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年轻人也有很多人得脑梗呢?

 宁静致远悟能 2017-12-26

脑溢血和脑梗塞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脑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前一般认为是老年人得的病,而现在很多中年人也患上了这类疾病。

总体上来说,是因为经济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不同步造成的。

细数一下有下列的原因:

1.饮食不当:经济水平的提升,物质的丰富,使得中国人民的餐桌一下从原来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应有尽有”,刚从温饱线上挣扎过来的人,尤其是农村人,对于大鱼大肉的热情非常高涨,导致中国人以下从营养不良的状态跨进了营养过剩的状态,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数飙升,而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另外,中国北方人的高盐饮食,尤其是吃大酱的习惯,让北方很多人是高血压的危险人群,而高血压也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过高的血压可以直接导致脑出血。另外,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很多肥胖患者,而肥胖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基础。

2.久坐不动:现在很多体力劳动都被机器替代,人们因为工作而必须进行的体力活动减少,而大家对运动的观念认识不够,很少会专门寻找时间进行为了促进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导致久坐不动成为了很重要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动会对人身体的各个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

3.不良习惯:烟、酒一直是中国人的习惯,过去因为经济因素的限制,很多人没有条件吸烟喝酒,现在经济因素不再是限制人们吸烟喝酒的因素了,因此,中国的烟民和饮酒者都在增加。

4.压力过大:目前快速的生活节奏,社会上互相攀比的心理,都给人民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生活、事业的压力更大,而强大的压力会造成人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日常作息不规律: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都让人们的日常作息变的不再规律,早已不是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状态,大大破坏了人的昼夜节律,而昼夜节律的破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非常大。

6.对健康不重视,有病不治。另外,很多中年人,自认为自己身体素质不错,没有良好的健康观念,对于查体发现的高血压、高血糖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没有不舒服的症状,就不看病,不吃药,疾病得到不控制,以至于等到出了严重的并发症(脑溢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后才意识到。

1评论

43赞

脑溢血和脑梗塞都是属于脑血管病变。脑溢血和脑梗塞都叫脑卒中,前者病因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后者则是血管闭塞导致脑缺血、脑组织坏死,即通常所说的脑梗,缺血性卒中最为普遍,占卒中病例约7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可导致脑血管斑块形成狭窄、堵塞、脑梗塞,相应脑功能丧失,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头晕、意识不清,甚至致命等。

手麻、脚麻、单眼或双眼短时视物不清、头疼等都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的“轻表现”,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到医院确诊。脑血管病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下容易突然爆发。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并积极戒烟戒酒。

脑血管疾病多发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症的形成多与患者的年龄、内分泌及血压的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脑血管疾病要如何避免?除去必要的降脂降压药物外,我们能做的生活饮食调控才是重点,以降血脂,降血压,软化血管,改善血管堵塞硬化为重点:

一、中药调理,这方面主要是熬煮荞麦,槐米,桑叶,枸杞,决明子等对血管有益的中药材,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后,荞麦,槐米等中药里面的药效物质,比如芦丁,亚油酸,生物碱,桑叶多糖,枸杞多糖等,会被煮出来少部分,这些物质能抑制血液中的脂质胆固醇合成,起到降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堵塞,预防血栓的作用。

也有人说不懂怎么搭配这些中药材熬煮,这个建议喝一些调制好的替代品,如荞麦桑叶复合菌,在市面上普遍,通过益生菌和中药材一起发酵的方式,萃取药材中的药效物质,喝20毫升比吃十几斤的中药材还好,所以可以作为替代方式。

二、限制脂肪的摄入。想要预防脑血栓,脂肪不能摄入太多,建议保持在单日300毫克以内。

三、蛋白质增加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能替代一部分脂质的代谢,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以及血液粘滞。平时多吃鱼肉,豆制品等。

四、控制摄入盐量。建议是单日不超过6g,如果是高血压人群,则建议每日摄入盐在3g左右就合适了。

五、多喝水。喝水充足,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栓出现的风险,尤其是早上晚上的两杯水,一定要喝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