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水火相融218 2017-12-26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1、人格的定义(教材)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以认识和研究人的人格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格构成与表现、人格产生与发展、人格培养与提升、人格适应与矫正等方面规律和机制的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学习人格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①树立正确观点②明确学习目的③注意方法

5、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上来看,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社会背景为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需要,科学背景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哲学背景则奠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基础。

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应首推弗洛依德,其主要标志应是1900年《释梦》的出版。

7、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①以人性为核心②把人性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依据③以实证的方法为基本方法

8、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①经典理论的修正②小型理论的出现③研究方法的融汇和改进④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趋向⑤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倾向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什么是人格理论(教材)

2.人格理论的制约因素:①人性观②研究策略③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

3.人格理论流派(教材)

4.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教材)

5.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教材)

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人格研究的重要性:赋予理论生命、延伸或修改理论;决定一个理论的效用和周期

二、人格研究的研究过程

(一)观察和描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二)理论和假设:对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通过推论做出假设,假设是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多个变量之间的预测

(三)检验假设:理论本身无法验证,通过检验假设来支持或反对该理论

三、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取向)

许多人格理论常受到批评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一)临床研究(二)相关研究(三)实验研究

 四、临床研究(个案研究)

特点: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和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源于19世纪法国临床精神病学家沙可对病人的诊断和研究,弗洛伊德加以继承。

1.临床观察:a 案例报告/分析,总和多个案例情况来分析

            b 精神疾病的分类

2.深入的个案研究:

 a 对个人或一个群体进行深层考察,被试常要参加各种测验和访谈

 b 有时是持续多年的纵向研究,其结果是描述性的

优点:对人格现象和人的整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提出有关前因后果的种种假设和定性的分析。

不足:a 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b 确定因果关系问题。例如,一个恐水症患者可能回忆起儿时险些被水淹死的创伤经历

      c 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常常会妨碍科学的客观性

五、相关研究 :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的人格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特点: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如因素分析)结合;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的研究。

优点:a 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节省时间

      b 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减少了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c 可以研究一些实际上、伦理上或法律上无法控制和操纵的变量,例如我们不能教育和培训一个杀手来研究环境对人格和犯罪行为的影响

      d 发现现实中未知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其相关程度

局限:不能揭示因果关系,无法确定导致种种心理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六、实验研究:是在专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探讨这种变量的变化是否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源于冯特和艾宾浩斯的研究。

优点: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力求客观性,对变量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做出精确地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

缺陷: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难以直接推广到人们的生活中。

七、制约研究的常见因素

(一)实验情境的内隐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二)实验者自身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三)流行研究倾向对研究的影响

(四)研究者的信念和偏见对研究的影响

(五)结果分析对研究的影响

 

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1895  与布罗伊尔合作《歇斯底里的研究》 1900年 梦的解析

1902年 发展成立心理分析学会   1904年 出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1913年《图腾的禁忌》俄狄浦斯情节    1920年 女儿去世、2个儿子参加战争,建立死的本能      1909年 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G.S.霍尔邀请 名誉博士学位——精神分析学说终于赢得国际上的承认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思想渊源

㈠非理性主义哲学和欧洲近代思想

1.十九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认为支配人类行为的不是理性,而是生命本能和权力意志;叔本华认为人的行为是受非理性的“无意识意志”支配

2.欧洲近代:莱布尼兹的单子的无意识;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无意识”和“意识域”;费希纳心理比喻为“海面上浮着的冰山”;                  哈特曼《无意识的哲学》

㈡自然科学和医学背景

⒈近代物理学:19世纪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看做是一个能量系统,系统中除了生物能外,还有心理能量。

⒉生物学: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弗洛伊德是个极端的生物决定论者,强调本能

⒊欧洲临床精神病学:“魔鬼附体”——18世纪末“麦斯麦术”(催眠术的前身,又名通磁术),19世纪中期布雷德的“精神催眠说”

一、人格结构的脑解剖模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 三者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

· 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到达意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

二、人格的结构模型:本我、自我、超我

· 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一个健康的人格当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

· 健康人格中,自我强大而灵活,不允许本我或者超我过分掌控。心理健康是由坚定而灵活的自我对本我冲动的控制所构成的。

· 精神分析的宗旨就是要确保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

三、人格动力

人的基本看法: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且能量有限。

本能分为两类:

