺,反使水液凝滞,遇内火煎熬而为痰浊。中土一亏,则金失所养,故痰嗽愈甚。是水液不足,输布失常,而非水液过剩;是燥证而非痰饮。

于病机之认识相反若此,倘辨证不明,失之毫厘,投剂用药则差之千里矣。何求愈病之云哉!患者之治,余意当养胃阴、润肺金、健脾土为法,佐以止咳消痰。为疏一方:

南沙参12g 川石斛12g 麦门冬9g 炙紫菀9g 炙冬花9g 焦白术6g 茯苓9g 炙甘草3g 甜杏仁9g 炙兜铃9g 

服二帖,咳嗽大减,再服四帖,诸症渐除。惟偶有咳嗽一、二声,即自行停药勿服。二旬后不慎风寒,又见发热咳嗽,前症复作,予疏表化痰药,表解热退,痰嗽依旧。又予前方三剂,痰嗽俱平,由是康复。

 

我几十年来屡用不爽的止咳嗽方

  止嗽散是程钟龄的经验结晶,前胡止嗽汤是我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的精品。此方治疗感冒初起的咳嗽,也用迁延性咳嗽。

  何为迁延性咳嗽?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

  两种咳嗽均很常见,究其原因,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感邪病因不同。因此,其治疗方法自然也不相同。

  前胡止嗽汤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有痰的咳嗽明显。

  咳嗽一病,古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论述,可见原因复杂。张景岳以外感内伤分别之,可谓要言不烦,提纲挈领。

  迁延性咳嗽,虽然有的患者咳嗽长达数月之久,仍有外感的表现,故不应从内伤论。

  病因与治疗原则

  中医治病,一直以传统的中药煎剂和丸、散剂为主,由于服药量大,气味苦涩难服,煎药又比较麻烦,故逐渐被西医的片剂、针剂所代替。

  加之中医的理论比较深奥抽象,不易弄懂,除专职人员外,已很少有人问津,故近世多用西药来治疗外感疾病。

  无庸讳言,西医在治疗外感热性病、急性病、危重病方面有许多优于中医药的地方,有些甚至是传统的中医药所不能比拟的,但西医也有很多方面不及中医药,治疗外感咳嗽就是其中之一。

  西医学认为,急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当然要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

  近年来,临床医生倾向于大剂量、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特别是静脉给药,不管病情如何,动辄用500~1000ml(或更多)液体加大剂量抗生素或激素静脉点滴,口服药物也多以止咳的为主。用这样的方法治病,愈者固多,不愈者也不少。

  中医认为,肺居至髙之位,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外邪侵犯,皮毛受邪,邪束肌表,内从其所合,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气道不清,痰涎滋生,就会产生咳嗽。

  所以中医认为治外感宜解散

  感冒咳嗽忌用止咳,愈止则邪愈不透,咳愈不宁

  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流连不解,变生他病,忌寒凉收敛

  肺为娇脏,太寒则邪气凝而不散,太热则火铄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津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涩则气闭而邪结。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中西医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如果用中医的眼光来看西药,在某种意义上说,抗生素可以视为寒凉药,静脉点滴的液体可以视为增液药。

  中医认为,只有在肺热壅盛的时候(相当于肺炎等病高热毒血症期),才是静点抗生素的最好时机。

  现在的医生不分时机,从始至终一概用之,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往往使邪气冰伏凝而不散

  特别是大量液体流经肺脏,使痰涎更多(太润则生痰饮)当此之时,痰涎本多,化痰涤饮尚且不及,更何况不管病人脱水与否,大量静脉滴注液体,无疑使痰涎本多的肺脏雪上加霜。

  另外,口服强力的止咳药物兜涩太早,使病邪无出路(太涩则气闭而邪结)以致咳嗽更剧。

  当此之时,医者仍不悟,以为抗生素剂量不够,或疗程天数仍不够,不知改弦更张,反劝患者耐心治疗,加大上述药物剂量,或重复应用,终至咳无宁日,痰无止期。

  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就是大量激素的应用。激素类药适应证广,用得恰当疗效显著,但是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大。

  这里需着重指出的是,此药用之日久,人体对它产生了依赖性和耐受性,体质越来越虚,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常造成患者虚阳外越,低热不退,感冒缠绵不愈,增加了复发率和治疗上的困难。

  前胡止嗽汤的组成和主治

  组成:荆芥5~10g,前胡10~15g,桔梗5~10g,甜杏仁~10g(感冒初起,此味也可不用),甘草5~10g,枇杷叶5~10g,白前5~10g,紫菀10~15g,陈皮5~10g,天竺黄10~20g,贝母5~15g,芦根10~20g,全瓜蒌10~20g(用于痰涎黏稠垢腻,否则不用)。

  以上为成人量,小儿患者应按年龄或体重计算用量。如咳嗽兼喘者(喘不甚重者宜,重则非本方所治),以麻黄易荆芥。因此方药味不苦,故尤宜于小儿患者。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辘辘,听诊双肺啰音长久不消,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二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加减:午后低烧不退,可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喘者可去荆芥而用麻黄;贝母价贵,也可不用。

  组方大意与解析

  前胡止嗽汤是我在止嗽散、疏邪利金汤、肺炎清解汤三个处方的基础上化裁而成。

  全方甘凉清热,化痰止咳,方中除荆芥一味外,均为止咳平喘、清化痰涎之要药,历代医家屡用不爽,今汇集于一方,正所谓集中优势兵力,自无不胜之理。

  今就方中所涉及的处方与药物,简析于下:

  1、止嗽散是《医学心悟》中的处方

  止嗽散由荆芥、紫菀、陈皮、百部、橘红、白前、甘草7味药组成。全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后人评论此方有宣不过散,肃不过下的特点,治咳不论新久,均可加减应用,临床用于感冒咳嗽,特别是感受风邪、喉部发痒的刺激性咳嗽,效果最好。

  我的处方中几乎采用了止嗽散的全部药物,而独去掉了百部,原因是百部味苦。医书中也有说百部味甘者,但我年轻时曾单熬百部膏服过,确实很苦,味苦则小儿患者难服。

  我在福洞医院时,民光有一朝鲜族妇女,她的小孩每次感冒咳嗽,都背数里来找我求诊。我说:民光医生不少,感冒咳嗽又非大病,何不就近求医?

  答曰:我家小孩很怪,唯独你开的中药效果最好,其他医生开的中药他竟不吃,灌到口中仍吐出,不知何故?

