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平仙回:在度戒中成长

 LH588 2017-12-25

    在昭平县仙回茅坪村,有一座海拔近2000米高的大山,因其形似猪头,当地人叫它做猪头山。猪头山上,山峰叠嶂,灵秀峻奇,古木参天,四时烟雾环绕,一年有2个季度积雪不化。在猪头山脚下,依山傍水住着七八个姓氏的瑶家人,约有3000多人口,以山势流水为线划分行政管理区域,因此,一家兄弟两县而治的情况比比皆是。因为世居深山,远离集镇和交通不便,这里的瑶家人少与外界来往,平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靠自己解决,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些民风民俗。“度戒”便是这里瑶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之一,其中盘瑶的度戒是最有代表性的。
    盘瑶的度戒仪式世代相传,尚存的有 “上刀山”、“过火炼”、“起油锅”等。举行这些仪式,先要择日,仪式3至7天不等。举行仪式时,在村中央的操坪上,搭起一张3.6尺高、3.6米长宽的正方形讲台,一边扎以横木作梯。度师由最年长、最有威望并具有法力的老人担任。
    度戒时,度师身穿道袍带领受戒者登上讲台,以极为严肃的神态教受戒者诵读受戒词。受戒者跟着度师立誓:“活在人世间:为人要正直、手脚莫要多、嘴巴莫要歪、见花莫乱采、见果莫乱摘、不骂村人、不骂父母、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誓毕,度师口中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将燃烧的纸掷入一个装了水的碗里,火立即熄灭。暗示受戒者如有不轨,其命运便如此火。然后,受戒者团身抱膝,从台上勇敢地后滚翻至讲台下铺有的稻草上,四周欢呼声四起,赞扬孩子的勇敢无畏,祝贺又一个瑶山汉子走入了社会。
    然后,度师教受戒者跳瑶族传统的宗教舞蹈,有“双刀舞”、“花棍舞”、“捉龟舞”等。“捉龟舞”俗称度戒舞。相传,乌龟在洪荒之年曾撮合伏羲兄妹成亲,以繁衍人类,故瑶族青年在举行成年礼时就要跳捉龟舞。以训诫后人不要再听乌龟的话近亲结婚,舞蹈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舞者手执双镲,有连声碎击、翻镲、洗镲、抹镲、摆镲等,并随擦声起舞,动作有盘腿、吸腿跳、弓步、蹲转等步法,表现了找龟、捉龟、看龟、挂龟等过程,整套模拟捉龟的动作,使人看到了瑶族人民的诙谐幽默。捉龟队伍的队形变化多样,时而交叉,时而走龟花,时而龙摆尾。舞者个个精神饱满,情趣盎然,舞姿雄浑刚健;室内的鼓声咚咚、锣声铿锵、唢呐摇摆,俨然一座艺术教堂。这是受戒的第一关。
    度戒的第二关,是过火炼。在瑶族,火是光明的,过火炼能使人的灵魂变得纯洁和高尚,人经过火的洗礼,净化人的灵魂、消灾祛难、一生平安。瑶寨旁的操坪上堆起高、宽各一米,长二丈余的硬木生柴,经过几个小时的燃烧后,柴堆变成了一条通红的火炭路,灼灼逼人,令人不寒而栗。度师目光扫视着场上的人群,深深地吸了一口碗中的水喷向大火,火势更旺,然后赤着脚,用脚板往返三次踏过燃烧的炭火,只听见脚下发出“哧哧”的响声,紧接着对受戒者说“上” !在此之前,受教者已经接受过踏炭火的奥妙,因此受教者脸不变色心不跳,只见受教者气定神闲上前几步,抬起右脚在通红的炭火上连踏三次,度师趁机向火中连续喷三口碗中的水,火就水势,蒸起腾腾热雾,而受戒者一切安然无恙。
    过火炼的仪式结束后,度戒人就要接受度戒的第三关:上刀山跳云台,在盘瑶的度戒中,这是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村民们为度戒人搭起一座高3米多的正方形云梯,云梯上架有十多把锋利的长刀。度师手握一条木棍,往云梯上的长刀一刨,片片木屑落地,这说明刀是锋利的。度师目光扫视场上的人群,口中念念有词,深深地吸了一口碗中的水喷向锋利的刀刃,然后赤着脚沿着刀梯一级一级地往上登,旁观者看得心惊肉跳,目不敢睹。受戒者跟着度师赤脚踩在锋刃上了云梯。这时,度师手里的宝剑一挥,受戒者从云台上倒翻滚下早已铺得厚厚的稻草上,被下面的人稳稳托住,就地抛起,齐声欢呼。受戒者落地后,举起双臂高呼:“我成人了!我成人了!”。
    受戒者经过种种严峻的考验,完成了礼仪典礼。按瑶家的说法,他已变成社会承认的新人,从此在社会上有了声誉和赢得了社会地位。    瑶族人的度戒,实质是艰难困苦的磨炼。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地塑造灵魂,才使我们的瑶族能在险恶的环境里繁衍生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