1. 生或性的本能(libido):泛指带来快乐的行为。

2. 死或攻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

四、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一)冲突

·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调解者,通过调解,使人格内部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

· 人格内部各种力量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和持久的,人格内部的冲突不可避免。

(二)焦虑

· 焦虑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能适当的控制心理能量的一种冲突的结果。

·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三)自我防御机制

· 自我防御机制指一种为保护自我或自己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累的无意识反应。

· 弗洛伊德认为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理智化、替代、升华、幽默、补偿和转化等。

五、人格发展阶段(以性心理为主线)

弗洛伊德确信,个体在5岁以前已经经历了人这一生里人格发展的最关键阶段。任何阶段若出现了问题,冲突没有解决好,都会阻碍人格的发展或使发展停滞,称为固着,并对人格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1.口欲期(0-1岁) 2.肛欲期(1-3岁) 3.性器期(3-5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12岁以后)

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停滞和倒退不仅使个人人格发展受到阻碍,而且会对人格结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

六、精神分析理论评鉴技术:治疗层面;日常层面

1.治疗层面常用的评鉴方法: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分析、催眠

2.日常层面

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弗洛伊德把生活中的错误分为六类:口误;笔误;遗忘、误置与误取;误读与误听;多种错误的混合。

⑵幽默:弗洛伊德在《幽默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中,重点分析了两种玩笑:攻击性的玩笑,性的玩笑。

七、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一)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着重研究心理的非常态现象和特殊现象。

着重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不注重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机能的考察。

其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诊断治疗的方法。

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二)贡献

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勇敢探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开创了人格心理研究的临床法传统,又是对实验法的补充。

(三)局限性

在意识与无意识关系上,过分强调无意识,贬低意识过程。

把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

概念、理论、假设不精确,缺乏操作性,不能实证。

理论过分依赖非常态或变态心理的材料,忽视对正常人人格心理的研究。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

一、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转变:

精神分析学派从创立之时起,就从未停止过分裂。

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分裂: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荣格(分析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再次分裂:霍妮(社会文化理论)、弗洛姆(社会性格论)、沙利文(人际关系人格理论)、卡丁纳(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论)以及艾里克森、哈特曼、安娜(自我心理学)。

二、个体心理学

1、阿德勒的生平

2、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动力学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

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

自卑感(inferiority

– 早期理论(生理):器官缺陷与补偿

– 中期理论(心理):自卑情结

– 后期理论(发展):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

– 追求优越是对为补偿自卑感做出的努力。

– 两种结果:健康——力争上游,追求完美;病态——过度补偿

(二)生活风格理论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

儿童生活的条件、家庭、社会环境不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生活风格。

理解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三)个体发展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遗传和环境只能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客观条件;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发展的品质与这种需要密切相关,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 

(四)治疗方法

(以儿童为主)方法:

1、与儿童建立温暖、友善的关系,以获得信任 2、尽量回忆幼儿时的情况,以了解其对生活的基本观点  3、了解儿童的出生序及其在家中的地位  4、了解儿童的梦  5、让儿童画图(画家庭)6、访问儿童的老师,以了解实际生活情境

三、自我心理学

1、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理论的三个阶段:

创伤范式:“内心创伤”倾吐出来;内驱力范式:内驱力与本我对应;

自我范式:自我防御机制

2、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一)自我防御机制:15

压抑作用、否定作用、禁欲作用、投射作用、利他主义、移置作用

自我约束作用、反向作用、反转、升华作用、心力内投、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作用、退行作用、抵消作用

(二)自我的发展路线

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从大小便不能控制到能控制;从对管理自己身体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3、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

·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 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一级自我自主不依赖本我的发展;

 二级自我自主服务于本我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成独立的结构。

· 能量的中性化   自我的适应过程

4、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人格发展渐成说:八个阶段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主动对内疚(3-5岁)、勤奋对自卑(5-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危机(crisis

    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并非灾难性的事件,而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危机的积极解决与消极解决

    积极地解决危机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并且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消极地解决危机则会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并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在其后某个阶段里出现了一个极严重的危机,也可能使之前解决了的危机再生。

