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的优势在哪里?

 陈妤菲 2017-12-25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价值投资理念的时间。我混迹中国股市也有二十四年了,从1998年开始就学会了怎么不在股市输大钱,但真正到了创办伊然基金才学会怎么样通过长期价值投资在股市赚钱。之所以把我将自己的投资心得分享给大家,其实真正的动机是通过写作和思考来提高自己,漫长的投资岁月有些经验积累,有错误判断的教训,也有自己掉下去的坑,我想慢慢总结归纳成为简洁可靠的理论体系,未来支撑我们的投资和大家一起进步。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投资的优势:我认为投资者的真正优势在于长期投资方向正确。既然是谈方向,我们就先点评一下刚刚出炉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带来的方向性变化。

     会议内容我就不再赘述了,关键点在于对下一阶段经济工作部署的核心任务被反复强调,保证增长质量成为核心。而且防范金融风险意味着货币政策温和收紧,财政政策有方向性改变,财政不单单依靠基础建设投资托底,而是会培育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转移。

      在上期头条文章中我们从“突围增长困境”分析了这个方向,能走出去的中国强势企业会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在特朗普减税大背景下中国应对方案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本质上产业升级智能制造就是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这块是2018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另外降低成本也是关键,中国不会和美国日本比拼减税力度,中国有降低成本的空间:在电力、煤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原材料成本控制上会通过改革来推进。所以投资方向变化上想提醒一下大家:如果2016年、2017年是上游原材料成本涨价恢复利润,2018年和2019年为先进制造业出海开路的话,高端制造业必然跑赢传统制造业和周期性行业。

     2018年还是赚高质量增长的钱:环保、高端设备出口和大型央企挖潜改革。在货币政策逐步偏紧的情况下,仍然不会有概念股和小票的大机会,这个大方向投资者不能打错了。

      这就是我们对长期方向把握的基本运用的一点,长期投资赚钱先决条件就是要前瞻性地找到正确投资方向:

       金融市场上专业机构汇聚了大量的顶尖人才、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还有遍布全球的信息渠道、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第一手跟踪资料、积累几十年的数据库和对市场穿透性研判、长期规模交易培养出来的经验等等一系列优势,散户或个人投资者的装备只有小米加步枪,要持续打败机构最大的只可能靠运气,很难有捡漏的机会,市场几乎不会出现你挖掘出来而机构还没有看出来好的机会。但由于专业机构会有系统性问题,迫于客户和每年计算收益的压力而不得不大量精力花费在博弈短期机会上,长期方向和战略会有偏差,会忽略掉现在还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一块才是个人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的机会。

      短期市场有效,长期市场部分有效,这中间的缝隙就是机会。短线个人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是干不过市场的,因为股票市场短时间内是非常有效的市场,消息一出来买家纷纷出动很快就把利好的预期打满了,任何有用的新消息都会迅速体现,短线只有在疯狂牛市,猪都在天上飞的时候赚新进来的韭菜的钱,未来几年都不可能有什么疯狂的全面牛市,做短线那是输钱输得更快;

       很多个人投资者者也认可长期持股的理念,但在中国个人投资者样本统计中,持股超过2-3年的投资者收益率并不理想。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是因为买的股票严重亏损不肯认错而被迫持股,他们不是长期持有盈利而是长期持有亏损。

      长期投资比拼的是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价值体现,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是站在未来看现在。投资家孙正义就是很极端的案例,他三十三年的年投资回报率达到令人惊叹的45%,他的成功就是靠前瞻性:通过世界性的视野看清未来全球高速发展的赛道,先看发达国家的搞什么产业,看到美国做起来后在日本去投资,然后转战中国和印度。1981年软银还是卖软件的,1996年投资雅虎,2001年投资8000万美金投资阿里巴巴马云,最后投资回报880倍;2004年他拜访乔布斯强烈建议做智能手机,由于种种原因他投资不了乔布斯,但要求乔布斯做手机的话他要在日本卖,为了能卖出乔布斯还没有做出来的手机,孙正义并购了日本第三大运营商VODAFONE成为苹果手机在日本销售代理。2013年孙正义认为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到顶峰,手机业务增量从过去的30%开始下降到7%,他重新选择赛道布局了IOT——物联网和智能机器人。他大手笔收购了ARM认为在物联网时代都必须向芯片垄断厂商交税,又一次站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图 孙正义和乔布斯

       长期方向性正确是投资第一要因,巴菲特的前瞻性和穿透力在于企业层面长期持续竞争力增长,孙正义则选择产业变革中成长最快的领域龙头。两者看起来似乎风格迥异,但本质都是对长期发展格局的超前认知。作为专业投资者只有前瞻性地把握经济变革、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发展前景,超前性地布局成功概率最大,增长机会最确定的公司或者行业,用长期投资的逻辑战胜短期市场的有效性,才会有长期持续制胜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熟企业居多的二级市场,仅有长期方向性正确的关键还必须有对产业爆发时机的把握,已经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公司能做成事情。以电子半导体产业为例,中国的发展阶段与美国不同,电子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全球虽然有统一认识,就像我图中显示的那样,未来2-5年最快的的确是物联网平台和智能机器人,但中国在这个产业占据的价值链哪个部分呢?肯定和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的优势部分是封装(比较低端)、零部件模块化和下游应用快速推广,未来会向集成和服务转移,芯片设计和高端我始终认为中国拿不到制高点,这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没办法。

图: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周期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腾讯和阿里巴巴,物联网时代中国的伟大企业会落实在专网通信、工业物联网和汽车智能驾驶上。先发企业还是以生产加工为主,后发企业龙头应该是以服务特别是后续企业互联网服务为主,投资要有先后顺序。投资的产业时机把握则更需要专业的判断,我们知道了长期方向正确的好处,当先进性产业还未决出胜负,还不知道竞争格局,哪一个是真正的龙头垄断哪一个会被淘汰出局看不清楚的时候,长期投资就变成了“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我这里也是猜个大概,不构成投资建议,但通过对方向性和可能性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结合投资时点等待风口的到来。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一家深度布局物联网的公司,就是站在产业爆发风口且全方位布局的优质企业,虽然目前市场估值偏高,但公司的长期方向靠谱,值得关注和研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找机会投资。


​​​​

以下为付费阅读内容


     日海通讯(002313):公司是国内通信配线网络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润良泰物联网产业基金接手前实际控制人王文生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15年以来公司并购动作不断,先是收购物联网模块厂商龙尚科技,目前又拟收购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模组厂商芯讯通,全球物联网模块龙头雏形初现。公司还入股艾拉物联并本地化其云PaaS 平台能力,与慧与就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产业布局居业界领先。

      公司商业模式为以资本+运营商资源驱动全球优质物联网产业技术嫁接日海全国销售网络和生产能力,完成产品销售和商业闭环。在此模式下,公司吸引了物联网和运营商领域一大批优质的人才加盟,力争做国内物联网龙头。看好公司的商业模式和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我们认为公司是否能在物联网行业成功落地优质项目还有待观察,且物联网行业竞争格局尚不清晰,当前公司估值过高,建议等待具体收购落实后收入增长进入良性通道再考虑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