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沙漠(2000) 5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台湾老牌歌手欧阳菲菲的招牌歌曲,被哥哥拿来在演唱会上秀一回,无非是因为歌曲的热情和演唱会的主题如此的合拍。以前听过其它艺人翻唱的版本,Rock味十足,哥哥的演绎则是优雅与硬朗并肩。他把歌词中的'我们俩的爱情 就像热情的沙漠'唱成'我们俩的热情 就像热情的沙漠',想必是故意为之。副歌部分的演绎是我的最爱,哥哥抬手召唤舞台角落的chorus合声,这样的细节在歌手的演唱会上并不多见,不仅是一种舞台的创新思路,也是在突出歌手与chorus之间你唱我合的亲密无间和无法或缺。在幽暗灯光下,歌曲间奏的轻柔漫舞,哥哥仿佛又把我们召唤到了那一年的[阿飞正传],一样的自恋,一样的骄傲,一样的优雅,不一样的只是现在的他,是在做他自己,我们却在这两人身上折叠了重复交替的影象。 大热(2000) 5大热 从88年的《想你》开始,哥哥自己的作品累计也有了数十首,他的创作秉承了他“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所以我几乎找不到他作品里我不喜欢的歌曲,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大热》推出前,我一直定势的把哥哥看作只会写中慢板歌曲的音乐人,即使[陪你倒数]里破天荒的快歌《寂寞有害》,也不是他所有作曲中出挑的好作品。但是哥哥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敢于挑战和突破,紧接着在2000年,他又立马推出了另一首快板的歌曲《大热》,直待听到了《大热》,我才完全被他给折服。 要说到这首歌的精华部分,无疑是副歌部分的旋律和配乐,在听唱片里的《大热》时,或许两耳只被哥哥的声音给吸引住了,但是去听一听《热情演唱会》的CD,演唱会开始的前奏overture就是部分引用了《大热》里副歌部分被哥哥着实淹没的出色片段。极端急促的抑扬有序的小提琴声,震撼落力的打击乐,一节古典与现代交错的华丽乐章,构成了《大热》的高雅与放浪。2000'的《热情演唱会》,哥哥高姿态的站立在渐渐提升的升降台上,红色的灯光背景仿佛是燃烧的空气,地下直窜的人造风肆无忌惮的拨弄着他的长发和衣装,此情此景……无疑是赤道重叠一刻的海市蜃楼,让人流连不已。 惊艳张国荣(8)-4月27日 Quiet 身如浮云,心如止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人们总会回忆一些过去的事情,对发生过的事情久久不能忘怀,曾经那些令自己后悔不已甚至抱憾终生的事情,我们习惯拿来自我安慰、自我疗伤,对自己说“忘了吧,还有明天。” 但是,真正能忘掉的会有几个?这就是人类的弱点,有些人对某些事总口口声声说不在乎,越说自己不在乎却是真的很在乎。也许记忆的痕迹真的能够随风而逝……可是,你是否能够忘记这曾倾注你全部情感的一点一滴?亦或曾经释放的真挚感情会不会不留下丝毫遗留的痕迹就消失在你我的内心?纵然它是风中的落叶,也要为它留下风的痕迹。 你在何地(1987) 2 Summer Romance 有一种前奏会让人一听就欲罢不能;有一种前奏仿佛被涂抹了伤感的药剂,在听者的心里顿时引起化学反应,《侬本多情》如此,《你在何地》亦如此。如果你想身临其境的体会歌曲里表达的思念与痛楚,试着在漆黑的夜里仰卧在床,放眼着屋檐下的天花板,是否会有层抹不去的记忆在慢慢的苏醒,慢慢的靠近??? '夜 天花板有这段戏 总关不上心里的放映机 你 夜幕中只有你 飘过 再掠过 再记起…旧地 偏不可以再遇你 好比失去焦距的摄影机 你 为什么不见你 只有这耀眼繁华地' 潘源良的词充满着想象和穿透力,卢冠廷的曲在幽怨中渗透着心不甘、情不愿的空虚和无奈,蜻蜓点水般若隐若现的钢琴主旋律伴着简单的配乐,在空洞中集聚着寒冷的气体,正在不断的凝结,与唱片名称[Summer Romance]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爱(1988) 3 Virgin Snow 让我开始注意到这首歌,源于那场跨越97'演唱会,那段巧妙编排的《红颜白发+最爱》的Medley,比起88百事演唱会的欧洲古典宫廷服饰,更让我印象深刻。这首藏在[Virgin Snow]最末的一支歌,是这张唱片里面,我的“最爱”。曲:李宗盛 词:郑国江 曲:顾嘉辉 强强联手的组合打造出了这首独特风格的歌曲。在97跨越演唱会上,哥哥截取了歌曲副歌部分拿出来演唱,而整支歌曲的最出彩部分正是它的副歌。前半段的旋律宁静的象一面湖水,后半段的副歌的节奏却又象翻卷不息的海浪,尽管如此强烈的落差,却被衔接的极其合理,这无疑要归功于顾老的编曲功力。郑国江的词有一个特点,他不会用华丽煽情的词汇来表达意境,他的词通常都是些简简单单的单词拼凑起来,可是他妙笔生花的神手总能够把这些普普通通的词词句句臆造出最动情最细腻的情感故事。'恨事遗留始终不朽 千金一笑潇洒依旧 对对错错千般恩怨 象湖水吹皱 曾被爱过痛过的我 曾被爱过痛过的你 原为了要我与你遇见 再度分开' 爱过了,痛过了,走过了,活过了…… Red 1996年横空出世的大碟[Red],是哥哥音乐生涯的里程碑,也是新旧荣迷的分水岭。