四、人格的社会文化理论

1、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霍妮是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家,创立了新的神经症理论,领导了新精神分析运动,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领袖人物。

(一)神经症、人格与文化

霍妮认为神经症的病因在于人格结构,而人格结构是有个体生活环境决定的。

(二)关于神经症的人格理论

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趋向他人、反对他人、逃避他人

(三)关于神经症的自我理论

自我有三种存在形态: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

(四)三种人生取向

– 自谦(self-effacement)是一种“爱的渴求”的生活取向,表现为贬低自己,自卑,渴求爱,对应于趋向他人的行为方式

– 夸张(expansion)是一种“征服一切”的生活取向,表现为美化自己,自信好胜,希望征服一切,对应于反对他人的行为方式

– 退却(resignation)是一种“渴求自由”的生活取向,表现为放弃努力,逃避冲突,寻求自给自足,追求自由,对应于逃避他人的行为方式

2、卡丁纳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对文化的理解;制度与基本人格结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

3、沙利文的人际关系人格理论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4、弗洛姆的社会性格论

(一)人格的理解

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

(二)社会性格

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性格类型说

(1)接受型性格:(2)囤积型人格:(3)剥削型人格:(4)市场型人格:

(5)生产型人格:

弗洛姆认为,前四种属非生产性取向,不健康的,后一种是生产性取向,是健康的。能用自己的能力实现潜在的能力,把自己与别人、宇宙融为一体,能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人生的意义。

五、客体关系理论

1、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 theory)代表了精神分析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转变是将理论重心从以生理驱力为取向转向以人际关系为取向。通常这一理论由一组学者构成,成为客体关系论者(object relations  theorist)。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精神医学家克雷恩(Melanie Klein,1882-1960)、马勒(Margaret Mahler)、美国精神病学家克哈特

2、基本概念

     客体(object)是指与我们身体以外的人、事物或观念。客体可以指一个被爱着或者被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甚至是幻想(fantasy)。它只是用来指代一个被赋予了感情的对象,不论它是一个人,还是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

2、人格结构

    客体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内在客体指的是一个心理表象,它是一个和重要他人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者记忆。外在客体则是指一个真正的人或者真正的物体。而客体就是指一个被投注了感情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忆。这种被投注的感情能量可以是爱,可以是恨,或者是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自体(self)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概念,它就是指的“我”和“我”的各种经验,自体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象,而且它总是一个人的私密的内在影像。而且这些经验还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个小孩子要先学习区分开母亲和陌生人,然后才会分辨清楚自己和母亲也是不同的。

客体关系是自体与内在客体或者外在客体之间的互动。一个自我表象和一个客体表象之间需要以一个驱力或者情感来连接,比如爱或恨、饥饿或温饱。这就形成了一个“客体关系单元”(object relations units)。

3、人格动力

– 建立关系是发展的动力

人格发展的关键是由“婴儿期依赖”经过渡期进入“成熟性依赖”。

– 内化机制

儿童将童年初期的客体关系质量(温暖的或是冷漠的)内化为个体人格的成份,概化至其他关系中,成为他其后与人交往的基础,构成他终身的人际交往的核心。

4、人格发展

– 马勒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正常的自闭期,初生到一个月。,婴儿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似乎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

   *正常的共生期,出生后二至四个月,自闭的壳开始打破,并形成一种新的、积极的精神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

   *分离与个体化期,四至五个月开始,心理发展有二条通道,一是个体化,这是指一种内在精神自主化的渐进过程。另一个是分离,是指从精神上与母亲分化、脱离,并与母亲保持适度的距离。

 

第六章 交互作用论

一、文化决定论

文化人类学观点: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代表人物:马林洛夫斯基、包亚士及其弟子。直接推动了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论以及后来的国民性研究、人格与文化变迁。

二、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1、文化:一些规范、技术和态度,带有延续性和传播性。

2、制度(Institution

初级制度:

家庭组织、基本规范、教养方式等;基本人格结构与早期经验

 次级制度:

仪式、神话、民间传说、禁忌、思维方式和技术等;源于“人格投射”:由挫折和焦虑引起,如祈雨。

三、沙利文人际关系论

1H .S .Sullivian:美国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论具有明显的自传特征——本人的苦难经历,母亲抑郁症,童年期是孤独的,青少年时代是紊乱的,理论非常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论:⑴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格的发展几乎完全是由个人与他人间的关系所塑造。⑵人格的发展深受人际关系的影响。

