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方法教你如何为孩子选择目标院校,定位合适专业!

 抱朴守拙169 2017-12-25

 距离2018自主招生报名时间越来越短,但不少考生对于自己适合上哪一类高校及专业都还没有落定。

那么,应该如何来选择目标院校?如何选择最合适最喜欢的专业?现着重从以下4大方面详细说明,请大家慎重选择院校及专业。

一、定位考虑因素

院校选择之所以非常困难,主要是学子们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考生成绩/院校往年分数线

2、考生获得奖项

3、高校自主招生条件

4、高校限报情况

5、高校优惠政策

6、考生兴趣特长

二、定位步骤

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多,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你是否需要一个神操作?

1、确定自身成绩及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

考生成绩主要看高三阶段成绩平均成绩,对比查看本分数段本校考生往年的毕业走向,在此期间,明确高校往年在本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排名。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轮院校筛选。

2、明确考生兴趣爱好

了解考生特长及未来想要就业的方向,确定第一轮筛选院校地址及优势专业。结合考生兴趣及未来就业方向进行第二轮的筛选。在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基础上,划出具有合适专业的心仪院校,然后综合对比专业的“专业内涵”。

所谓专业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己。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内涵,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第一次选择。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造成的。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地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要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访问高校招生网站,那里会有关于学院和专业的介绍。

3、明确目标高校往年的招生条件

因高校招生简章暂时未出,建议重点参考高校2017年招生条件。在符合招生条件的基础上做第三轮的筛选,在此需要重点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条件每年或许有微调整,具体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4、明确高校限报及优惠政策

在尽量符合招生条件的情况,结合目标院校限报情况及优惠政策,最后确定3—5所目标高校,在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发布后,大家就需要重点关注自己前期定位院校的招生情况。

三、定位策略

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一般建议考生采取“冲稳”结合的策略会推荐考生两类目标院校,一类是要比考生平时学习水平要高一些的院校,一类是跟平时学习水平相当的院校。而不能选择高考成绩要求太高的院校。

选择比水平要高的院校的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地用足考生的“裸考”实力,考分一点都不浪费,有机会上更好的、更满意院校,在考生不特意挑选专业条件下是一个特优的选择方案。缺点是考生可能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存在专业调剂的风险。

选择跟水平相当院校的优点:是比前一种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当然可以说风险也小得多。最大的好处就是争取第一专业的机会大大增加。缺点是很可能会比录取分数线多富余几分,似乎有点“浪费”。特别是在考生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更会感觉如此。

四、定位需要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院校选择前,一定要参考前一年的该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综合评估自身的条件,避免无法达到初审要求。

1、自己获得奖项是否达到高校要求

在每年自主招生报名之际,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奖项类型或者是奖项等级是否符合院校要求,建议大家,在报考前,一定要确认自己的奖项等级。

2、自己所获奖项高校是否认可

很多考生奖项符合了高校招生条件,但是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例如:高校招收发表过省级或者是国家级刊物论文的考生,考生发表过论文,但是不确定高校是否认可自己所发表的论文类型。此种情况,建议在报考前咨询高校招生办或者尽量选择与论文发表相关的专业。

以上是定位院校和专业需要着重考虑的四大方面,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