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牒化作《红楼梦》

 风干了忧伤hmsh 2017-12-25

“《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

“ 宝玉者,传国玺之意也,即指胤礽”。

————蔡元培

明 玉牒馆

玉蝶化作《红楼梦》

这是清代玉牒中的故事;登上太和殿,他是英俊年少的帝王,走入“怡红院”,他是《红楼梦》里最美的情郎。

玉牒在古代有三种:一是告天文书,写刻于简上,装于饰玉的盒匣中,称玉牒。

二是释典道经,刻金丹之书,盛以云锦囊封,称玉牒金书。

以上两种虽称玉牒,但并非刻字于玉上。

而古代真正将字刻于玉上的玉牒,是用来记载帝王皇族谱系及皇家重大事件的。《宋史职官志》记载:“宗正寺修纂牒谱,其别有五,其一曰皇帝玉牒,以编年之礼,序帝系而记暦数”。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吴都赋》中记载:“鸟册篆素,玉牒石记”,张铣注:“玉牒,石记,皆典册类也”。早年间是将文字刻于玉简之上,编辑成册,称玉牒。除去皇家,平民百姓乃至官员是不允许在玉上刻字的,否则有欺君之罪。

玉牒

而《红楼梦》全书几十万字却都刻在了玉上。

《红楼梦》开篇写道:“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即补天遗石。

接下“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在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此即幻石成玉,刻玉成牒。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作者巧妙的将《红楼梦》镌刻在玉牒上,告诉读者:故事发生在皇宫中!

金匮

玉牒至明清时即用朱砂、墨书写于册,仍称玉牒。

清代玉牒是至今保存最系统,最完整的皇族族谱。在清代每十年续修一次。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将玉牒缮写三部或两部,其中一部存于皇史晟。

玉牒以帝系为统,按长幼排序。按宗室、觉罗分记黄册、红册。又按男女分记,并各有满汉文本。

清代玉牒又分玉册、金册和银册三个级别;凡太皇、太后徽号、尊号用玉册。册立皇后、皇妃、贵妃及其福晋,亲王世子及其福晋,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等用金册。册封郡王长子、贝勒爷爵位等用银册。

金册

《红楼梦》中将玉册、金册、银册演变成正册、副册又副册。将这“一段故事”写于“玉牒,石记”,本可称《玉牒记》,为遮人耳目称《石头记》。

《红楼梦》通过描写宝玉与身边女子的悲欢离和,揭露康熙皇帝的九子争嫡。争嫡即争帝,争的是两块石头;一是传国玺,二是玉牒。

胤礽皇太子亲朝理政近三十年,比雍正皇帝执政时间多一倍,这一切都有玉牒记载。而雍正皇帝的继位什么凭证都没有,康熙连一个亲笔字都没留下,怎不让人生疑?

何况雍正年间还发生一起私藏玉牒底稿案件,主犯正是雍正皇帝的舅舅隆克多;他是佟国维之子,康熙皇帝孝懿仁皇后的弟弟,雍正登基前任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手中握有兵权,负责京师九门、畅春园及宫禁警卫,正是他拟了传位诏书,扶雍正登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十三日,康熙病危,召胤禛、胤祉、胤祐、胤異、胤禟、胤?、胤裪、胤祥八位皇子及隆克多来到病床前交代遗命,戌刻去世。隆克多当即宣佈康熙遗诏,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皇帝位”。

由于这一诏书无从知晓,于是雍正篡位的流言四起。其一说是:胤禵原名胤祯,与胤禛的“禛”发音相同,字型极其相近,因此雍正在宗人府保存的玉牒上,把胤祯的名子改成了自己的名子,取而代之作了皇帝。后人在玉牒上确实发现胤禵的名子被改动过,更加深了人们的怀疑。

玉牒

还有一说是隆克多将遗诏上的十四子的“十”改成了“第”字。还有说康熙遗诏干脆就是雍正自己编造的。总之,认为雍正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名字镌刻于玉牒之上。而隆克多私藏玉牒底本,这对雍正无疑是一心头重患。

雍正四年(1726年)隆克多代表大清政府与俄国正进行边界谈判,雍正突然招回隆克多,诸王大臣历数隆克多罪行四十一款,其中就有“私抄玉牒在家”,有“欺罔之罪”。雍正五年(1727年)隆克多被囚于畅春园附近,次年六月死于囚禁地。加深了雍正是假皇帝,玉牒是假玉牒的猜疑。

《红楼梦》中的女人们也为入玉册而争斗;贾宝玉是胤礽太子的化身,他的婚姻决定了他身边女子的命运。他的太子妃即是将来的皇后。为此王夫人、王熙凤竭力将自己的娘家人薛宝钗安插给宝玉作“王妃”。

在金钏跳井,宝玉挨打后,宝钗劝哥哥,结果薛蟠急了,兜了他们的老底儿,说:“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前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王熙凤临死最不能暝目的,就是自己倒底入了玉牒玉册没有?《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四回写道:“琏二奶奶的病有些古怪,从三更天起,到四更的时候,没有住嘴,说了好些胡话,要船要轿,只说赶到金陵归入什么册子去。”

“宝玉道:‘这也奇,他到金陵作什么去?’袭人轻轻的说道:‘你不是那年作梦,我还记得说有多少册子?莫不琏二奶奶是到那里去罢?’”王熙凤为玉册“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石头记》是胤礽的皇权宣誓书,是对雍正假皇帝的讨阀书、控诉书!“假作真时真亦假”,历史的悲剧是:真的被毁灭了,假的正在横行!高锷深懂《石头记》中的玉牒之意。将《石头记》这一“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改续成言情小说《红楼梦》。

奇石图

玉牒化作《红楼梦》,江山逝去不可追。怡红快绿又东风,往事如梦难忘弃。切莫道,云海迢迢难寻觅,我分明见你晴雯万道化长虹,百花落去,为你披上霓裳五彩衣。那一瞬,我飞到你身边,你为芝兰我为石,只为贴着你的芬芳温暖着你。姹紫焉红开遍时,为你歌一曲,愿作相绕双飞蝴蝶不分离。海誓山盟刻玉上,红楼一梦动天地。

皇史宬

《红楼梦》!那镌刻在玉牒上的故事,那倾诉不尽的爱,那倾诉不尽的恨,那倾诉不尽的知音,那倾诉不尽的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