  余笑曰:他医之药非全不效,大概是药太苦,虽然有句名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若是服不下去也是白搭。

  是以医生应该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处方时有所选择。如是成人或不怕药苦者,百部当然照用不妨。

  方中橘红易为陈皮者,是因为陈皮药源广,而乡间小药店多不备橘红,况且现在的橘红也都是用陈皮刮去里面白瓤而成,并不是化州的橘红真品。

  2、疏邪利金汤是顾松园《医镜》中的处方

  疏邪利金汤由荆芥、防风、前胡、杏仁、桔梗、甘草、苏子、橘红8味药组成,功能疏风解表,降气化痰。

  顾氏自拟此方,于一切外感伤风、咳嗽痰喘、发热头疼等证,均为首选之方,可见此方乃顾氏一生得意之作,其疗效自不待言。

  余用此方而去防风者,因所治重在清化,已不重在解表。开门逐盗,荆芥一味已足任之,不劳动众。如果外感初起,风邪较甚,防风同用也无不可。

  方中不用苏子者,因苏子虽能降气化痰,然气味辛温,较之天竺黄之甘凉清化相去甚远,故而易之也。

  3、肺炎清解汤

  本方由黄芩、石膏、桑白皮、地龙、芦根、甘草、贝母、天竺黄等组成,功能清热化痰,主治大叶性肺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此方我见于1958年左右出版的《中医杂志》上。我初学医时涉猎方书,但不善于记作者姓名,当时只记录了处方,后来数次搬家,原杂志早已丢失,现已无从查考。

  因为作者叙述十分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至今不忘。今复述梗概如下:

  新中国成立前,一富翁患大叶性肺炎,势甚危重,召本城数位名医诊治,当时作者虽然不在名医之例(作者自谦),但因兼懂中西医,故而入选。

  各名医依次诊脉开方,但富翁却都不肯服,原来富翁怕死,嫌药太峻或过于寒凉。轮到作者诊断时,考虑重新处方,也必不肯用,因捡前面一位老中医于正方之外所开一副方,乃是用来煮水让病人代茶饮的(是以前中医治病常用方法之一)。

  大意是以芦根、冬瓜皮、天竺黄等为主,类似千金苇茎汤的那么一个处方。之后再无消息,度其必死无疑,不料日后与其家人相遇,询其病情,家人曰:前服您所荐药方加味(鬼箭羽之类),早已愈矣。

  作者听后大感惊讶,如此平淡之药竟能愈此危重之病,不亦神乎!因潜心研究,验之于临床,终于拟此肺炎清解汤。方后论述了天竺黄药理之妙和重用之理,并且说,此方疗效超过青霉素。

  余阅此文后深有感触,常欲验之于临床,以证其论,但当时在农村病例太少。1987年我在福洞镇医院,临床接触此类患者很多,尤以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为多,医院中俱用抗生素静脉点滴,其中很多渐成迁延不愈,咳嗽痰多,低热不退,屡见不鲜。

  余因而穷研先贤处方,集数方之优于一炉,验之临床,收效甚捷。方中我不用石膏、黄芩者,因本方针对迁延性咳嗽而设,此时一般高热己退,故不需苦寒直折。

  前胡止嗽汤药物简介

  1、荆芥

  荆芥为治外感要药。《本经》称其主寒热,《本草纲目》称其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本草汇言》谓其轻扬之性,散风清血之药也……一切风毒之症,已出未出,欲散未散之际,以荆芥生用,可以清之。

  张寿颐说:治风热在表在上清证,能泻肺热而达皮毛,风热咳嗽宜之。荆芥气味辛温,芳香而不燥烈,发汗作用柔和,不类麻桂之燥烈。不管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通过适当的配伍,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98712月,我女儿16岁,病伤风咳嗽,鼻塞不通,微恶风寒。为图方便,每日服速效感冒片、四环素、红霉素片、咳快好胶囊。

  病情绵延月余不愈,渐至痰多壅盛。不得已,我为之开前胡止嗽汤。

  方中荆芥用10g,贝母因为价贵没用,每剂水煎两次,合并两次煎液,早、中、晚分3次温服。

  第一次服后不到一刻钟即鼻衄鲜血,女儿心惊,余晓之曰:此为衄乃解,乃外邪久郁之故也。稍事止血,后再服即不衄。连服3剂,终日微微似有汗,病愈。

  观此,程氏止嗽散中用荆芥之义自明矣。所以,方中的荆芥我一般是不去掉的。如外邪偏重,可用10~15g,即使外邪已不明显,也可少用3~5g,借其泻肺热而达皮毛之力,以建启门驱盗之功。

  值得注意的是,荆芥能够动血,多服久服常至鼻衄,这在一般方书中未见记载,也算是我的一点临床经验吧。

  2、前胡

  前胡味苦微寒,能散能降,为治外感咳嗽要药。《本草纲目》称其清肺热,化痰热,败风邪为痰气要药。历代医著中用前胡组方治疗外感痰喘者不胜枚举。

  如《圣惠方》的前胡散,用前胡30g,麦冬45g,贝母30g,桑白皮30g,杏仁15g,甘草3g。为散,每服12g,入生姜3g,煎服。治咳嗽,涕唾稠黏,心胸不利,时有烦热者。

  《圣济总录》的前胡饮,用前胡45g,贝母、白前各30g,麦冬45g,枳壳30g,芍药、麻黄各45g,大黄(蒸)30g。每服9g,水煎服。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

  近代如《郑侨医案选》的加减前胡汤,用前胡、杏仁、桑叶、知母、麦冬、黄芩、银花、甘草。主治肺热痰喘咳嗽及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

  《本草备要》赞之曰:(前胡)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悦脾理胸腹,苦泻厥阴之热,寒散太阳之邪……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无外感者忌用。

  《本草备要讲解》说:本品苦辛微寒,性较和平,主归肺经,功能祛痰以除肺气壅塞,降气可制肺气之上逆,微寒又可清热,并兼宣散肺经风热之功,且有宣不过散,降不过下的特点。故凡肺气不降、痰热咳嗽,以及风热郁肺、咳逆喘满之证均可应用,对咳嗽痰多兼有表证者尤为适宜。三复斯文,则前胡之功毋复赘述矣。

  3、枇杷叶

  《别录》谓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卒哕不止,下气

  《滇南本草》谓其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哮,止气促。附方用枇杷叶15g,川贝母4.5g,杏仁6g,广陈皮6g。共为末,每服3—6g,开水送下,用治咳嗽,喉中有痰声者。

  《本草衍义》附方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份,大黄减半,如常制,同为末,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现代治疗咳嗽的成药也有枇杷露糖浆。据《中药大辞典》载,临床用枇杷叶与桔梗制成糖浆,止咳作用强,祛痰作用差,对单纯型气管炎疗效较好,对哮喘则无效。

  枇杷叶为治咳常用药,但也有人认为枇杷叶不宜于感冒初起(见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论感冒治法)我想这大概是指单味药或是以枇杷叶为主的处方而言。

  我拟的前胡止嗽汤,枇杷叶只是一味佐使药,应不受此限制。从多年应用来看,此方中若去掉枇杷叶,反而效果不好。

  证之于临床,前胡止嗽汤虽主要针对迁延性咳嗽而设,但我也经常稍事加减而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起,没有高热而以咳嗽为主证者,并没见任何副作用。

  1987年,我在福洞镇医院,南阳大队有一姓朱的小儿,名叫朱立柱,男,5岁,第一次在医院住院时,已用白霉素静点五六天,高热虽退,但咳嗽不减,喉中痰声壅盛,家长甚以为忧。

