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往今来看生活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昵称41082923 2017-12-25

古往今来看生活: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从生活的内容和实质的角度来看古往今来,并无不同。古代的人怎样生活,今天的人还怎样生活。所以我们生活内容就是16个字,“喜怒哀乐、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这个16个字。你只要推开一看,哪一个时代的人都超不出这16个字。古代的人要面对这16个字,我们也要面对这16个字。

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的本质是延续的。在我看来,生活的内容,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变过。“喜怒哀乐、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老病死”,古人怎么去做,我们今天人还怎么去做。东方人怎么样,西方人还是怎么样,没有人能够超过这16个字,所以生活的内容都是一致的,但是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传统与传统的不同关键体现在生活的形式感的方面。所谓的生活形式感就是这些内容究竟是怎么安顿,这是一个根本。一种好的生活就意味着生活的内容跟形式完美结合的生活,这就是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常常讲圣人。最近这几年孔子很流行,因为讲孔子的人很多,捧孔子的人很多,同样贬低孔子的人也同样多,贬低者常常是这样的心态,我也是人,孔子也是人,孔子又不是神,凭什么孔子就是圣人,我就是普通人,我每天干的那些事,孔子哪天不干。饮食男女他一样不缺,怎么他就是圣人,我怎么普通人呢?内容都一样,你跟圣人的生活内容都一样,吃喝拉撒,孔子哪样不要,都得干。那孔子为什么那个样子,我们为什么又是这个样子。关键在于如何安顿这些内容的形式感的不同。优雅和鄙俗、高贵与凡庸最大的区别就在生活的形式感不同。同样是吃个饭,怎么有的人吃成这个样子,怎么有的人吃成那个样子。有的人吃饭,他在你旁边吃饭,你都吃不下饭,真的恶心到这种程度。而有的人吃饭,你觉得就像是艺术品一样,但是这样的人我估计没有见过多少人,人家优雅。

生命的路上,耐心使你获得力量,耐心使你认清方向;耐心使你坦途疾进,耐心使你少遭波浪。寻着古往今来的路,在耐心的帮助下看生活。让我们手握耐心给我们的耐得寂寞的意志和品质,脚踩耐心给我们的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载着耐心给我们的永不服输的信念,向生活中的成功,出发吧!

朱熹说:“大凡事只得耐烦做将去,才有烦心便不得。”意思是,遇事只有耐烦去做,怕烦就做不成。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的三个人才,前来拜见曾国藩。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半个时辰过去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神色焦急。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仔细观察完后,曾国藩对如何使用这三人,已经有了成算。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被他看中的那个人,就是日后的淮军名将、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观照掌控自己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保持温和平静。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稳住阵脚心不慌。要义就是“耐烦”。遇到大事,危急时刻,怨天尤人不是办法,只有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慎重处理才是根本之道。不然的话,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混乱,更控制不住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