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首更好?

 涛涛hc6nrw4ml4 2017-12-25

我来回答。从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的小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以知道,这与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也是词人在中秋之夜喝酒的时候写的。

相比苏词的天下传诵,这首词传播不广: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然而,我觉得这种词更好,更喜欢,家国情怀,男儿心志,都在其中。

辛弃疾其实生于金国,却自幼把自己当做宋人,少年侠士,于耿京义军之中戎马生涯,匹马夺取叛贼首级,然后万里飞渡,回归大宋。其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自期,然而却终于是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

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是送别月亮的,“长风浩浩送中秋”,作者想到的也不是儿女情长、一家悲欢,而是“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担心的还是朝廷沉湎于半壁江山,消磨了北伐之志。“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在这中秋之夜,词人依旧是忧愁不已。其实南宋除了没让他在前线带兵,对他还算不错,一直安排在相对富庶的地方做地方官,俸禄也丰厚,他完全可以优哉游哉于山水之间。

然而,辛弃疾的这首词显示,他即使在中秋喝团圆酒的时候,依旧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心中想的都是万里江山。

相对于太平盛世的苏东坡,辛弃疾的词虽然没有苏东坡境界高,但也有一种深沉的力量,打动人心。

所以,我觉得辛弃疾这首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