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太阳,走了一年又一年

 孟溪ProbeT连山 2017-12-25
  •   《跟着太阳走一年》  作者:三耳秀才       出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跟着太阳走一年》  作者:三耳秀才   出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
  •   《二十四节气志》  作者:宋英杰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7年10月   《二十四节气志》  作者:宋英杰   出版:中信出版社  时间:2017年10月
  •   《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  作者:肖复兴    绘画:林帝浣  出版:  广东教育出版社  时间:2017年8月   《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  作者:肖复兴   绘画:林帝浣  出版:  广东教育出版社  时间:2017年8月

  雷云茜

  小雪已过,大雪即将来临,过后就是冬至。不知不觉间,一年就要过去了。如此想来,我们跟着太阳走了一年又一年,节气与生活多么亲近,也许只是普通如我留心不够。

  其实,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节气”作为意象并不少见,无论是古典诗词中的咏春叹秋,还是现代影视文学中关于节气的文化心理暗指,都展现了历代文学艺术家们对节气文化的深刻体会。新近出版的文化随笔集《跟着太阳走一年》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位书写,在书中我们可以与作者一起体验季节的变幻与生活的变化,也一起体会“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古代历法的特殊文化内涵。

  在现代都市人眼中,“二十四节气”似乎仅仅成了日历中一个记录时间的标注,人们更关注的是天气,“阴晴雨雪”的天气状况才被认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跟着太阳走一年》中,节气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它们传达了“老天身上那带着中国远古印迹的旨意”。

  作者三耳秀才给自己定位为“客居都市的异乡人”。在快节奏生活的现代城市中,作者始终保持文化人的敏感和敏锐,他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细致地记录了日常生活中与节气相关的细节。譬如,“立春”时节,他重温电影《立春》,有了励志的联想;“雨水”“龙抬头”,他会去理发、买书,“创造”生活的意义;“惊蛰”生病谈养生;“清明”回老家祭祀探亲;“谷雨”访友送书;“夏至”品梅;“立秋”发呆;“冬至”如年归家聚餐……经历着季节的冬去春来,感受着气候的变幻莫测,细细品味着人生的微妙变化。这种叙说与关注,是作者这种“有心人”对城市“慢生活”的一种体悟。

  用“客居者”的眼光写江南节气,是一种独特视角。对客居城市的民俗习惯、地方特色和历年来的发展的点滴记录,都体现出作者虽是外来人,却是十分留心和寄情于“江南”这个现居地的。同时,作者虽然身处江南城市,却又常常心怀北方的故乡。这种“乡愁”在《清明清明,我们为什么一年需要一个清明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者春节不回家,清明时却回到了河南老家扫墓。当地有“跟先人说话”的习俗,对着墓碑叨叨絮絮的这种“对话”实则是对近期生活的反思和总结。

  作者也自称是“生活在城里的农人”,他对“二十四节气”的关注也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一次深情回望。如在《小满:中华有麦,江南有水》《芒种:一时芒(忙),千年稻(道)》等篇目中探讨了小麦、水稻等粮食与历史的紧密关系。又如书中“立春三日,水暖三分”“雨水生百谷”“小满不满,干断思坎”“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谚语的搜集,是对民间智慧的记录和总结。节气中的民俗更是丰富多彩:“春分”祭日,赞美太阳带来的光明和温暖;“谷雨”关乎“文字”,祭祀造字的“仓颉”;“立夏”结绳、吃鲜、斗蛋,祈求夏季的平安健康……这些节气民俗不仅体现了我国千百年来的民间文化,更表现出先人们洞悉自然规律,敬遵时令的大智慧。

  除了用“节气”主线贯穿光阴,该书还对古今节气诗词歌赋、电影歌词等进行了搜集和引用,摄影作品的加入也让旁枝部分相当丰盈。

  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题词:“太阳是老大,给我们一切,包括生命的光辉。”他对“太阳”的赞美,亦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赞美。从书中缓缓走来的,是一个放慢节奏生活的城市人形象,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耕文明的赞美。

  合上书页,回味着书中关于节气、关于生活的细腻书写,默默决定:从明天起,也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慢行者。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

  相关阅读

  《二十四节气志》

  这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的潜心之作。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时光律动,草木枯荣,《二十四节气志》为你讲述节气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未完待续”。

  《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  

  二十四节气,让一年有了分明的四季,让一草一木有了和我们相互认知和彼此相通的感情。作家肖复兴的清朗文笔,赋予岁时节序浓郁的文学色彩!林帝浣的淡彩浓墨,描绘山川花鸟灵动的物我情长!南腔北调,一笔一画,独具的中国滋味和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