3Sullivan视人格为一个能量系统,两种表现形式:

⑴紧张分为需求(needs)和焦虑(anxiety)

需求——生理上的,如食物;人际的,如温柔与亲密

焦虑——最初的焦虑来自于与母亲的关系

⑵能量的转换---即紧张转换为行动,表现为行动或内隐性行为(情绪、思考)。

4、自我系统——抵抗焦虑并维持人际间安全感。

婴儿从母亲那学会减缓焦虑的技巧,即选择性不注意,但是焦虑的暂时缓解是有代价的,会对现实产生“虚假印象”,无助于最终解决问题。

5、人格化——人们会经由发展阶段而得到某些自我与他人的形象

A.坏母亲、好母亲的人格化

B.我的人格化:婴儿期儿童

坏我:由惩罚性及不被赞许的经验中获得

好我:由奖励及赞许的经验中获得;

非我:由个人选择性不注意的某些与焦虑相关的经验组成。

C.主观性的人格化——想象的玩伴,练习人际关系。

6、人格发展阶段(epoch

基本观点:承认遗传、成熟和早期经验,更强调人际关系(早期经历)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7、小结:沙利文特别强调青年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人际关系的质量如何会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

四、Henry Murry 的人格理论

1、心因性需要

特定情境下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潜能或倾向。27种,大多是无意识的。

2、压力

需要能否被激发,取决于情境的压力。e.g. 秩序需要(宿舍卫生)

3、压力种类:

现实情境,α压力——实际环境刺激所形成的压力,可以通过观察来描述

虚拟情境,β压力——个体在情境中所觉察到的压力,包括个体的独特看法和一个群体的共同感受。

个体人格周旋于个人需要与环境要求之间,也即在协调内外压力的情况下使需要得到满足。

4TAT(主题统觉测验)

五、环境的作用

 

六、个人与情景的交互作用

12×2 研究 高低焦虑水平和不同应激情景对焦虑水平的影响

 

2、今天的大多数人都认可,人格和情景共同决定行为。注重考察三者之间关系的方法被称之为“人格-情景并重法”。(图见P166

 

第七章 人格的生物学范型

一、荣格集体潜意识论

1、荣格生平:参见教材

2、人格结构: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心灵(Psyche),它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与行为,无论是意识到的还是没意识到的。它的作用像一个指南针,调节和控制着个体,使他适应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精神由若干不同的然而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组成,它们是: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3、潜意识:潜意识包括所有被压抑或低于意识阈限的意识印象,另外,它也包括那些从未被意识到的心理要素。这些要素中有些是未来意识的种子,有些则是无法变成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包括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其内容叫做情结。)与集体无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遗传倾向。)

4、原型: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元素和主要内容,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荣格心灵地图》的作者Murray Stein:对荣格而言,原型是心灵能量与模式的主要来源。它是荣格学说的基石。

原型是一种源自集体潜意识的古老的意象。相似于complexes的概念。但不同的是:complexes是个别化的,而且属于个人潜意识的内容;而原型则是概化的,而且是集体潜意识的内容。

原型本身并无法直接表示出来,但一旦被激发,它会透过几种不同的形式显现,如,原始的梦境、幻想和错觉。并非所有的原型都具有明确的意象,而且只有一些被加以概念化,最有名的原型,包括人格面具(Persona)、阿尼姆斯(animus)和阿尼玛(anima)、阴影(Shadow)、自性(self)。

5、人格面具指人在公众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代表我们被他人所期待而定义出来的传统角色,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阴影:人格中的阴暗面。部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是被压抑的消极情感;部分存在于集体潜意识,是人类遗留下来的恶的一面。可以部分解释人的攻击性、残忍。

阿尼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向男性要认识自己的女性(阴柔面)比面对自己的shadow更困难,需要更大的勇气。Jung认为认识男性的阴柔面是男性勇气的第二个考验。

阿尼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向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中,女性会将她的女性远古祖先与异性相处的经验投射到目前的男性上,当然她个人与男性相处而藏在个人潜意识中的经验也会进到她与男人的关系中。

自性(self),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与自我(ego)相区别,译为自性,指自我的本性。

