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常说逐鹿天下、鹿死谁手,为什么不是马、狼,而是鹿?

 大东村人 2017-12-26
原创 李红豪 2017-12-26 16:53:47

在我们汉语里,有几个和鹿有关的成语,逐鹿天下,群雄逐鹿,鹿死谁手。这几个成语很常用,它们一般用来形容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可以用于各个场合。比如三国时候孙刘曹逐鹿天下,手机市场上苹果三星和几大国产品牌逐鹿天下,明年世界杯年,各大豪门也是群雄逐鹿。只要表达的是共同争夺一个东西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词。

但是有个奇怪的地方,为什么我们用的是“鹿”这个字?按理来讲,鹿和战争、争斗的关系很远,为什么不叫逐马天下,马死谁手,或者逐狼天下,狼死谁手?为什么偏偏是“鹿”这个动物呢?

我们常说逐鹿天下、鹿死谁手,为什么不是马、狼,而是鹿?

“逐鹿”这个词有个很著名的出处,就是《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战争的时候,韩信帮刘邦立下了很大功劳,刘邦封他为齐王。韩信手下有个非常重要的谋士,名叫蒯通。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韩信的时候,对蒯通的评价非常之高,此人不仅是个军事战略家,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蒯通认为,韩信不应该在刘邦的手下做事,否则将来必有后患,而按照当时天下的形势,胜负就在韩信,韩信才是决定这个天下归属的人。所以蒯通就劝韩信自立为王,和刘邦、项羽一起争夺天下,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蒯通的眼光非常准确,可惜的是韩信不懂,没有听蒯通的,最后作为刘邦夺取天下的最大功臣,狡兔死走狗烹了。韩信死前悲哀地大喊了一句:“悔不听蒯通之言!”

我们常说逐鹿天下、鹿死谁手,为什么不是马、狼,而是鹿?

刘邦和吕后一听,马上去把蒯通抓来了。刘邦问他为什么反对自己,蒯通说:“大秦政权已经民心丧尽,马上就要土崩瓦解了。此时天下诸侯并起,就像秦朝丢了它的一只鹿,天下人都去追逐,谁跑得快,谁本事大,谁行动迅速,谁就能抓到那只鹿。那个时候,我只知道韩信,并不了解你,所以我就劝他了。何况那么多人都在追这只鹿,只有您一个人成功了,难道您要把其他人全都杀了吗?”

这就是“逐鹿”最有名的一个出处,毕竟是出自司马迁之手。

但其实,最早用“鹿”来指代天下的还不是蒯通,而是姜子牙。姜子牙在他的名著《六韬》里,以对话的形式对周文王说:“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我们常说逐鹿天下、鹿死谁手,为什么不是马、狼,而是鹿?

石勒是匈奴人,没想到中文水平还挺高,一不小心发明了一个成语。

这就是几个带有“鹿”的成语的来历。虽然鹿相对于马、狼、虎来讲绝对算一种与世无争的动物,但鹿作为统治政权的象征,作为天下江山的象征却是源远流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