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中石兽导学案第二课时
2017-12-26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古汉
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三、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前预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答:在这个
找石兽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分别在找哪里找石兽?理由分别是什么?答: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合作探究PPT出示本课须探究的题目,
小组合作学习。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主要说了几位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谁的
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④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随堂练习。下面词语中哪个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请用横线标出来,并解释他在剧中
的意思。(1)棹数小舟(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翻译下面句子。(1)处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翻译: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翻译:转转不已,逐反溯流逆上矣。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于水(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C、寺临河干(河流)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
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答:课外延伸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中,谓其人(人,这里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
,精疲力尽)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谓其人曰()(2
)其子趋而往视之()说说下列句中“之”含义。宋人有闻其苗之()(2)不长而揠之者()其子趋而往视之()翻译下列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翻译:苗则槁矣。翻译: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答:九、盘点收获1
献花(0)
+1
(本文系Passerby09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