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芳华宴”,不过是多了个“昨天”

 喁哚 2017-12-26


打个样儿

        一部《芳华》,把作者、导演褒贬不一。


       有人说,太不讲政治,是黑部队黑雷锋……;也有人说,作者是美国人,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忘恩负义,是叛徒,是汉奸……;更有人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状态,是这个样子……


        其实,讲不讲政治是广电总局应该操心的事儿,既然片子审了,让上映了,大家就轻松地观赏吧,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芳华嘛,又不一定是你的,何必呢?



【开整开唠】

        不知从啥时候开始,人们习惯相约到大小饭店张罗“同学宴”“战友宴”“知青宴”……等等聚会,目的是见人叙事儿,一起重温“昨天”。有时一家餐馆儿里,有好几拨儿这宴那宴,互不干涉,各得其所,暂且就叫这些以怀旧为目的扎堆儿宴会为“芳华宴”吧。


        相聚是快乐的,如果能留下照片,更是珍贵。老军装、老西服、老啤酒、老饮料……,年头儿越久,越是怀念。聚在一块儿,忆的是往事,话的是旧情,总是羡慕那个时期的自己,能愉悦地活在芳华里。



褶皱的相片,并不会让芳华失色。

 广东嗑儿 / 辑


       人们之所以钟情怀念,多是因为对当下的不满。常说“倒起霉来,连喝凉水都塞牙”,那么时下,在愤慨时是否会说:“啥也不如以前,连这可口可乐都不是当年的味儿了”。商家的嗅觉最敏锐,在目睹一场场“芳华宴”后,能把你“最想”的那个事物,尽可能地批量生产出来,于是你就很便利地与这些“老商品”再次相逢,有种穿越的幸福。


       人总是不满足,上学时希望快点儿毕业,工作后又说还是当学生好;单身时希望快点儿脱单,结婚后又说还是一个人自在;孩子小时希望他(她)快点儿长大,成人后又说他(她)还是儿时最招人喜欢……嗐,太纠结了,我们这一生,到底哪个阶段最好?


        答案很简单,就是过去的,这一个个从今天变成的昨天。



那年那人今何在?

 广东嗑儿 / 辑


【畅快收杯】

        人生,就是不断地“告别”与“迎接”。大多数人,告别了学校,就开始迎接单位,这叫参加工作;告别了单身,就得迎接婚姻,这叫走进家庭生活;告别了早八晚五、按部就班,就该迎接夕阳红,这叫步入晚年……每一段告别,都是芳华;每一个昨天,都叫芳华;活着的每一天,都该芳华。

        人生不必纠结,不过是多了个“昨天”。抱着“明天总比昨天多”的心态,一生都是芬芳的年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