有些习惯了89告别前早期音乐风格的荣迷对哥哥的突然转型适应不了,因而渐渐的行而远之。也有一些老荣迷对哥哥音乐风格的大转变鼓掌叫好,同样的付出却能够换来不一样的哥哥,这样的便宜谁不想占啊! 看到很多BBS上评选哥哥的最出色唱片,我看到的结果几乎不是[Salute]就是[Red],这两张唱片几乎代表了他两个时代的巅峰之作。[Salute]的成功不难想象,因为它几乎集中了80年代香港经典歌曲之大成,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喜欢[Salute]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否定了那个时代的音乐。当然这离不开哥哥出色的演绎,毕竟是珠玉在前,如果发挥的不好,估计会惹来众人耻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可是,无论是歌迷还是音乐界的专业人士,都对哥哥的[Salute]赞不绝口,甚至有人把该唱片评价为华人音乐历史上最出色的翻唱专辑。10首翻唱乐坛资历几乎高于自己的歌手的代表作,哥哥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要形容[Salute]——怀旧、经典、主流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Red]就完全相反——前卫、独特、另类,它并不是大众轻易能够普遍接受的风格。我不是在自卖自夸,能够接受[Salute]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如果你能够听懂[Red]这张唱片,那么你的音乐资历一定不浅,至少我相信你听的音乐风格广泛而且品味不错。[Red]——在我的眼里,是香港乐坛的一株奇葩,它绝对不是商业化音乐制造流程中的产物,必须一首首歌曲轮序地听下去,才能够慢慢品出它的味道。整张唱片风格统一,首首歌曲却又各自精彩。[Salute]虽然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要是让我选择哥哥的最佳唱片,我会毫不犹豫投[Red]一票,因为这个里程碑是完全属于张国荣的。 红(1996) 5红 按照逻辑推理,那个写过《想你》《风在起时》《红颜白发》《夜半歌声》的男人,我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红》的作曲人一栏会刻上他的名字%¥#·^@!%*&%$#@ 我想很多荣迷当初的惊讶程度也绝对不亚于我。如果要说,《红》之前的哥哥在音乐上给我的印象,那么我可以概括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偶尔能够写几首歌曲,作曲功力还有发展的潜力。在《红》推出后,我立马被他服的一楞一楞的,6年的沉寂原来可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到如此程度,从此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如此评价:一个优秀的音乐人,风格多变,善于突破自我。我几乎无法把《红》里的哥哥和89告别前的哥哥联系起来,我相信这是时间积淀过程中的磨练和成果,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 《红》有三种颜色。 [Red]里是“鲜红”。 诡异、神秘的前奏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拉开包裹在一层层帷幕后面的真相,《红》里哥哥的声音,是媚惑的,是沉溺的,是暧昧的,是迷幻的,是欺骗的。C.Y.KONG的编曲给旋律加入了浓重的飘浮感和沉重的下坠感,仿佛给人下了迷魂药似的头重脚轻。林夕的词围绕着“红”的主题,揉搓了颜色、情感、生命的元素,'红 象蔷薇任性的结局 红 象唇上滴血般怨毒 红 象年华盛放的火焰 红 象斜阳渐远的纪念' 红===张国荣 1997'跨越演唱会里是“酒红”。 充满华丽、动感,长达2分多钟的前奏吊足了在场观众的胃口,随着一声轰隆,闪亮的灯光打在了站姿高雅的哥哥身上,只见他双手环绕身体,仿佛一株蔷薇等待着绽放在高台,仿佛一个高傲的女人玩弄男人于股掌中,嘴唇涂抹了鲜红的唇膏,双脚踩着高高的红舞鞋,台下一片惊声尖叫。整支歌的演出长达有7分钟之多,却没有让人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舞蹈编排的动作妖媚到让人窒息,他的自摸,用在别人身上或许猥琐不堪,可是他做起来却是充满了诱惑和享受;他的走姿,轻柔中带着挑逗和放浪,让人不忍去打扰和插足;他的手指,拨弄着虞姬的兰花结,仿佛轻轻撩动着旁观者的神经;他的探戈,眼神中流露着迷离和沉醉,踩踏的舞步轻柔、优雅,舞的轻飘、自然、飞扬、美丽。两个男人,竟然可以舞出如此的境界,就象是隔着盛满红酒的高脚杯,窥视着上帝的禁果之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