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二十里,曰和山①。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②。实惟河之九都③。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④。吉神泰逢司之⑤,其状如人而虎尾⑥,是好⑦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⑧。泰逢神动天地气也⑨。 凡萯山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熏池、武罗⑩皆一牡羊副⑪,婴用吉玉⑫。其二神用一雄鸡⑬瘗之,糈用稌。 注释:①和山:指六羊山。和指羊。同时又称泰山。 ②无草木、多瑶碧:游牧部落、住着老龙河氏族。 ③河之九都:九条支流汇合之地。 ④苍玉:指羌夷。 ⑤吉神泰逢:泰山氏部落。吉,指部落;神,指氏族;泰逢,指泰山。 ⑥人而虎尾:定居的胡夷,即游牧夷。 ⑦是好:之前,原先。 ⑧出如有光:迁集镇于阴门。有光,读幽光,指阴门、北门。今称下汤镇。 ⑨动天地气也:本泰北犬夷。动,指本,原本;天地,读泰狄,指泰北;气也,读犬夷。 ⑩泰逢,熏池、武罗:泰山、井池、武僚这些氏族和部落名被用做所在山的山神名。 ⑪牡羊副:要求用玉坠祭拜。牡,指玉坠;羊读贺,在此指拜;副,指要求。 ⑫吉玉:指璧玉。 ⑬雄鸡:读珣珏,指软玉。 译文:由石人山往东二十里,是六羊山。西面是游牧部落,住着老龙河氏族。这里实际是就条支流汇合之地。这座山有五个山峰,九条支流汇合,向北流入沙河,河畔住着羌夷,是泰山氏部落建立的区域。泰山氏是定居的胡夷,原先居住在伏牛山南,后迁集镇于阴门,泰山氏本属泰北的犬夷。 综观伏牛山山系,西自白云山,东至六羊山,共五座山,延绵四百四十里。祭祀泰山、井池、武僚要求用玉坠祭拜,掩埋则用璧玉。其余二山神用软玉掩埋,食物用荞麦饼。  被译为神泰逢的六羊山泰山氏,今已由牧民转为农业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