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逼出体内湿气?

 七宝行 2017-12-26
点击关注:中医育儿头条号
最放心、便捷的中医育儿指南 儿童健康资讯的最佳专业平台

怎么才能祛湿热呢?红豆、薏米是祛湿“网红”,但是效果并没有那么神奇!

推荐几款汤饮,方便效果又好。


加强版的绿豆汤

效果更好,尤其适合偏湿热内蕴的人,表现为湿疹、痤疮等。

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5克,甘草3克

加水煎煮,食豆饮汤。

【绿豆】:味甘,性凉,清热解毒、清暑利尿。

【赤小豆】:味甘,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

赤小豆与红小豆不是一种东西,区别请见本号前几日发的内容。

【黑豆】:味甘,性平。入心、脾、肾经。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鱼腥草梨汤

鱼腥草(干品)20克,白梨一个,冰糖适量。

三者同煮15分钟代茶饮用。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除湿清热、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等。

鱼腥草加上白梨,这道茶很适合湿热的人喝,可以清热毒、祛湿邪。


如果你想更方便,那么也可以吃点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尤其适合:体内有湿,并且经常肚子胀、打嗝、嗳气或者恶心。

【主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组成】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生姜。


【香连丸】清热化湿,行气止痛。

尤其适合:环境湿热、或者饮食不洁,造成的细菌性肠炎。

这种不是身体自身湿热,而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湿热。

【主治】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组成】黄连,木香。


【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尤其适合:专对脾湿,除了“湿”的症状,还有不想吃饭,嘴里没味,反酸水等。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组成】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清热祛湿颗粒】清热祛湿,益气生津。

尤其适合:环境特别湿热,引起的身体的各种不适,比如疲倦、食欲不好等。

除了“湿”的症状,还有较明显的“热”,比如身体发热、口干等。

【主治】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组成】党参、茵陈、岗梅根、黄芪、苍术、野菊花、陈皮。


【藿香正气丸】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尤其适合:环境湿热引起的各种“湿”的症状,比如肚子胀、肠胃不适甚至上吐下泻、暑湿感冒等。

对比清热祛湿颗粒,藿香正气丸适合湿更明显,热不适那么明显的。

【主治】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炒白术、陈皮、制半夏、姜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再推荐两款药茶

1、茵陈药茶——极简,侧重泻火,解湿热

茵陈30克、生大黄6克、绿茶10克, 泡水当茶饮。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气味芳香,能解湿热。

【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2、黄连佩兰茶——除湿热、侧重去口气

黄连5克、生甘草6克、焦山楂15克、钩藤15克、淡竹叶10克、佩兰叶10克,煎汤或泡茶服用。

【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

【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焦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钩藤】: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祛风化痰,定惊癎,安客忤,攻痘之药也”。——《本草汇言》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清热除烦,利尿通淋。

【佩兰叶】: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注意:此方低血压患者慎用。


↗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疑问,请点击关注上方“中医育儿”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