  我劝其服中药,家长说小孩连糖浆都不能喝,怎么能吃中药呢?经我再三解释,并告以我开的中药并不苦,才勉强同意试服。服3剂,病愈。

  后来该小儿每次感冒咳嗽,其家长都背负二十几里路来找我治疗,说我开的药小儿能服,比用西药既少花钱,又少遭罪。我每次都用此方稍事加减,服后即愈。

  4、天竺黄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天竺黄首见于《开宝本草》,其味甘寒无毒,主小儿惊风天吊,能镇心明目,去诸风热。可见古时并不主用于痰喘之证。

  至《本草纲目》始论其功能曰: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性。

  《本草汇言》继之曰:天竺黄,豁痰利窍,镇惊安神之药也,李氏曰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竺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

  其实,天竺黄与竹沥同为竹之汁液(天竺黄也是竹之汁液凝结而成),功用自应无其大别。

  天竺黄本草论述者不多,然而竹沥历代本草论述最详。

  《本草衍义》概括为: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为痰家之圣剂也。此段论述简直将竹沥说成是治痰专药。

  《兵部手集方》单用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汲汲,咳而涕唾,嗽出臭脓涕黏者(见《中药大辞典》899页)。

  又《光明中医》1988年第4期载,江尔逊老中医讲述自己用豁痰丸治愈悬饮重症的经过:先用莱菔汁兑药,服后无效,继用竹沥与药汁等量,兑药汁一碗(可见用量之大)服之,三服而愈,并惊叹说:稠黏之痰,既未吐也未下,无形中竟悄然而逝。

  万密斋说:竹沥治痰,如汤泼雪,随泼随消。以上论述虽属竹沥,但前文已言及,竹沥、天竺黄同为竹之汁液所成,古人也认为功用基本相同。所差者,竺黄无寒滑之性耳。

  余曰:悬饮重症,正取效于寒滑,然外感痰喘用竺黄不致因寒滑而引起腹泻,此正优于竹沥者一也;固体结晶,便于保管运输,此优于竹沥者二也。性味甘寒,清热化痰而不伤正气,真不愧为痰家之圣药也。我对竹沥体会不多,然觉用竺黄化痰,确能得心应手。

  按:古人所论天竺黄乃天然生成者,现在的天竺黄似多是人工合成的,不过临床证明,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另外,还有一种天竺黄,是竹子的寄生菌,虽也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但和本方所用不是一个品种,不要弄混了。

  5、桔梗

  桔梗一药,治证颇多,并不限于咳嗽,但无疑是外感咳嗽的常用药之一。复习历代文献,结合现代临床报道,本品有很强的祛痰作用。

  《中药大辞典》谓其功能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

  如《金匮要略》桔梗汤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服,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

  《简要济众方》用桔梗4.5g捣为散,用童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渣温服,治咳嗽喘急不定。后世医家治外感咳嗽方中用之者更多,即不一一列举了。

  现代研究表明,桔梗的祛痰原理类似氯化铵,小剂量时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有鉴于此,我用桔梗时一般以10g左右为宜。

  中医用桔梗,其意主要是开提肺气,并不单取其祛痰,有时即使无痰仍可用之。

  如朱丹溪说:干咳嗽及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宜苦梗以开之……”丹溪所论之干咳,并非指阴虚肺燥之干咳,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其实正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之刺激性咳嗽。

  此时以干咳少痰为主,气管炎性分泌物尚未出现,故正宜用桔梗之开提也。

  6、杏仁

  杏仁功能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为治外感咳嗽喘满的常用药之一。无论古今,治咳喘方中经常用之,本无需多论,但值得一提的是,历代医家和本草著作中论述杏仁之功多偏于平喘。

  如《本经》谓: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

  《药性论》曰: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

  李杲也说:杏仁下喘,治气也。

  就我使用杏仁的体会来看,其平喘作用并不明显,而是以润肺止咳为主。

  若想平喘则必用麻黄,或麻杏同用才能建功(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苏陈九宝汤等)。方中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杏仁降气化痰以止咳,麻黄性燥烈,杏仁性柔润,相反相成,共奏宣肺平喘之功,故古人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

  再以我所拟之前胡止嗽汤来说,方中前胡、杏仁若按方书所论,都有平喘的作用,但实际临床应用中,凡喘的患者都不是此方适应证。

  我也曾用此方去荆芥加麻黄,治喘咳的患者,但只能用于喘之轻症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认为《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下气的论述是比较贴切的。

  唯杏仁内含氢氰酸,中医书籍中也论述其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10g左右为宜(指成人量)。对于咳嗽初起,也可不用。

  又,杏仁有两种,如治小儿患者,不宜用苦杏仁,以免致难服。

  7、白前

  中药里的白前,几乎是治咳嗽的专药。

  《别录》首论白前说: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唐本草》说: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

  《日华子本草》说:治奔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

  《纲目》曰:降气下痰。

  从以上论述来看,白前似乎是治喘之药,但我上面说过,我并不敢赞同,因为我拟的这个处方对于兼喘的患者效果并不好。

  我更赞成《本草衍义》的论述:白前定肺气,治嗽多用。

  《本草正义》说:白前顺气,清肃肺金,是其全体大用,此外别无效力。

  《日华子本草》称其治奔豚肾气,殆因其能降肺逆而推广言之。然白前主治上焦,而不能下坠直降,肾气之治,失其旨矣。我想此论是比较正确的。

  《本经逢原》谓其:专搜肺窍中风水。

  关于这一观点,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絷府在《谈谈程钟龄的止嗽散》一文中曾说:我们曾将白前一两用水煎之,经过三个人的亲口尝试,性是平淡的,味是略有甘辛,没有苦味。

  根据气味的性质,按药理升降浮沉来定其作用。味薄者升,其味略有辛甘者属于这一类。气薄者降,其性平淡者是也。

  如此看来,辛甘者升,能宜肺开壅散邪,平淡者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的书记载白前治肺气壅实,搜肺中风水,是有道理的(《老中医医案医话选》337页)

  从以上散乱的论述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白前是治咳嗽的专药。《本草纲目》在释名中也曾列有嗽药一名,更能佐证之。

  古方有单用本品者,如《梅师集验方》治久咳嗽,单用白前捣为末,温酒调二钱匕。

  也有复方应用者,如《近效方》中治久嗽兼唾血,用白前和桑白皮、甘草、桔梗煎服。

  后来程钟龄在他的止嗽散中采用了此药,更加彰明了其功能。综上所述,我们说白前是治咳嗽的专药,应该没有什么不妥的吧。

  8、紫菀

  对于紫菀的临床功用,《中药大辞典》说:温肺下气,消痰止嗽。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可以看出,其功用大部分也是主治肺经疾病。

  从《本经》开始,历代本草学著作都有该品治疗咳喘的论述,这一点似乎是没什么异议,但对紫菀的气味认定有一定分歧。

  如《本草经疏》说: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逆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也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本草通玄》却说: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可见古人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我个人倾向于《本草正义》之说,录之于后:

  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辛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

  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盘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唯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

  景岳谓水亏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盖恐开泄太过,重伤肺金,又恐辛温之性或至助火。

  要之,虚劳作嗽,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故频频作咳,以求其通,不为开之,咳亦不止,以此温润之品泄化垢腻,顺调气机,而不伤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凉遏抑,滋腻恋邪等弊,岂非正治?

