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20-30岁间,总有人感觉活不下去?

 北书房2014 2017-12-26

文/阿何,来源/阿何有话说(aheshiwo)


苹果是我的老乡,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国企打工,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就有一万多,在同龄人中算是高收入的了,他们家里也一直以她为荣,觉得总算有出息了。


可是她最近和我说,刚刚和家里吵了一架,心情很不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苹果虽然收入不错,可是开支也很大,基本处于月光状态。双十一双十二,她又网购买了一大堆货。正好有朋友邀请去新加坡旅行,已经没钱了,就想跟家里借一万块钱(有约定会还钱)。没想到她妈听了就很生气,认为她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一点都不节俭。而苹果认为她妈根本不了解大城市的开支有多厉害,自己又觉得很委屈,便和她妈吵了起来。


我相信类似的情况,应该在很多朋友身上都发生过,对此你怎么看呢?



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辈相比在生活和消费观念上是非常不同的。对此,曾经有人在网上吐槽说:


爸妈每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除了吃穿住用供我们读书,一年还能赞几百块。现在我都月入过万了,每个月还是入不敷出……


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省钱”这件事情上,年轻人大抵远不如长辈们。很多月入万把块的白领,其实也就是当年父母那辈的纺织工人。所以,即使月入过万的人,理所当然也必须节约。


曾经去一位同学家做客,和她妈聊了一下,简直让我叹为观止:


这位阿姨对周围几家超市和菜市场简直了如指掌,每个超市什么时候会打折,力度有多大;同样的产品不同超市哪里价位高、哪里价位低;同样价位的产品,哪家的新鲜哪家的不够好,都摸得门儿清……


据我同学说,她妈出来一起住后,尽管家里多了一个人,他家的生活费反而比以前降了不少。


说实话,以前对老一辈“过分节俭”的消费观我也不是很待见的。我会认为,年轻人应该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提高自己赚钱能力身上,年纪轻轻就天天追求在细节上省钱,有些得不偿失。


就比如说,很多阿姨逛菜市场,非常喜欢跟小摊贩砍价。花半个小时,买菜能省个一块钱就不错了,也会觉得是很大的成绩,高兴半天。这些事阿姨可以做,如果年轻人也这样去节俭,就有些不对劲了。


可后来我慢慢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上面的这些观点,和很多事实是不符合的,比如说:


1、“省钱”不一定都很浪费时间


菜市场砍价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很多省钱的行为并不浪费时间。比如很多商场(网点)都有打折卡,只要买一次,全年就可以打折。如果你在这个店消费多,只要付出一次买卡的成本和时间,接下来就能省很多钱。


又比如一个朋友,不过花了2天的时间研究了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积分策略,选了政策最好的一家。结果一年的积分就可以换购几趟跨国机票,算下来就省了几万元。


2、不省钱不代表赚钱能力就会上去


很多年轻人表面上说着“省钱不如多赚钱”,实际却是为不节制地满足自己欲望找借口,他们在自我投资、学习成长上其实没花多少工夫,但因为有了好的理由,花钱就更加不会内疚了。


在我看来,老一辈人节俭的习惯,核心思想并不是斤斤计较,而在于要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性,对欲望要懂得控制,而这些都是年轻人非常应该学习的。



我其实之前也是个花钱没有节制的人,但后来身边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在国企打工的时候,我活动很多,也很喜欢买电子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收入又不高,也是一名月光族。那时有名同事L,是个非常节省的人。他几乎不参加任何没必要的社交活动,除了购置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外,把工资大部分都存了下来。


两年左右时间,我开始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就跳槽了。而L那时候已经存了十几万快二十万,又借了些钱,在广州付了首付买了一套房。后面我的收入确实也上去了不少,可L的房子升值带来的收入其实远超我收入上升的程度。


再后来我去创业,一开始就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因为之前没有节制,本来就存的不多),到后面好不容易找到了突破的方向,却因为没钱再投入了,只好退出了其中一个非常好的项目。


我慢慢发现,其实“赚钱”和“省钱”根本不是对立的关系。恰好相反,如果你平时就懂得控制欲望,懂得省钱,管理好积蓄,当真正赚钱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会比那些只想着赚钱的人有更大概率把握机会。


对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无非就下面几个:


1、持续提高自己能力,努力“开源”

2、努力控制自己欲望,懂得“节流”

3、适当钻研不浪费时间的省钱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