6、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7、荣格划分的人格类型:内倾和外倾

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生平(参见教材)

2、人格理论

⑴人格等级层次模型

⑵三个超级特质及行为表现

内外向(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

⑶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

神经质高分的容易得神经症,精神质高的容易得精神病。

⑷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内外向(Extraversion):(网状系统与神经类型)

神经质(neuroticism):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扣带回和下丘脑)激活阈限值低,交 感神经反应强,刺激小反应大。它与自主神经 系统协同活动,与网状系统相联系。

精神质(psychoticism):与雄性激素有密切关系,但是还没有证据。

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自陈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

E-内外倾;N-神经质;P-精神质;L-谎造或自身隐蔽。

前三个维度为人格特质,是相互独立的,L是效度量表。

临床测验结果表明,精神病人与犯罪者P值极高,N值比较高。精神变态人格,酗酒,吸毒者,P也高。所有的精神病人的L值都极高,而犯罪者N值却不高。

 

三、气质研究

1、儿童的气质类型:情绪型、活动型、交际型

气质大部分是遗传的抑制和非抑制儿童,具一定稳定性。

2、三种儿童:易教养儿童、困难型儿童、缓慢发动型儿童

四、人格的进化与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1、人格的进化论解释

 2、人格的大脑神经生物基础

大脑神经生物基础对人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脑神经手术对有些人格问题如焦虑、恐怖、痛苦和忧虑甚至强迫症有一定的作用。

 

第八章 行为学习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兴起与发展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以坚决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姿态登上了心理学舞台,在西方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行为主义的学习论中,以斯金纳、多拉德、米勒、罗特、班杜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不仅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行为学习理论,而且为人格和行为的训练、矫正、治疗等实践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1、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人类行为的学习

斯金纳把有机体的反应分两类:一类是应答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反应。

2、强化与操作行为的学习

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强化的类型;强化物的来源;强化的安排

行为的消退;自然恢复;类化(泛化、概括化);分化(辨别化)

3、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面对较为复杂的行为,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相倚原理”。

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小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

三、多拉德与米勒的刺激——反应论

1、学习的四个要素

内驱力:指迫使有机体行为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

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方向的刺激。

反应: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用以降低或消除内驱力行为或心理活动。

强化: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

2、学习的实质:只有形成的习惯不适应新环境时学习才发生的。

“只有当一个人想要些什么(内驱力)、注意些什么(线索)、做些什么(反应)以及获得些什么(强化)时,学习才能发生。”

3、冲突分为四类:

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

4、童年时代的四个关键训练期

喂食情境;排泄训练;早期性教育;激怒——焦虑冲突

四、罗特的社会学习论

1、行为预测理论

· 行为潜势:对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预期: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

· 强化的效价: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心理情境:对某一行为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联系。

2、控制点理论

罗特认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构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叫做问题解决的类化的预期。罗特把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叫做控制点,内外控是一种对强化的本质进行解释时形成的一种类化的预期。内控的人对将强化的本质解释为内在的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外控的人则解释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1、观察学习的含义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2、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

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是一种直接强化,而对于观察学习者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4、自我效能感

强化并不总是外在的,还有一种叫做自我强化的内在强化。自我强化是指我们的行为不但受到外部的酬赏与处罚的管理,还要受到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内在标准的管理。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5、行为适应与治疗

班杜拉认为在考察人格发展、行为适应和适应不良等问题上,应该重视个人的预期、行为目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人格发展和行为不适应中,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值得给予特别的关注。

 

第九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新思潮,也称为现象学的心理学。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到了6070年代,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之一,也成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影响深远。

2、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个体的现象学、人的成长

二、马斯洛的人格心理学观点

1、需要层次论

(一)五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般说来,力量较强的低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层次需要就会出现;人的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继而主宰这个人,其结果是他不断为各种需要所烦扰(欲望无止境)。 

(三)满足基本需要的先决条件

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在自然、社会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条件也促进基本需要的满足。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2、自我实现

(一)什么是自我实现?

·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二)什么人能自我实现?

·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一些的人身上。它往往被视为终极状态,被视为远大的目标,而不是一个活跃一生的过程,它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演变。”“自我实现的人通常都在60岁以上。”

(三)怎样能够自我实现?