  且柔润之质必不偏热,较之二冬二母名为滋阴,而群阴腻滞,阻塞隧道者,相去犹远。

  唯实火作咳,及肺痈成脓者,则紫菀虽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温,不可重任,然借为向导以捣穴犁庭,亦无不可。总之,肺金窒塞,无论为寒为火,皆有非此不开之势。

  通读此段议论,我想要说的话,也就没有了。

  9、陈皮

  陈皮,原名橘皮,因以陈久者入药为良,故习称之为陈皮。

  陈皮在临床中治证甚多,不独咳嗽一证,正如李时珍所说: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洁古张氏云: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这也是我在方中用陈皮的主要原因。

  上面我曾说过,我拟的前胡止嗽汤,是采用了程钟龄的止嗽散而去掉百部。原方中用的是橘红。

  关于橘红一药,一方面是真的难求,现在用的橘红都是用陈皮去掉内瓤而成,并不是真的化州橘红,另一方面,即使这样的橘红,一般的药店中也经常没有,所以我就直接用了陈皮。

  通过临床应用,我认为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值得注意的是,陈皮易于发霉,用时应选不腐烂变质者,以免出现副作用。

  10、贝母

  贝母一药,临床中治证也很多,并不只治咳嗽,然而民间习俗却都知道贝母是治咳嗽的专药,尤其是川贝母更是出名(反而把其他功能掩盖了)。

  所以关于贝母在治疗咳嗽方面的功用,就不必细论。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贝母分为川贝母和浙贝母两种(浙贝母又称平贝或象贝)。

  按中医界的习惯用法,润肺用川贝,清泻肺热用浙贝,故我拟之方当用后者。同时,川贝的价格也比浙贝高得多,这也是用后者的一个原因。

  还需要提及的是,除上面所说的两种贝母而外,尚有一种土贝母(浙贝也有称为土贝者,不可与此土贝母相混),主要用来治疗疮疖肿毒之类疾患,不能治疗咳嗽等肺经疾病,用时宜注意。

  11、全瓜蒌

  临床上,瓜蒌可分为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等不同用法。当然,瓜蒌也和其他药物一样,治证甚多,并不单治咳嗽。

  因本文只论述外感迁延性咳嗽,故只摘录治咳嗽方面的内容如下:《宣明论方》单用瓜蒌实一枚,去子,为末,以面和作饼子,炙黄为末,每服一钱,温水化乳糖下,口三服。用治小儿膈热咳嗽喘甚久不瘥。

  《鲁府禁方》治咳痰咳嗽,用黄熟瓜蒌一个,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下。

  《本草纲目》说: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重庆堂随笔》说:润燥开结,荡涤痰热……”

  《本草便读》说:性味与花粉相同,唯润降之功过之,故凡上焦郁热,垢腻痰火咳嗽等证,皆可用之。

  《中药大辞典》归纳它的功用说: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以上摘录虽然有断章取义之嫌,但仍能看出,瓜蒌一药,对于痰热咳嗽,痰涎壅盛者,历代医家确实推崇。证之临床,疗效不虚,可放胆用之。但要注意,感冒初起者不宜用此。

  有一次,我的女儿感冒后咳嗽甚剧,说痰较多,我在电话中嘱用此方服3剂,因痰多,嘱加全瓜蒌20g3日后我回到家,女儿说服此方3剂,感觉无效。

  我再详问痰的性质,言曰:似泡沫白色痰,并不黏腻。我说:把全瓜蒌去掉,再服3剂观之。结果服完即愈。

  是知全瓜蒌性质偏润,所治之痰应为上焦郁热,垢腻痰火的黏稠之痰,不是一般的痰。

  在此之前,我习惯用全瓜蒌,此后才对古人必分而用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全瓜蒌)的方法似有所悟。

  12、甘草

  甘草一药,其功能与主治,凡是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故我在这里便不再多赘。只需指出的是,我在这里用甘草,并不单取其调和诸药的作用。甘草除了味甘性缓外,祛痰作用也很好。

  当年我在风西大队当赤脚医生时,为搞合作医疗,我们曾自己作中成药(当时上级要求各个卫生所必须自己制药)。

  轧甘草时,它的细面钻入咽中,既甜又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而且直到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止咳祛痰的成药或小儿止咳糖浆中,仍然少不了甘草浸膏,所以甘草在此方中虽是一味佐药,但仍是不可或缺的,请注意之。

  13、芦根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

  《本草图经》曰:芦根清泻肺热,兼能利尿,可导热毒从小便出,故可治肺热咳嗽痰稠及肺痈咳吐脓血。

  治前者常配桑白皮、黄芩、贝母等药,以清热化痰止咳;治后者常配桔梗、鱼腥草、生苡仁、金银花等药,以清肺排脓,解毒疗痈。

  此外,芦根清中兼透风热,治风热咳嗽可用,常配桑叶、菊花、桔梗等药,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如《温病条辨》桑菊饮。

  我在本方中只用作引经药,故不再多论了。

  本方中各药均为临床治疗咳嗽常用药,表面看来似有重叠之嫌,实则非也。此即集中优势兵力,孙子所谓十则围之之法也。

  此方总结我数十年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只要辨证正确,可以称得上百治百验。
   
因为药味不苦,故尤适用于小儿患者,往往连糖浆都不能喝的小孩,照样能喝下去。一般2~6剂左右即愈,真可谓其妙无比,故敢笔之于此,以告同道。

咳嗽

 

 

 

 咳嗽是生活和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而现下医院对咳嗽的治疗存在着很多误区,过去俗话讲咳嗽难医,这一说法源于温病学派占主导时不顾及中土斡旋所导致的一些慢性疾病难以恢复的现象。

 

  首先就咳嗽的名词解释一下,古人说有痰之谓嗽,无痰之谓咳,这点说法是不正确的,不全面的,因为没有哪个咳嗽是没有痰的,没有痰的咳嗽不叫咳嗽,所谓的干咳是因为太阳不能引精,痰浊闭在肺里面,所以说干咳在外感病中是比较重的,所谓的咳嗽是肺胃不降,肺胃之气淤浊而不降,气机该宣达不得宣达,导致气机冲撞,产生咳嗽。

 

  大家看原文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湮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发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也。”“而胃土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太阴以己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以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性运而阴性滞,理自然也。”“《素问 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也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是咳嗽之证,因于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细辛。大家看,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也于肺则肺寒,现在时下里的很多人,一提到咳嗽,就要吃梨,吃水果,吃清肺的,上火要吃寒凉的,在北京这个地方尤其这样,牛黄清心,牛黄清肺,牛黄清胃,同仁堂这个牛黄系列是害人不浅啊,大家吃着舒服掩耳盗铃,所以说这种危害比较难防范。

 

  其燥热为嗽者,金燥而火炎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燥气旺则手太阴化气于庚金而不化气于湿土,一当胃逆胆升,刑以相火,则壅嗽生焉。然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也。盖肺胃顺降,则相火蛰藏而下温,肺胃逆升,则相火浮动而上热,上热则下寒,以其火生而不降也。缘足太阴之湿盛,则辛金从令而化湿,是生湿嗽,手阳明之燥盛,则戊土从令而化燥,是生燥咳,燥则上热,湿则下寒。究之湿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悟先圣咳嗽之义,自得之矣。

 

  黄元御先生关于咳嗽的这段论述,已经讲得非常明确了,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强调一下,大家看一下用方,姜苓五味细辛汤,这个方子是从《金匮》苓甘五味姜辛汤化裁来的。这个方子立法很好,但是临床中如果用这个方子治疗咳嗽,效果不见得很好,我们知道,临床中的咳嗽多见内伤于饮食,寒饮食入胃,又外感风寒,外内合邪,导致的咳嗽。对于刚开始外感风寒的急症,风寒束于肌表,多用小青龙汤或是桂枝汤的加减,小青龙汤是一种麻黄汤的变法,而桂枝汤的变法,用的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或者以前三七生用的桂枝二陈汤,这个是桂枝汤的变法,针对的病人平时肺胃不降,层次要深一些。一种是外感风寒,内有寒饮食入胃,而脾胃的功能还行,并不是中土虚弱不能化寒湿,所以用到的小青龙汤中没有加茯苓,而对于桂枝二陈汤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种化裁的时候要考虑加茯苓,因为这时肺胃之气肯定虚弱,不是以外感为主的。而这两个方子之后呢,就要考虑脾肺虚这个本源的问题,考虑黄芽汤加减,很多咳嗽用黄芽汤就能治好,而不需要用这些补气耗气的药。如果光清其肺,没有顾及到中土的湿,对于上焦燥热这种情况,川贝母枇杷汤刚开始管用,喝着喝着就不管用了。因为中湿体现出来了,中越湿上越燥,而且还有下寒,下寒一动,就会导致中焦寒湿很盛,气机郁而不达,这时候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外界时令的特点,肝木升达,肝气旺的时候,就会产生木火上乘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看中土是否从湿化,如果中土有湿化,必须要化湿,这时上焦还偏燥,中焦可以用茯苓干姜,上焦还可以用石膏麦冬,但是一定要以中土为本,如果中土寒湿明显的话,上焦再热也不要管,因为上燥是肺胃逆升,之所以逆升是因为下寒,这股阴浊之气不得敛降,阴浊之气不得敛降是因为阳明之气虚了而不化燥,用药就是让阳明气燥化,湿气消散,太阴升,阳明降,燥气自然下潜。我说这些虽然简单,但实际临床应用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从临床上一点一点领悟出来。大家可以根据咳嗽这个病提些问题。过去清朝民国的时候,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因为治疗总针对上焦的燥,上焦的肝胆郁热,没有注重下焦的寒湿,肯定是治不好的,只看到标,没看到本,这样治咳嗽,开始有效,终必无效。

 

  咳嗽的治疗,对于冬春季的严重外感,建议大家以小青龙汤为主,这时候病人有恶寒发热,咳喘。当然,如果病人有虚喘,元真之气不得敛了,这时用炙麻黄,甚至不用,就像小青龙汤加减法里的,若喘,去麻黄加杏仁,这时肺的元真之气不足了,适当加生芪,至于说蛤蚧虫草之类的,记住,这些东西只是暂用的,绝对不能久用,像北京的小儿王,给小孩用点虫草,照样喘,肾气都快掏空了,号称是北京的首席儿科专家已经沦落到卖虫草的地步了。大家今天学了黄元御的这套方法,深入去体会,至少治咳嗽就比小儿王强。

 

  那么,是否有真正的阴虚燥热的咳嗽呢?有,但是现在人肥甘厚味吃得都多,胃阴匮乏的就比较少。在临床上石斛,沙参,麦冬,白芍,当归润肺胃,这些药可以用,但一定要中土成燥化。像石膏这个药,其实寒性不是很甚,石膏,辛,微寒,在上焦燥热盛的情况下,病人口渴喜饮,可以适当用一些。我在临床上,光口渴还不行,还要喜冷饮,喜冷饮不一定就是阳明燥化,还可能是胆火上逆,有些病人喜欢吃凉的,吃了凉的暂时舒服,但过了一会还是不舒服,所以要把握这个度,要问清楚。如果大家在把脉上没有很好的体会,在问诊上就需要弥补它,问清了再回到脉上去体会。现在小青龙加石膏的情况少了, 一般都是小青龙加附子。对于很瘦的人,得病以后由于阴分不足马上就化燥热,这时候可以适当加一点沙参,麦冬,石斛,养一下肺胃之阴。看一下痰液稀不稀,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如果痰稀,还是有寒,身体羸弱的话,又要避免过于温燥的药,麻黄,桂枝,茯苓,干姜都要少用,怎么用,减量用,平常人吃的药量,他吃一半。

 

  大海说,鱼炖虫草针对小儿干咳效果很好,机理尚不清楚。这个我也不好说,单从虫草来说,虫草是补肺肾之津的,虫草性温,对久病虚损的病人来说,确实有很好的用处,但是它激发肺肾的精气,吃久了以后,像我见到的小孩,双尺脉微,吃了两年的虫草会是这种脉象,这就是所谓的皇宫贵族越吃补品的人,体质越差,关于这个方子,对于久虚的人可以一试,但是一般的咳嗽不必这么用吧,我认为,因为对于一般的成人,七情内扰,五脏的精气容易亏乏,对于小儿,他的五脏元真之气还没有亏损,所以主要还是气化为主,在临床上把握住肺胃要降,肝脾要和升,咳嗽就会缓解。对于久咳的小孩,体质已经弱了,这时候就像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样,虚弱下来了,这个时候要开源节流,开源是开脾胃生化之源,节流是节肝木盗泄之流,这时候一定要记住,在临床上要以生芪为主,而不用桂枝,有时候还要用白芍敛肝,让肝木生发之气柔和下来,让肝脾配合着一块儿往上升,而不是单独地升肝,这样肝木之气柔缓了以后,肾水才能渐渐充沛起来。因为水木是一种子母的关系,木气升达要靠水,要吸收水分,像根一样,木气升达必需要肾中精气先升达,木气升达多了以后,肾中元气肯定亏,肝木升达之气相对弱一些,肾水收藏之气就相对多,所以对于久病虚弱,肾水收藏不足的情况下,这时肝木要抑,只抑不补,这个方法适用了以后,肾精就可以渐渐充沛,而不需要补肾精的种种药物,当然,适当用一些肉苁蓉、巴戟天这些引经药,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大家在学了黄元御这个学说以后,桂枝的使用要有所节制,生气的萌发要靠和养,靠虚静,过用这些姜桂温燥之品,燥伤肝的和气,就会反客为主。对于我们人来说,药是客,本来元气虚弱不自守的时候,药物客气应该去帮助它,而不是注重它的浮散,所以过去慎柔五书中讲到,这种病人药量要轻,煮的时间要久,多取其味,少取其气,第一第二煎都可以不要,只喝第三第四煎,煎到第五次清如水时也行。