· 自我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途径,这条路强调自我修养,关注个人潜能的发挥,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个人生活完满幸福。这是一种个人内在发展的途径。第二条途径强调改变社会环境,为自我实现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为多数人的成长提供所需的资源。这是一条通过寻求改变社会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环境,促进共同发展的方法。

3、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概念:“这种体验可能是瞬时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 高峰体验的存在认知和自我特征。在高峰体验时,作为体验主体的自我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

三、罗杰斯自我实现理论

1、理论基础

· 一种现象学的探讨途径——哲学基础

·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

2、理论假设

·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建立在两个重要理论假设基础上:

· 一是人的行为是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

· 二是所有人都需要积极的看待。

3、机能完善者的特征

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 ;

与他人和睦相处

4、自我实现受阻碍到恢复正常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威胁的经验;防御过程;心理调整;过程的瓦解与崩溃;重新整合

四、罗洛·梅的存在分析人格理论

1.存在概念

· 存在分析所有的理论均建立在“人的存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

· 该理论认为“存在”不能等同于“物质”,存在是指人的具体存在,即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存在。

2.存在特点

· 人的存在是个人在此时此地或一定的时间或空间中的存在,个人存在具有意识性、自由选择性、动态性以及与非存在的统一性等特点。

3.存在的三个世界

组成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界;由他人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自我、自我价值与潜能的自我内在世界。

4、人性善恶并存论

· 罗洛·梅认为,当我们看到并肯定人有善恶两种潜能时,人生旅程就表现为一种热情、一种挑战、一种吸引。

· 正是这一两极化、这一辩证的相互作用、积极与消极之间的摇摆,给人的生活以活力和深度。

 

第十章 认知论

一、认知主义的兴起

1、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本世纪50年代的美国。

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有其心理学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

1)内部原因: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行为主义失败是其重要的心理学内部的原因。

⑵外部原因: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还有心理学以外的原因。这里包括一些邻近学科的影响,如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计算机科学的影响是认知心理学赖以产生的重要的外部原因。

二、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一)认知方式的实质与成因

认知方式的研究目的不在于扩大业已在文献中的研究个别差异的领域,而在于把知觉的个别差异作为探讨更广泛的人格机能模式的出发点,而知觉的个别差异只不过是这种模式的一种表现。

(二)场依存——场独立性

“场依存一场独立”的认知方式,最初是为解释知觉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而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参照的对比倾向。

(三)心理分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分化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分化大的系统表现出较大的自我与非我的分裂,即作为有机体属性、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

三、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凯利用“人是科学家”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行动的方式是像科学家一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以及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因为没有两个人会用完全相同的观点去认识世界,也就没有两个人的行为会完全一样或有着同样的人格。

2、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现实。

构念一般都用语言来表达。人们把构念用于环境和各种事件之中,亦即将这些事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测试。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它由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即周视、先取、控制。

3、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1.凯利的全部理论根植于一个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2.凯利精心推导出十一个推论:

建构推论;个体推论;组织推论;两分推论;选择推论;范围推论;经验推论;调整推论;片断推论;同性推论;社会性推论。

4、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

凯利认为,心理失调是因为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的结构系统的错乱,而不是过去创伤经验的残留;神经症病人就像蹩脚的科学家,他们保持着相同的预感,失掉了对经验运用的有效性;心理治疗给病人的帮助是:

考察并检查他的构念系统;重新调整构念系统;凯利将自己的治疗方法称为“固定角色疗法”。

四、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1、个体的认知变量

米歇尔认为,要解释行为的一致,应考察人们的认知和评价他们行动的计划。米歇尔将这些相关的稳定认知因素称为“认知变量”。他列出五个变量来说明我们行为中稳定的个体差异,它们是能力、译码策略、预期、主观价值和自我调节系统与计划。

2、原型

所谓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用原型考察人格基本框架的方法源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罗施。罗施研究发现,在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某个范畴时,人们通常使用原型来判定。若物体同个人心中的原型越相似,就越有可能被归为同一类。

3、图式理论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我们用图式去解释人格差异,如用认知结构—人格结构和原型那样。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也以相对稳定的感知和利用信息的方式作出反应。

对个体而言,它们都是不同的。我们都用相对稳定的态度加工信息,这就导致我们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