 

  大漠孤烟问鼻炎的治法,鼻炎也是个慢性病了,鼻炎大都是过敏性鼻炎,受到寒热刺激影响,还有一定的时间性,我们中医看呢,鼻炎是上焦有寒湿的郁结,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虚实,总归是阳虚,阳气郁阻而导致寒湿郁结在上不得开达,每遇到一气旺的时候,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寒湿外露的现象,在临床上这时用姜桂汤效果是很好的,一般是桂枝30g、生姜50g这样用,可以鼓舞一身之气,把一身之气宣达开,病人就霍然而愈了。但是,这个病根原在于脾胃阳虚,水寒土湿,中焦寒湿不化,有时候还涉及到中气不足,如果肺胃之气本来就不足,这时再用姜桂汤去耗伐肺胃之气,刚开始会有点效,然后马上就没效了,还有可能一上来就没效。这是用热药的情况,还有用寒药的,有人治鼻炎一上来用霍胆丸,甚至直接用泄肝的药,像龙胆泻肝汤,凉膈散之类的,也会有效,因为阳气郁遏,像有外敌侵扰过来以后,自身阳气亏虚到一定程度,就要正邪交争,用寒凉药把正气消伐掉了,打喷嚏,流鼻涕等外在症状好了,用凉药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时间久了,土湿木陷这种现象就会发生。所以治鼻炎就要分清,如果病人寒湿很盛,素来体质还行,壅滞重,直接用姜桂汤,加大温阳开寒的力度,另外再佐助白芍之类的,降胆胃之逆,所以应运而生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很多鼻炎上就有很好的效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同样没有扶土的药,所以有些病人就加黄芪,党参,像黄芽汤的意思来治疗,还有两种药非常重要,就是黄芩,天花粉,清上焦火热,阳明火上逆,导致打喷嚏,流鼻涕,下面还是寒湿,还要用姜桂。这个鼻炎呢,用黄元御的理论去解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如何去治,黄芽汤不是治鼻炎的,在黄芽汤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左路肝脾要升,右路胆肺胃要降,这就是一个大方子,为什么有的人开方子都很大,就是因为现代人得病都很复杂,不是那么单一的。

 

 

  问:慢性咽炎久治不愈,有恶寒怕风的症状,上热下寒,要怎么办。

 

  中医讲的喉痹在临床上对应着咽炎,扁桃体炎这些,上热下寒,可以参照乌梅丸这个方义来治疗,上热不妨加芩连,下寒加姜附。

 

  问:咳嗽,胸闷重,呼吸喘不畅,痰不易咳出。

 

  有痰咳嗽秽浊的东西不能吃,以吃清淡为主,痰不易咳出,说明这个肺气不宣已经非常明显了,可以说个方子,人参败毒散(人参,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幼幼集成拿它来治咳嗽,里面用了七八味药吧,全都是宣肺的,为什么咳嗽呢,肺气郁,这点非常重要,呼吸不畅,痰不易出,肺气都不能宣了,这时候麻黄,苏叶,羌活独活,前胡,这些都可以,宣肺的药力量要足够,要不然肺气不宣了,不宣则不降。我建议可以先用小青龙。如果吃肉太多了导致肺胃淤滞而不降,要加降肺气的药,小青龙光用半夏还不够。

咳嗽辨治

 

  咳嗽的辨治

  一,朱进忠辨治咳嗽的思路

  (一)体会:

  1、发病:

  (1)急性咳嗽:是以肺及全身症状为重点,脉象为辅;

  (2)慢性咳嗽以脉象为重点,症状为辅。

  2、季节:

  (1) 春季发病,多风热;

  (2)秋季发病,多燥;
(3)
长夏发病,湿、阴虚痰热加重。
(4)
冬季发病,多风寒、痰饮蕴伏加重;

  3、发病:

  (1)急性发作--- 风寒、风热;

(2)
病程稍久----燥邪失治、邪入阳;
(3)
慢性迁延-------- 痰饮内伏、脾胃寒湿;
4
、体位:平卧咳重,坐起好转,为痰饮蕴肺。

  5、昼夜:

  (1) 早晨起床咳嗽严重,为痰饮夹肝肺气郁;

  (2)中午咳嗽严重,为心肝火旺。

  (3)日晡时咳嗽加重,为胃热、食积不化;

  (4)夜间加重,少痰、咽干者为阴虚肺燥,多痰者为寒饮。

  6、痰色:

  (1) 白色泡沫痰,为寒饮;

  (2) 白色泡沫胶粘难吐,为阴虚饮伏;

  (3)白色粘硬块状者,为阴虚肺燥;

  (4) 白色兼少量红色痰者,为寒痰伤及肺络;

  (5)黄稠痰,为肺热。

  7、脉象

  (1)滑者,为热痰;

  (2)细数者,为阴虚生热;

  (3)沉者,为肝肺气郁;

  (4) 涩者,为阳虚或气滞血瘀;

  (5)虚者,为肺气虚。

(6)
弦者,寒饮或肝邪犯肺;
(7)
濡者,为脾虚或湿盛; (8)虚大者,为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

  8、急性咳嗽

  (1)表邪,必须解表。

  (2) 分清病因、病位,处方用药。

  (3)寒饮作热咳,

  (4)肺燥未养阴,

  9、慢性咳喘

 (1)慢咳多虚实夹杂,虚实多少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2)热痰用清热化痰无效时,佐以温化。

 (3)痰饮阻于胸膈,上为喘咳,心下痞坚,当治中焦。

  二、常用方剂

  1、急性咳嗽:

 (1)风热客肺:桑菊饮加减。

 (2)风寒客肺:麻黄汤加紫菀、前胡、陈皮、款冬花;

 (3)肺气失宣,兼表寒(咳嗽,鼻塞,脉浮)止嗽散。

 (4)表寒里饮(胸闷,痰多,咳嗽,平卧夜间加重,坐立后缓解)金沸草散加减。

 (5)痰饮蕴结,邪入少阳:小柴胡汤加橘红10,五味子10,干姜3,紫菀10,丝瓜络10

  (6)燥邪伤肺:桑杏汤加减。

  (7)营卫不调,脾肺气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紫菀。

  (8)脾肺气郁,肺失肃降:杏苏散加减。

  (9)痰气交阻咽喉(梅核气状)厚朴半夏汤加味。

  2、慢性咳嗽:

  (1)痰气郁结:金沸草散,胸满心烦,咳嗽痰多小柴胡汤。

  (2)痰热阻滞:清气化痰丸或二母宁嗽丸。

  (3)阴虚燥咳:首选加减麦门冬汤。

  (4)久咳及肾,热重,夏重,夜重,少痰,脉沉细,麦味地黄丸。

  (5)肺肾俱虚,湿痰内盛:金水六君煎加减。

  (6)肺脾俱虚,湿痰内盛:平胃二陈汤加减。

  (7)痰阻胸膈,中枢不利:木防己汤加减。

  3、咳喘:

  (1)外寒内饮:首选小青龙汤加减;口干,脉数,加生石膏。

  (2)痰热内蕴,风寒外束:首选定喘汤加地龙。

  (3)痰涎壅盛,上盛下虚:首选苏子降气汤。

  (4)湿痰阻于肺胃:首选二陈平胃散。胃脘痞满而冷,四肢厥冷者,加姜附桂。

  (5)阴虚痰热:首选麦门冬汤加减。

  (6)气阴两虚,痰气郁结:咳嗽遗尿方(柴胡10当归10白芍10麦冬10党参10五味子10半夏10陈皮10青皮10黄芩10紫菀10

  (7)气阴两虚,痰湿阻滞:黄耆鳖甲散。

  (8)心肾阳虚,寒水凌肺:真武汤加减。

  (9)肾气亏损,水饮射肺: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

  我的治咳心路 作者/李浩然

  1、三拗汤:肺气郁闭,肺气不宣而发咳嗽。麻黄最好宣肺药,只要患者无汗,则放手用三拗汤加减,

  喜用治咳几组对药:

 (1)桔梗、浙贝治咳化痰利咽;

 (2)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治咳;

  (3)白前、前胡降气化痰;

  (4)百部、白英润肺治咳,清热解毒;

  (5)蝉蜕、僵蚕疏风止咳。热象偏重,则加黄芩。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咳自汗、恶风.则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

  3.小青龙汤:慢支咳嗽痰多,外寒内饮的则用小青龙汤加减;我阅刘渡舟教授的经验及自己体会,辨证特点是:

 (1)有慢支的病史,反复发作,

 (2)恶寒恶风无汗,

  (3)痰多清稀,必然多痰,痰咯较爽。

 (4)苔白脉浮紧,

 4.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感咳嗽,精神困倦,咳嗽声音低微,面色?白,脉象沉细微,舌苔白舌质淡。

 5.小柴胡汤治咳:

1)咳嗽病程较长,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没愈,多法不显,

2)咳嗽痰少,口干,无发热恶寒,昼轻夜重,

3)睡前咳嗽加重。

 6.玄参利咽汤:疗燥咳的:

 组成:玄参、僵蚕、蝉衣、生甘草、桔梗、薄荷、木蝴蝶7味。

1)玄参宜用较大剂量,常用30~90g

2)痰,无痰,极少的痰,或易咯,或难咯,
3)感冒虽愈,遗留咳嗽,缠绵不愈。

4)在咽---咽痒则咳;

 7.金水六君煎:

1)慢阻肺咳嗽.

2)病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3)四症:咳--咳重,喘---伴有气喘,短----气短气急,痰--痰多。

4)脾肾亏虚,痰饮内伏,瘀血阻滞。

5)掌握两点:一.“脉沉细痰咸

 8.大柴胡汤:慢阻肺.体格壮实,咳嗽气急,油光满面,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实大有力,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哮喘,有瘀血合并桂枝茯苓丸。

  谈治咳经验方 岳老几十年治咳经验总结

  咳嗽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

  一、外感咳嗽,经月不痊而引起慢支,切忌敛镇而强制其咳,否则兜涩其痰,必致久咳不愈.

  1.自制止咳汤,以宣通肺气为主,肺气一宣,其咳可止。用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荆芥、防风、连翘、贝母、桔梗、芦根。四季可通用,

  恶寒甚加苏叶,加苏叶取其辛温发汗,发热甚加麻黄、石膏。加麻黄、石膏意在达汗透表,因为无论寒热,肺不宣通,故终咳嗽,一得汗出,皮毛通而肺气通,其咳即止。此方是从桑菊饮变化而来,故依证也可酌加桑叶、菊花等味。

  2、拟方润肺汤,用沙参、兜铃、山药、牛蒡子、桔梗、枳壳,亦可加入橘红、杏仁、贝母、瓜蒌等。干咳痰粘不爽,与燥咳稍异,属难治。凡咳而痰不出者,肺燥胜而痰涩,燥则润,涩则疏,润肺利气是制方之本。若不知燥痰润肺,反用宣法,越宣越燥,势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涩当疏,则痰粘难愈。为此,

  用沙参润肺益气,马兜铃开豁结痰,是一开一阖;山药滋脾补虚,牛蒡子宣散结气,是一补一泻;桔梗引气排气排痰,枳壳下气降逆,是一升一降,六药合用,虽相反实相成。咳而喉痒加橘红;痰多咳甚加杏仁、贝母;喘者加瓜蒌仁,但必新炒,定喘之力故大,久者不良。

  3、苏子降气汤偏重于喘,用时加枳壳,取其利肺下气。方中需用干姜,不用生姜。咳嗽嘴辣,乃肺之本气虚,干姜味辛,守而不走,肺主辛,以辛补辛,其力甚大。若用生姜,偏于表散,其效反致不显,

  4、止嗽散方治外感咳嗽有殊效,是启门逐寇法,疗效甚好。

  二、内伤咳嗽,新咳在肺,久咳在肾,痰咳在脾,

  1、脾者用六君子汤加枳壳、苏子,或异功散加贝母、白前。

  2、肾者可用河车大造丸,长期久服,自有效验。

  3、虚劳咳嗽,自拟参蛤三七散。用人参一两,蛤蚧四对,三七一两,研为细末。每日服二次,每次二至三分,感冒停服,服时忌绿豆及大凉之品,恐补泻相消故也,一料可吃二月,以冬季服用为好。

  方中蛤蚧,治喘力大,能补肾纳气而兴阳;人参大补元气;三七动药,能活血又能破血,用之开通防滞,与人参、蛤蚧,一补一泻,动静结合,使补而不滞。本方适于老年及体虚之人,青壮年必真虚者故可用之。若瘀血甚者,酌加郁金;若肾虚久咳,可加入紫河车一具,炒炙研粉,增强补肾之力。

  4、创制固本丸。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云苓、炙草、陈皮、半夏、补骨脂、紫河车等。

  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经年不愈,痼疾难除者,用玉屏风补肺气实腠理;治

  其痰多咳嗽,六君子健脾化痰;

  治其虚喘,用补骨脂、紫河车补肾纳气。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也为生痰之本,此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名为固本。

治咳干货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病机关键为肺气不宣,病性属邪实;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病性虚实不一。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 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热,火能灼津成痰。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病久则邪实转为正虚。
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脏自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变化时尤为明显。由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分新久、虚实。

  2.辨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伴随症状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2.1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2.2若咳声高亢,病势急而病程短者,或伴咽痛,为外寒内热即寒包火,或风热引发。

  2.3咳声粗亢浑浊嘶哑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

  2.4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2.5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时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

  2.6夜卧咳嗽加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

  2.7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

  3.辨痰的色、质、量、味

  3.1咳而少痰或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

  3.2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

  3.3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

  3.4痰黄而稠者属热。

  3.5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

  3.6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

  3.7咯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

  3.8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为痰热。痰味甜者属痰湿。痰味咸者属肾虚。

  二、分证论治

  1、 外感咳嗽

  1.1 风寒袭肺 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例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1.2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例方:桑菊饮。

  1.3 风燥伤肺

  症状: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例方:桑杏汤。

  2 、内伤咳嗽

  2.1 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例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2 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例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2.3 肝火犯肺

  症状:上气咳逆

  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例方: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2.4 肺阴亏耗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例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其他疗法]

  1 、中成药

  1.1 咳嗽属热性者可口服橘红丸,每次服6g,每天服23次。

  1.2 热咳者亦可选用蛇胆川贝液,每次服10ml,每天服3次。

  2 、中药针剂

  2.1 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适用于外感风热、风燥及痰热郁肺者。

  2.2 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适用于外感风热及风燥者。

  3 针灸疗法 可选用列缺、合谷、外关、尺泽、肺俞、曲池、大椎、太白,丰隆、太渊等穴位。

  [疗效标准]

  1 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2 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3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治法改进]

  外感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误用则致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邪恋不去,反而久咳伤正。必须采用宣肃肺气,疏散外邪治法,因势利导,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忌用宣肺散邪法。

  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网

  

 

周仲瑛:治疗外感咳嗽的第一要法

咳嗽虽有外感、内伤多类,但总属痰邪阻肺,肺气不得宣通,肃降无权,上逆为咳。且外感咳嗽之中,尤以风寒袭肺为多见。

如张景岳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程国彭亦说: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故治疗总以宣通为第一要着,肺气宣则病邪外达,肺气畅则肃降有权。临证只要排除外感燥热,内伤气火、阴虚,皆可治以宣通。

寒热偏向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宣肺气;寒邪重者则当辛散宣通、温开肺气;若属外寒内热,肺气不利,又当温清宣肃并施。

宣肺药首选麻黄,因麻黄辛散温通,既善于宣通肺气之郁闭,同时又具苦降之性,可平肺气之上逆。

一般多视麻黄为平喘之要药,殊不知对肺气壅遏,宣降失司之咳嗽更为适合。

麻黄辛温微苦,故为治疗肺寒咳嗽必用之药。如能根据辨证要求,分别配伍,更能较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证候而增效。

如配杏仁则增强止咳平喘,配干姜则温化寒痰,配石膏则宣泄肺热,配黄芩则清宣痰热。若实中有虚,肺热郁而伤阴,还可配以沙参、知母;咳喘久延,肺气虚耗,肺失宣降,还可配以五味子散敛结合。

宣肺止咳,临床多以三拗汤为基本方,但必须随症配药方能增效。

通用性配伍可选桔梗、白前、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辨证配药如表寒配苏叶、荆芥;肺热内郁配生石膏、知母;痰热蕴肺配黄芩、桑白皮;咳嗽迁延配百部、紫菀、款冬;咳逆气急痰壅配苏子、金沸草;痰稠量多胸闷加法半夏、厚朴、陈皮等。

《医学心悟》用止嗽散治诸般咳嗽,基本方为荆芥、紫菀、百部、白前、桔梗、甘草、陈皮等七味,自称服者多效。我院曾将其改制合剂,验证观察,其效平平。

经反复修定,药用麻黄、杏仁、桔梗、甘草、款冬、瓜蒌皮、前胡、枇杷叶等八味,命名肺宁合剂,经临床多年大量应用,效果明显,博得病家交赞。

反思所得在于:一是重视了宣通肺气;二是参入了三拗汤基本方;三是用麻黄辛宣肺气,取代荆芥之疏风解表,更有利于治肺。

若陈寒伏肺,更非温散宣通不解。因外感咳嗽,受寒深重,寒伏肺腧,往往逾年不瘥。

此种情况虽不同于外感咳嗽初期,起病急、病程短的一般表现,但审证观舌,仍具客寒伏肺的特点,如痰白质稀、咳而不爽、鼻塞有涕、背寒怕冷、口不渴、舌白、质淡等,其原因多与未能早予表散,或苦寒凉润太过,或素体肺气不强、肺阳虚弱有关。

故治当温散伏寒、宣通肺气,达邪外出,方取小青龙汤,历试多验。咳平后肺虚卫弱者,可用玉屏风散合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李翰卿:细辨咳嗽的27种兼症

主症:喉中啃啃有声。

1.咳而倚息不得卧:是指咳嗽气上逆,睡觉时或俯或仰,倚靠得很高,不能正常平卧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阳虚水逆,痰饮冲肺所致。

2.咳而声重:是指咳嗽声音大而有力。多为邪盛而正未虚之外感、实证咳嗽。

3.咳而无痰:又叫干咳,多由肺燥阴虚所致。

4.痰不易咳出:是指咳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多由燥痰或体虚久嗽咳痰无力所致。

5.咳痰稀而多:为湿痰水饮之证,源在脾而不在肺,由脾虚水湿失运所致。

6.咳血:指咳嗽而痰中有血,或纯粹咳血。多由外感或内伤化热、化火,灼伤肺络所致,或见于肺痈、肺痨等病。

7.痰中血丝:又名咯血,多为阴虚火旺,或肺有燥邪,热扰肺络所致。

8.偏睡:指侧卧一边,能左不能右,或能右不能左,或能俯不能仰。是虚劳骨蒸内热的证候,或见于瘀血咳嗽。

9.黄昏咳嗽:为阴虚咳嗽的主症。

10.五更咳嗽:多为食积咳嗽的主症,以小儿食积咳嗽为多见。

11.冬季咳甚,春夏即愈:多为阳虚咳嗽之主症。

12.久嗽:指咳嗽日久不愈。多属内伤虚劳之咳嗽。

13.新咳:指现得的咳嗽。多属外感。

14.气出或吐痰腥臭:是饮酒伤肺,肺热证之一。

15.咽喉不利:咽喉干燥梗痛,为肺热证之一。

16.口苦干燥:为肺热证之一。

17.面目浮肿:可因风寒侵肺或水饮冲肺所致。若兼见喘嗽肩息,脉浮而大者,多系死证。

18.微受风寒即发喘嗽:多因素体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复感风寒所致。

19.失音:多由久嗽或平素有火,复感风寒,火为寒束,寒中包火所致。

20.频吐痰涎:痰的成因极多,内伤外感,均可导致痰的产生,但以脾虚或湿困为根本原因。

21.身体羸瘦:多由虚劳久嗽所致。

22.咳声清亮:所渭金音清亮。多为偏于火而不兼湿之证。

23.咳而少气:即咳嗽气短,少气懒言。为肺气虚之证。

24.咳声重浊:重浊为土音,若兼痰多不渴,乃湿邪困脾,水饮过甚之证。

25.连声咳嗽:即咳声连连不断,持续时间较长。多见于小儿百日咳,或慢支久咳。

26.胸痛:咳而胸中隐隐作痛。多见于肺痈。

27.鼻燥:多为燥热咳嗽,必

兼咽喉于燥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